面对成长,我们需要经历很多很多
“李老师,我口吃有很多年了,现在我正在读大学,大学中需要交流的地方很多,特别是这两年,我感觉自己越来越没有表达的能力,同学跟我说话,我就会说话很急,就会口吃。
慢慢地,我都不敢跟他们说话了,我心里很想跟他们说话,但是,一想到自己口吃,我就感觉自己很不配说话,心中很没有自信。
而且,现在我非常容易紧张,课堂上老师提问题,我都会很紧张,搞得我每天紧张兮兮的,我很不喜欢这种感觉,明年我就要大三了,我不想要再继续这样下去了。
我不想在同学面前一直伪装自己,这样太累了,我不想自己一直这样,现在就这样了,以后肯定会废掉的,我不想废掉,我想改变唯唯诺诺的自己,我该怎么办?”
这是我们今天下午的咨询中,一位咨询者问的问题。
当我看到他给我发的信息,我心中是很心疼,心疼口吃给他带来的这些影响,心疼他现在的苦痛,让我不禁想到了以前的我的生命状态。
我理解他心中的苦痛,因为这种无助和无奈,过去24年里,我每天都在经历着,那种苦痛历历在目。
我们能不能改变唯唯诺诺的自己?
能!必须能!
我们能不能真正地立起来?
能!必须能!
我们能不能自信地表达自己,正常地表达自己?
能!必须能!
因为,我就是从胆小、懦弱的自己走过来的!
因为,我就是从被别人的嘲讽中走过来的!
因为,我就是从表达力低弱中走过来的!
要怎么改变?
通过我们系统的训练,我手把手带和教。
但是,这是一条很有挑战的路。
很多人说,要改变是太难了。
是很难,但是,在我这里,难的不是方法和步骤,而是你有没有一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决心,你有没有受够口吃。
这不是说说那么简单,是需要我们去做出来的。
改变,可以改变好,但是它却是需要极致的要求。
当然,如果,你具备了改变的要求,改变是很顺利的。
#1
不要奢求,唯有苦磨砺
没有平白无故的成功,也没有平白无故的优秀。
真正持久不衰的成功都是不断地学习和磨砺出来的。
而这个过程是苦的。
我们都希望一步到位,我们都希望快速成功,我们都希望一夜暴富。
这是我们的人性。
什么意思?
我们都希望不努力或者少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我们都希望不付出或者少付出,就能获得成功。
我们都希望不痛苦或者少痛苦,就能获得成功。
但是,事实告诉我们,没有不努力的成功。
有多少人,在自己的无尽的等待中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的机会。
守株待兔,那只是寓言,却不是现实。
有多少人,在自己不愿意面对自己中而一次次地错过了成功的机会?
掩耳盗铃,那是自欺罢了,别人或许会同情,但绝不会重视你。
有多少人,在改变中,因为坚持不下去,而错过了不久后的成功?
沙漠中,老骆驼之所以能够穿过号称“死亡之海”的大沙漠凯旋,就是因为它有“坚持”的意识并走了下去,最终凯旋。
而这些,有的人失败,有的人成功,是什么原因?
原因仅仅在于无知。
#2
阻碍你的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面对苦难,解决苦难,解决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下去,是很痛苦很煎熬的,我们很多人也都知道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够坚持到底的?
你看看成功的人多还是不多,就知道了。
你知道那么多的道理,为什么还是做不到?不敢做?不去做?
一,你还是不知道这些道理。
要知道,真正懂道理的人,是知道道理背后的核心,就会去做,这类人没有一个不成功的,而你们知道的只是道理的表层而已,表层时而是顺我们人性的,时而是不顺我们人性的。
而普通的我们只会在顺我们人性的时候去做,不顺我们人性的时候不去做,而事实上,即便是顺我们人性的也不会一直是会顺的。
所以,我们在顺的表面开始,逐渐的深入,慢慢我们就会遇到不顺我们的状况,所以,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人选择放弃和观望,慢慢地就偏离了方向,也就跟成功偏离了。
而真正懂得这些道理的人,他们会花时间去体验那些顺的和不顺的,苦的甜的都会坚持着去走,最后,走完道理的步骤,自然而然会遇见成功。
所以,真正懂得成功的人,他们知道,成功就是要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和苦痛的过程。只需要去走就行,不被它们干扰,不就是苦点吗?
#3
你还有退路和选择
二,你还有退路,或者更好的路。
我们之所以不选择看似简单,实则充满曲折的路,是因为我们还有更好的路,一条相对来说轻松的路去走。
所以,去走你认为对的路,多去体验,多去感受,失败也好,成功也好,多去体验。
我很喜欢一句话:成功不是对努力的奖赏,而是对认知的呼应。
什么意思?
努力很重要,但是如果方向错了,努力再多也是无用。
认知对了,在正确的认知方向里去努力,不论你怎么走,你都会成功。
每一个成功的结果都是从认知的步骤、方法和方向中来的。
所以,取得了成功,就代表着你这个认知是正确的,不然,只是假认知而已。
三,你还没有受够不改变所带来的痛苦。
我们经常说:当你多年来都在寒冷中度过,突然,有人给你借来了衣物,你还在乎是不是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布料吗?
如果说,你还在意,那只能说明,你还可以坚持忍受寒冷。
当我们实在是没有了退路,你还有什么选择?
所谓的矫情,只是自己还不够苦罢了。
当然,哪一种选择都没有对错,都是最符合每个人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感应。去体会就好,去经历就好,没有好坏,只是经历和选择不同而已。
成长,这些都是需要去经历。

如果,你有口吃,如果,你有社交恐惧症;如果,口吃或社交恐惧症给你带来了影响,且你已经做好付出改变的准备,可以随时找我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