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噬研究指南|干货篇:自噬检测方法详解

2023-08-25 16:58 作者:小恒学术  | 我要投稿

上期介绍了自噬的定义、过程和研究意义,要理解自噬生物学意义和潜在机制,检测自噬活性至关重要。如何研究自噬,常用的自噬检测方法有哪些,这些问题将在本期一一解答。

 

1. 自噬研究经典思路

一个清晰的研究思路是做研究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明确研究思路之后设计实验方案或是查找参考文献才能事半功倍,自噬研究的常用思路可参考下图。

 图1 自噬研究的思路

 

2. 自噬检测方法

根据研究思路确定实验方案之后,自然是要选择合适的研究工具。目前,检测自噬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电镜观察、WB检测和荧光蛋白标记检测。接下来将对这三种方法做详细介绍。

 

2.1透射电镜

 图2 自噬电镜图

 

自噬体属于亚细胞结构,普通光镜下看不到,可使用透射电镜可直接观察自噬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以初步判断自噬阶段(见表1),但无法进行定量检测。

 

表1 自噬标志及其形态特征


2.2 WB检测标志物


图3  LC3的翻译后加工及脂化修饰

检测与自噬小体膜结合的自噬体蛋白Atg8及其同源物的表达水平也是常用的自噬检测方法。Atg8中,LC3B(通常简称为LC3)最先被发现并被广泛使用。自噬形成时,胞浆型LC3(即LC3-I)会酶解掉一小段多肽,转变为(自噬体)膜型(即LC3-II),因此可利用WB检测LC3-II/I比值的变化以评估自噬的强弱。此外自噬衔接物如sequestosome 1(SQSTM1,也称为p62)也可用于检测自噬,p62蛋白水平的多少与自噬强弱有着反比例关系。

 

2.3荧光蛋白标记检测

2.3.1 GFP-LC3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在酸性环境中淬灭的特性,研究人员开发出了GFP-LC3工具检测自噬,可使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但使用荧光显微镜检测效果不够理想。

 

2.3.2 RFP-GFP-LC3

在GFP-LC3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开发了GFP-RFP-LC3工具,红色荧光蛋白(RFP)在酸性环境中信号稳定。报告基因发出红色和绿色的荧光,图像重合时,自噬体将显示黄光。然而,在自噬溶酶体的酸性环境中,GFP荧光迅速淬灭,只留下红色荧光信号。诱导自噬后,黄光(表示更多的自噬体)和红光(表示更多的自噬体)增加。然而,当自噬流由于溶酶体抑制而减少时,黄光占比较高,这表明自噬体-溶酶体融合和/或在自噬溶酶体内降解减少。当自噬诱导受到抑制时,黄光和红光均减少。

 

2.3.3 GFP-LC3-RFP(-LC3ΔG)

细胞内表达的GFP-LC3-RFP-LC3ΔG融合蛋白经Atg4内肽酶加工,断裂成GFP-LC3和RFP-LC3ΔG,后者缺乏与膜结合所需的C末端甘氨酸。GFP-LC3和RFP-LC3ΔG分别充当自噬底物和内对照。GFP-LC3相对于RFP-LC3ΔG的比值与自噬强弱呈负相关。这种方法可以使用流式细胞仪或荧光酶标仪检测自噬。

 

2.3.4 Keima

Keima是一种独特的荧光蛋白,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分别在440 nm和550 nm处有两个激发峰,在620 nm处有一个发射峰,这一特性使我们能够监测Keima从细胞质到溶酶体的递送。由于这是一种不依赖于Atg8的方法,Keima适用于监测大量(非选择性)自噬和小自噬,若Keima与细胞器标记物融合,也可用于检测细胞器自噬。

 

表2 不同自噬检测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

本期主要介绍了自噬检测方法,并对各个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见表2),实验中需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汉恒生物研发了多种LC3标记的病毒,如GFP-LC3、RFP-GFP-LC3等,不仅可提供用于细胞实验的慢病毒和腺病毒,还可提供用于动物实验的腺相关病毒。更多关于自噬检测的问题,欢迎咨询汉恒生物!

 

参考文献:

[1]Mizushima, Noboru., Murphy, Leon O..  Autophagy Assays for Biological Discovery and Therapeutic Development.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2020, 45(12):1080-1093.


自噬研究指南|干货篇:自噬检测方法详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