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F91机体介绍----RGM-109赫维刚

在许多工业制品中,小型化也有着各种优势,往往也可以成为举足轻重的卖点所在。这项原则在武器范畴中也可以说是同样的情况,其中的好处子让更是不胜枚举。而这一点放在MS上则是代表着新一代MS的到来。

虽然自MS诞生以来,一直都是朝着大型化的路线买进。但是在U.C. 0100年后的年代,开始兴起了把人型泛用兵器回归原点的蜂巢,小型化MS自然也成为了主流。RGM-109赫维刚便是在这种趋势下,诞生的联邦军制式主力MS。
该机的设计和RGM-89杰刚一样均是由阿纳海姆设计制造。不过也有一说认为阿纳海姆否认了小型化MS的必要性,因此是直接以杰刚的缩小版这种不成熟设计开发的。但总的来说,对于小型化MS赫维刚来讲,当时主流有两种看法,第一种被具有革新精神的年轻机师所追捧,认为除了推重比外小型化MS应当是具有强烈革新功能的MS,赫维刚就是一台小型化杰刚;第二种则认为赫维刚就应当是像杰刚一样易上手易维护的机体,对于只有地域纷争的地球圈来说,像杰刚这样的小型化MS应当是刚需。

考虑到赫维刚诞生的契机背景,则是源自于UC 0090年代之后纷争逐渐减少,预测形式也会趋于稳定,需要减少中长期的军费支出。因此到了UC0100年之后,地球圈愈发趋于稳定。这也导致军费进一步缩小,通过采用主力机型MS的小型化来降低MS的运营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使得上述的第二种想法不无道理。
当时也正好恰逢杰刚使用年限过长,再怎么优秀的机体设计也已经使用了长达近20年之久,更别提之后甚至和赫维刚一同使用,服役时间长达近30年。因此赫维刚在设计之初就考虑过需要长期使用折旧的情况。

赫维刚在设计时作为联邦最初的小型化主力MS机型,其全高暂定为15.8米。为了达到这个尺寸,核熔炉的小型化自然必不可少。经过2年时间的技术进步最终决绝了这一问题。不过使用的并不是新技术,而是更新了原先用在杰刚上的技术。虽然没有什么创新,但从可靠性和控制开发费用的角度来看,以现有技术为基础也是合理的,特别考虑到赫维刚的开发目的更是如此。

综上所述,赫维刚是以小型化来降低MS运用成本为首要目的开发的机体。当然由于小型化带来的机体重量减轻,以及引入最新技术,使得机动性等综合性能超越杰刚。毕竟军队需要的是皮实经用好使的皮卡,而不是花大价钱弄来的高性能顶配高达这样的超跑。梦幻般的新式武器往往最终并不会成为军队的量产主力首选。而赫维刚在这点上无疑是成功的。作为一台“小型化杰刚”,赫维刚成功继承了杰刚D型的多用途、杰刚R型的机动性以及超越杰刚J型的大推力。
虽然这导致没有积极发掘小型化机体在性能方面的潜能导致机体性能和其他小型化MS相比更差,但是这种现有技术的发展革新也让该机的使用寿命比预期中更长,这在UC0150年代殖民地中使用的赫维刚M5型便可见一斑。

但无论怎么说,当在UC 0123年和骨十字先锋生产的MS相比而言,赫维刚的性能确实处于劣势。但小型化所产生的强大机动性以及战斗续航能力的提升等各种恩惠也显而易见,成为了时代验证过的正确印证。
作为以“维持以往性能基础上对MS进行小型化”为设计命题的赫维刚,对构成机体的素材也进行了重新研究。在包括装甲和框架上使用了高达尼姆合金,解决了结构材料的强度问题。通过技术革新,成功把RGM-89杰刚的发电机在功率大体不变的情况下小型化。赫维刚的发电机出力虽然大于当时的杰刚,尽管推力上逊于当时的杰刚型,但由于机体小型化和轻量化处理,把机体重量降低至9.5吨,全装重量也仅有23.5吨。实现了近1.2倍的输出提升。

就这样诞生的赫维刚虽然成功小型化,在小型化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却并没有达到:高性能化的底部。虽说如此,但依旧因为生产性出色而被当作制式的次世代主力机投入生产。但是设计上将小型发电机和大推力背包一体化以及在身体各处设置挂载点的做法也被日后的方程式项目或是德南系在内的所有小型化MS所模仿。
赫维刚的头部沿袭了RGM-89杰刚的轮廓设计。独特的墨镜式护罩后面则是MS的符合摄像机。侧面的通风口与刀型天线则是小型化的影响,而且为了增强通信供能而使用了两个刀片状天线。额头上的五边柱形则起到了复合传感器的作用。同时在两侧还有着可折叠的探照灯,当比尔基特在大雾天气中降落在宇宙方舟上时便开启了头部两侧的探照灯寻找目的地。


