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成行,四人狩虎——对的游戏,要跟对的人玩

大家好,我是威廉。
这个月在台湾疯狂摸鱼,仅有的一些游戏时间都用在了两个游戏上——恰巧这两个游戏也是最近讨论度比较高的作品:
《双人成行》和《怪物猎人:崛起》。
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游戏,玩着玩着我却发现他们的乐趣倒是殊途同归:
一个是合作闯关,一个是合作打猎,我和我的伙伴们喜欢称之为“小配合游戏”——这类游戏玩起来能有多好玩,全在于你能和队友打出什么样的“带感小配合”。

多人游戏中,纯PvE游戏之所以在PvP游戏占据绝对主流的今天仍保有不可动摇的一席之地,也正是因了这种默契无间的协同合作,能给身为群居动物的人类,带来一种刻在DNA里的成就感。
然而,默契的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往默契的路上需要研究、沟通、练习,更需要建立在彼此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之上。
所以,挑选这个类型的游戏的时候,我觉得与其说是在挑一个对的游戏,倒不如说是在挑一个对的搭档。
跟对的人玩,其乐无穷;跟不对的人玩,还不如不玩。
正好,借着这两款话题游戏,来跟大家聊聊一个好搭档对于一款合作游戏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首先,咱们还是先从游戏本身说起。
《双人成行》这个游戏有多优秀想必不用我多说了,它的口碑和热度说明了一切,这个游戏绝对是今年的年度最佳候选之一。除了编剧有些用力过猛,几乎挑不出毛病。
但话说回来,合作游戏的编剧重要吗?真的不重要。
你不同意?那么请看一下畅销十七年经久不衰的《怪物猎人》,每作的剧情结构不能说是略有不同,只能说是一模一样,连NPC尬吹主角的台词都似曾相识。我严重怀疑卡普空有一个“怪猎叙事模版”,每作就是捏几个新角色套进去了事。
剧情这般敷衍,《怪物猎人》系列的口碑没受到过一丁点儿影响。
因为多人合作游戏,毕竟玩法与协作最大,剧情废话多了可能玩家反倒不乐意。

《双人成行》也是一样,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它的玩法,我觉得可以形容为:
“这游戏卖198真的亏大发了”。
一步一换、步步好玩的玩法“堆砌”,海量多变的内容成就了这款游戏史上少有的,几乎可以全程保持高度新鲜感的冒险游戏,性价比奇高。
而且《双人成行》顾名思义,每一种玩法都是基于双人配合的原则设计的,各种别出心裁的精彩桥段或让人眼前一亮,或让人会心一笑,美术、动画、音乐更是看得出下了极大的功夫。
不得不说,Hazelight的这位“fxxk奥斯卡”的暴躁老哥Josef Fares,做游戏还真的有点东西。

我觉得,说他的作品《越狱搭档》和《双人成行》开了一种游戏类型之先河也不过分,虽然需要双人配合的游戏古已有之,但这种全程都在推动两个人密切协作、时刻沟通的“硬性协作游戏”,与早前的“双打游戏”有本质的区别。
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要求两个玩家对游戏的理解保持同步,彼此的配合能力不断成长,整个游戏流程实际上就推动两个人从生疏到默契的“疗程”。
假如这个游戏的队友中间突然换了一个人,那么游戏双方的体验都会大打折扣,很不协调。
换句话说,《双人成行》是一个鼓励你从头到尾都跟同一个人搭档的“伙伴养成”游戏。

好,那我们再来看看《怪物猎人:崛起》。
跟玩法千奇百怪的《双人成行》不同,怪猎作为一个最老牌的动作角色扮演游戏系列,它实际上的核心玩法十几年来一直都一样——
小伙伴共斗大怪兽。

关于怪猎的文章我写过很多,这一作的主要变动无非也就是和风主题、塔防+御龙玩法,以及铁丝虫带来的立体机动性,专精怪猎的资深大佬太多太多,我这杂而不精的半瓶醋也不打算在打法、配装细节上赘述了。
正像我某一篇怪猎的文章中曾写到过的一样:“怪猎这个游戏玩到现在,玩的已经不是游戏了,玩的是友情”。
事实上,亚洲地区的《怪物猎人:崛起》电视广告,正是讲的四个小伙伴从小到大一起打怪猎的段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如果我们这样看待怪猎这个游戏系列的话,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怪物猎人》从PS2一路走来的这十几年,正是一个“伙伴养成”的过程呢?
Voila!《双人成行》与《怪物猎人》的共通点正在于此——“伙伴养成”游戏。
找到一个或几个可以长期搭档配合的伙伴,可以给这类游戏体验带来质的提升。
正所谓怪物猎人最怕野人三猫,双人成行最怕孤儿不行。

长期来看,我们固然可以一句“我是独狼”单机怒通全任务,单人竞速打进世界水平,抑或一句“没朋友”拒绝一切合作社交,选择单机;
但如果没有几个朋友每天交流心得、开发配装、精进打法,对战恐怖的BOSS时没有人关心你的血量,理解你的失误,抑或从未经历过在游戏里将自己的安危托付给伙伴的话——
那么作为一个玩家,你无疑会错过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体验。

有稳定游戏小队的同学一定能够理解我在说什么:游戏内的娱乐和交流仅仅只是一方面,可以延伸到游戏之外的分享和友谊,才是最珍贵的——《怪物猎人》十年来一直全力推动匹配游玩与游戏内社交,也正是源于这个理由。
不过,暂时没有稳定伙伴的同学其实也不必着急。
诚然,主机平台的社交做得确实没有网游或手游好,有时很多同学会陷入“先交朋友还是先打游戏”的悖论。
但别忘了,互联网时代寻找同好的方式并不只有一种,有时候我们欠缺的只是发一张名片、传一条信息的主动积极。
论坛、贴吧、评论区,甚至是形形色色的游戏相关文章(对就比如我的文章)下面、游戏相关讨论群(对就比如我的威廉小基地)里面,你也许都会遇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从威廉的经验来看,即使不上网“搭讪”,我们身边的同事、同学、朋友、恋人、家人中间,也总是会有对游戏很感兴趣却未尝得窥门径的“可造之材”,其实我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就够了。
有了一起玩游戏的机会之后,《双人成行》和《怪物猎人》这样的游戏,就是游戏伙伴最好的试金石。
实际上,我几乎所有长期的游戏搭档关系都开始于一个“强合作”的游戏,要么并肩杀敌、要么协同默契,单纯刷怪聊天的网游反倒是只能换来萍水之交。
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强合作的游戏会极大地推动交流,培养默契,并测试两个人的游戏相性,一旦匹配,你们就会变成什么游戏都想一起玩的好拍档。
不匹配的话,well…
我们随时都可以开始一场新游戏,不是吗?

-Hi!我想和热爱游戏的你,聊点好玩的-

在公众号内搜索你感兴趣的游戏名字即可查看对应文章。如果没有图文推送,威廉也会看到你的需要,并根据每个游戏的查询次数,酌情发稿。如果你有任何关于游戏的问题,也欢迎随时给我留言。
对了,我还建了一个聊天开黑的活跃微信群【威廉小基地】,目前组织了各种游戏的日常活动,如果你觉得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在公众号内发送“进入基地”并联络管理员入群,快来入伙吧!
-喜欢本文的话,欢迎狂戳各种按钮互动,或在评论区与我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