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记,2023-10-22,到达温州
原本以为在老家最多一周,结果呆了魔幻的一周半还带拐弯的。 无论乐意不乐意,历史的车轮总是有点咕隆咕隆向前。最后还是到了离家再出发的时间。 早上再次测试了从家里打的到机场,40多公里,高的报的耗时40多分钟,估计实际上多了10分钟,但也不算差的太多,车费105块钱。与上次回来全程担惊受怕相比,这次是真的无感。包括在飞机上也就是一个劲儿补觉罢了。 与更廉价的早上极早的班次相比,中午这个不早不晚的国航我觉得体验还算中规中矩。没记错的话上次看《星落凝成糖》也是在国航,不过是国际航班,从迪拜飞回来那回。不是我对李兰迪或者陈星旭有多少感觉,都没落在我的审美上,不过是不想动脑子,去理解啥新剧情,可以无脑看个热闹仅此而已。与国际航班相比,这次没有位于椅背上的屏幕可以玩,只能是手机电量,所以也没敢使劲费电。怕到时候落地没电了会不方便。 从重庆到温州是两小时,时间也还好,继续增加了“无感”。至于飞机餐,我除了对上次川航那个钵钵鸡比较有好感,其他的都基本上一个德行,当然,如果矮子中拔高子,国航的确比上次西部航空又好了不少,至少是顿饭,而不是只有一个面包。 上次来温州估计还没解锁如今这么明明白白citywalk的技能,尽管如果说那会儿还没全国到处走是多少有点亏心的,但显然现在比那会儿(大概四年前)又要有经验多了。比方酒店选择,既然全季那么便宜,我就没觉得有必要非要去选个别的酒店开盲盒。而且我选择了在市中心而不是明天目的地附近的一家全季。 坐地铁S1到湿地,然后扫了辆自行车骑了过来,慢慢去寻找当年来的时候那个气息,那个心态。那时候的自己,意气风发,正处于在宁波的两年极度自信巅峰时期。跟现在的间隔年心情是截然不同的。 办理入住,来到房间,越坐越热,后来发现原来是默认了吹热风模式。上回这样的情况好像还是几年前在沈阳,是的,那时候更绝,大热天,一开风,居然是热风。 下午是有一节UCL那边一个学生的希伯来语课的。也就那样,不过很高兴的是火力续上了。而她跟我说主要还是想让我上现代希伯来语。呶,本想着在她面前挣个表现的,把翻译的12个单元左右的古希伯来语教材发过去,又拍马屁拍马蹄子上了。 当然,把现代希伯来语捡回来也不是坏事,本就是上学期最大的收获没有之一,这活儿得接着干。所以也能看出,车轮在轰隆隆前进。 晚上跑旁边的吾悦去吃了个饭,上了两个小时的西班牙语课。西班牙史还得继续往前学习,光是贴着教材讲什么第一第二共和国还不能解渴。不过有意思的是刚坐下来发现沙发一头有一个老外,我当时想说会不会是明天要去的那家学校的外教,而坐我旁边的还有一位女士在看儿童教育类的书,我也在想着她会不会也是。几率不大,但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