机体构造上包括装甲的构造材料使用的是高达尼姆合金,对于本机的小型化目标有着很多的贡献。
和机体一同小型化的还有赫维刚采用的小型推进背包。不过推进器产生的推力仍旧绰绰有余,可确保机体具有优良的机动性,其总推力达到了82260kg(21250kg X 2;9940kg X 2)。减轻的重量、高输出发电机以及大推力推进器赋予了赫维刚良好的机动性能。而且机体各处均有着用于姿态控制的喷口,相比于RGM-89J杰刚的20个,赫维刚的喷口数量提高至59个,大大提高了机动性。使其能够充分应对高机动战以及殖民地内的空战。然而并没有采用贝尔格·达拉斯的可动式组合推进喷嘴或是F91所使用的复合推进器这些新设计。充其量不过是对现有零件进行改装的结果。

腿部上也有着明显外露的推进器。在左右大幅外露4具推进器应该是为了不牺牲机动性的前提下,对机体进行小型化时,在设计上不得已而为之的措施。除此之外关节部分还有着防护处理。设计与以往联邦军制MS相较略显松散。这也可以说是小型化所带来的弊端吧。

RGM-109赫维刚就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临时开发出来的小型MS,设计上也并没有什么新意,因此本机采用的武装更是承袭自联邦军泛用主力MS的系统,固定武装并不多,使用的武器也只是一般化的款式。在宇宙巴比伦建国战争中,也和骨十字先锋制MS的各种强化武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且赫维刚采用的武装就算和同为联邦的SNRI所主导的F91相比,武装和机体也缺乏整合规划。虽然若以泛用性MS的角度来看,赫维刚的武装配置尚且还行,但就小型化MS这种具有革命性设计思维的机体相结合,那么这种配备就显得不及格了。

除了一般的光束武器外,赫维刚还装备了各种实弹武器来丰富火力。主要的固定武装在有着头部的两门火神炮和腰部的四联装榴弹。火神炮射击后的空弹壳可以排出机体外。而腰部的四联装榴弹既可以手持丢出,也可以依靠自带的推进器发射。在发射器时也会把携带挂架展开。

赫维刚自然也配备了光束军刀和光束步枪。光束步枪具有连射功能,因此也可以作为光束机枪来使用。而和当时各种新锐小型化MS的比较之下,赫维刚最大的不同便是使用了实体的盾牌。虽然光束盾牌的技术在UC 0120年代已经开始实用化,但赫维刚依旧使用了老式传统的实体盾牌,在防御力上也可以说是落入下风。而且2870kW的出力也导致赫维刚很难更新新时代的装备。像接替赫维刚的杰姆斯刚,其发电机出力暴增至3860kW,得益于充沛的动力而可以使用赫维刚无法使用的光束盾牌。
但是在宇宙巴比伦建国战争中,驾驶赫维刚的比尔基特也在和BUG的战斗中将握持光束军刀的首部旋转形成了简易的光束盾牌。


该机在服役后也迅速被联邦军的各个部队所接受,其性能相较于那些第一期MS的大型机而言也算得上是相当不错。除了被各个联邦部队所使用外,UC 0112年时,负责测试F90的部队也搭载了数台赫维刚。比如在测试F90 的E装备时,在该装备的支援下,两台赫维刚把进行模拟战的里歇尔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在模拟战中也凸显出近距离肉搏战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变形离开拉开距离。

不过当时还有一些使用大型化MS外观但内在使用第二期MS技术的1.5期MS存在,而赫维刚在面对这些机体时却只能算是相当。当F90测试部队遭遇了闪光黑枪这群装备了改装为第1.5期MS的吉姆III时,赫维刚便被多次逼入绝境甚至被击坠的例子。这点也突出了赫维刚在性能上的不足。

自诞生的一段时间里,整体局势还较为和平,因此赫维刚作为一款可靠的机体比原先的第一期MS展现出了各方位的优势。并在地球和宇宙中都能看到其身影。
当UC 0115年再次对F90 各装备进行测试时,FF队(极速方程式)舰上搭载的MS除了F90还有F89以及F70等大名鼎鼎的机体。而在这些机体中赫维刚依旧没有缺席。可惜的是该队的赫维刚在面对MSA-120时无论是在技术还是性能上均不占优非常吃亏。即使是利弗凭借着极强的驾驶技术驾驶重装攻击型赫维刚刚时也差点送上性命。

也正是在此期间,阿纳海姆也开始按照之前的惯例,以RGM-109赫维刚为基础再仔细推敲出下一代量产机,于是以赫维刚的测试数据为基础,提出了完成度更高的改进版本:赫维刚II,该机也获得了参谋本部的批准并获得了RGM-111的编号。然而随着ATMS计划的出现让RGM-111的订单成了白纸,UC 0111年4月,试验型RGM-109 II搭载了第五世代兵装,而之后RGM-111X的框架被挪用至MSA-0120的开发中,而且原先赫维刚II的开发团队也有大半被MSA-120挖走,只能靠剩下的团队继续开发。

最终完成的RGM-111X 赫维刚II的发电机出力上涨了10%,从2870kW上升至3070kW,装甲材质也从高达尼姆合金换成了次世代的高达尼姆合金陶瓷复合材质。但这些再成本和强度上的改进依旧无法和F90这等划时代的机体划等号。

而阿纳海姆也在和SNRI的竞争中失败,联邦军更偏向于SNRI的F7(炮击型)、F8(泛用型)以及F9(主力型)系列机体。但是F70加农高达那如同超跑一样的高超工艺自然不是联邦军所能负担的,因此其量产机型F-71 G加农被要求和RGM-109赫维刚有着一定的零件通用性,这也给RGM-111X 带来了新的希望。虽说这导致一部分赫维刚II的数据被整合进G加农中,但同样的,RGM-111也获得了F70 加农高达的优秀数据,得益于此也让赫维刚II的出力提高了约13%,因此这个时期的赫维刚II也会有这改良型的后缀。

于是阿纳海姆为了把SNRI的F8系列机体彻底踢出局,因此继续对赫维刚II展开开发,寄予厚望以期待能超越F项目,并将配备于月神II教导团的RGM-111Y命名为试作型哈迪刚。之后月神II的第4侵略者中队配备了这些被称为试作型哈迪刚的改良机,并和FF队展开了10V10的模拟战,FF队中除了F90、F89、G加农和赫维刚外,甚至还有着五台里歇尔,但最终还是FF队获得了胜利。

而在此期间也出现一种赫维刚变体:RGM-109重装攻击型赫维刚。赫维刚和G加农这两种联邦军小型化MS在服役后自然也开发了若干可选装备。而赫维刚的重装攻击型装备则是武装强化方案之一,其目的便是为了将格斗型MS转化运用为攻击型MS。而提出这样方案的背景据说是源自于联邦军高层的意见,因为认为赫维刚在面对死亡先锋的新型MS时战斗力不足,但实际上该型装备早在UC 0115年就已经出现,并被FF队装备。

该型变体的机体结构和赫维刚相比除了可选武装外没有差别。其手持武装也是标准装备的光束步枪和火箭筒,但是和外挂的装备一起发挥出了相当强的攻击力。包括四联装加农机炮在内的众多增设装备都是外挂在肩部以及手臂上,者则是为了防止通过限制占用背包的装备部位而导致机体的通用性下降。

在机体装备上,重装攻击型赫维刚可以算是搭载了赫维刚所能拥有的极限火力。在左肩装备了两个c,这也是G加农所用装备的小型轻量化版本,在使用APFDS时队装甲有着不错的效果。在右肩则装备了9联装导弹发射器。右臂装备了双联光束步枪,还可以根据需要换成高射机炮。左臂部的双联电磁轨道炮在基部还设有护盾。正是在这些装备的加持下,让重装攻击型赫维刚在中长距离下发挥出了出色的攻击能力。同时背部还可以装备一个短光束发射器。

在UC 0115年,F90的测试部队和MSA-120发生遭遇战时,赫维刚和F90均不敌对方,利弗便驾驶重装攻击型赫维刚出击。在战斗中利弗也驾驶该机打出了相当漂亮的战术。首先先使用肩部的导弹发射器和四联装加农机炮打出弹幕后迅速将其抛弃,而当对方将其作为垃圾无视后使用双联电磁轨道炮开火,虽然被对方躲过,但炮弹准确命中了敌机身后被抛弃的9联装导弹发射器并引爆了其中残留的导弹,产生的巨大火球也将敌机囊括其中。然而还是被对方躲过,接着在互相交火后被对方近身差点送命。但之后这台重装攻击型赫维刚还是留在了FF队,并在随后跟随该队参加各类测试作战。

而到了UC 0120年火星独立吉翁军的RF系MS时,虽然此时的杰刚在面对敌机时有些吃力,在性能上有些劣势,但赫维刚依旧可以不落下风。而此时联邦军已经形成了杰刚、G加农和赫维刚三种机型搭配的部队配置,无论是宇宙还是地面都是如此。

总体而言,虽然赫维刚有着诸多缺点,但性能却并不算差。但是由于当时边境殖民地联邦军机师的熟练度并不高,因而并未创下太多丰硕的战果。因此在边境SIDE的战斗中,许多赫维刚也在和骨十字先锋军的战斗中被击毁。

虽说赫维刚作为一款不那么小型化的MS而言还是表现出了不错的素质,至少和大型且迟钝的杰刚相比,赫维刚至少还有着一战之力。当联邦部队重返并突袭边境I时便能看到赫维刚和XM-01 德南·佐恩等机之间爆发的肉搏战。至少两机之间还是有着一战之力的。

毕竟当时联邦军也算是处于新老机体交替之际,阿纳海姆制的杰刚、赫维刚,以及SNRI根据F90量产化而来的G加农均在军中服役。而对于边境SIDE中的联邦军而言,从机体前进脚部漏出的机油也可以看出机体维护状况的差劲,而这种承平日久松懈惯了的联邦军而言,在面对远超假想敌的强敌时,自然也无法完全发挥出机体的性能。

不过在比尔基特驾驶的赫维刚时却驾驶该机一直战斗到最后BUG的出现,本身他作为一名训练课程仅完成一半的机师很难说技术有多高超,很大程度上也是源自于他和西布克驾驶的F91相配合产生的结果。比尔基特机利用机动性吸引敌机,牵制对方接着让F91将其各个击破。这不仅出自于F91更强大的性能和火力,也是源自于他对RGM-109机体特性的理解吧。比如在战斗中当比尔基特机和骨十字先锋的MS进行缠斗时,后方的F91便利用VSBR直接贯穿了对方的光束盾完成了击杀。

不过赫维刚作为一款设计上一般但却生产整备优异的机体也有着极长的使用寿命。虽然笨拙但却异常坚实。因此一直到了近40年后的UC0150年代依然有着身影存在。
在UC 0133年木星帝国入侵地球的战斗中便能看到为数不少的赫维刚投入了阻止木星帝国核平地球的战斗。不过在战斗中也能看到一台加装了光束盾的赫维刚,也不知道是不是随着杰姆斯刚和杰维林服役导致赫维刚的性能也随着近现代化改装而水涨船高。不过可惜的是赫维刚在战斗中往往还是被击毁居多。

而像后来西布克和托比亚等人为了重返宇宙而跑去攻打联邦基地以便获得火箭的突袭中也能看到此时地面上的联邦基地中存在着赫维刚这种服役20余年的老机体,在面对海盗高达以及弗林特这样的SNRI新锐机体时完全毫无还手之力,早早的就打出白旗投降。

哪怕3年后的UC 0136年依旧可以看到赫维刚的身影。比如联邦军在SIDE2附近捕获了一台身穿吉翁标准服的猴子所驾驶的MS,这台MS在被联邦军的赫维刚捕获前甚至击毁了5台MS。当然这其中更多的还是猴子的驾驶能力太强,毕竟赫维刚相对而言应该还是有着性能优势的。

而即使在UC0150年代,腐朽的联邦军已经在使用下一代但仍旧过时的杰姆斯刚和杰维林时,那些在宇宙巴比伦建国战争期间就已经日趋旧式而退出一线的赫维刚依旧坚挺。由于其高度的整备性和耐用性,一些殖民地的当地部队或是PMC依然在使用赫维刚的改修机型。

比如SIED2的殖民地马其顿便在使用被称为赫维刚M5的变体,这种变体也被称为RGM-109-M5 赫维刚。M5型赫维刚虽然由马其顿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了改装。虽然机体高度和重量略有降低,并将发电机换装成了RGM-111X的同型版本,同时传感器和装甲也进行升级。

虽然削减了御姿喷口数量但是却被升级以获得更强大的推力。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款比杰姆斯刚年纪还要大的机体,在当今时代只能评价一句:过时,在新锐的赞斯卡亚制MS面前完全不够看。因此当赞斯卡亚帝国的军队入侵时,马其顿的MS型赫维刚只能被打的节节败退。

而除了SIDE2的马其顿在使用这种MS外,还有一些其他殖民地也拥有自己的赫维刚变体。像SIDE5的新德克萨斯也有着自己改装的赫维刚。该型机体作为新德克萨斯军独自改装的机体,其基础还是以马其顿的M5型赫维刚,因此两者之间非常相似。

该机的出场次数并不算多。当马戏团压制了新德克萨斯后,当地军队的赫维刚便和海盗们的海盗高达所合流。并负责解救那些即将被送上断头台的小孩们。也正是在这一战中,冯特阴差阳错的获得了木星共和国鹰派所研制的“一骑当千”机中的二号机EMS-TC02 幻象。而且也正是在冯特被压制之时,托比亚驾驶的海盗高达和赫维刚们即使杀到。
画廊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