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流⾏病学(一) —第3章 流行病学(第2天学习)
⼆、A3/A4型题 (以下提供若⼲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所提供 的信息,在每道题下⾯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个最佳答案。)
1. (共⽤题⼲) 某⼩学有⼤批的学⽣发⽣不明原因的腹泻,为了寻找病因及流⾏的线索。
1. ⾸先应进⾏的研究是( )。
现况调查研究
2. 通过第⼀步的研究,结果提⽰⼤批学⽣的腹泻可能与饮⽤了某⼚⽣产的饮料有关,下⼀ 步最好采取( )。
病例对照研究
2. (共⽤题⼲) 在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随着所选对照组年龄不同,计算得到的OR值有很⼤ 差异
1. 年龄在此研究中作为什么因素起作⽤?( )
混杂因素
2. 年龄所造成的OR值的这种差异称( )。
混杂偏倚
【解析】 当我们研究某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联时,由于某个既与疾病有制约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外来 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这种现象或影响称混杂,其所带来的偏倚称混杂偏 倚,该外来因素称混杂因素。D项,年龄在此研究中为混杂因素,由此造成的差异称混杂偏倚。
三、B型题 (以下提供若⼲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 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次、多次 或不被选择。)
1. (共⽤备选答案)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普查
1. 在调查研究中。从总体中按照相同的间隔抽取调查单位进⾏调查的⽅法为( )。
【答案】 B
【解析】 系统抽样是⾸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按⼀定顺序排列,根据样本客量要求确定抽选间隔,然后随机确定起点,每隔⼀ 定的间隔抽取⼀个单位的⼀种抽样⽅式。是纯随机抽样的变种。
2. 在调查研究中,先将总体按照某种特征分成若⼲组群,然后在每组群中进⾏随机抽样的 ⽅法为( )。
【答案】 A
【解析】 分层抽样是先将总体的单位按某种特征分为若⼲次级总体(层),然后再从每⼀层内进⾏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个 样本的⽅法。
2. (共⽤备选答案)
A.相对危险度(RR) B.归因危险度(AR) C.归因危险度百分⽐(AR%) D.⼈群归因危险度(PAR) E.⼈群归因危险度百分⽐(PAR%)
1. 反映暴露与发病(或死亡)关联强度,具有病因学意义的指标为( )。
【答案】 A
【解析】 相对危险度(RR)又称危险度⽐,是暴露组的危险度(测量指标是累积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危险度之⽐,它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
2. 反映⽬标⼈群中由于某种暴露所致的发病占全部病因所致发病的百分⽐,具有公共卫⽣ 学意义的指标为( )。
【答案】 C
【解析】 归因危险度百分⽐是指暴露⼈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该指标反映某因 素的暴露者中,单纯由于该因素引起发病的危险占整个病因的⽐例。归因危险度是针对全⼈群的概念,题⼲所问 的是⽬标⼈群的暴露情况下。 3. (共⽤备选答案)
A.散发 B.暴发 C.流⾏ D.⼤流⾏ E.散发或流⾏ 从疾病流⾏强度⽽⾔,下列情况可以是
1. ⼀所中学在⼀天内突然发⽣数百名⾷物中毒病例( )。
【答案】 B
【解析】 在⼀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出现的情况称暴发。
2. ⼀个地区过去每年流感发病率为5%,今年的流感发病率为30%( )。
【答案】 C
【解析】 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平(如3~10倍)时称流⾏。
3. 相邻的⼏个国家在短时间内出现了⼤量的霍乱病例( )。
【答案】 D
【解析】 疾病迅速蔓延可跨越⼀省、⼀国或⼀洲,其发病率⽔平超过该地⼀定历史条件下的流⾏⽔平时称⼤流⾏。
4. ⼀个城市⿇疹的发病率多年来保持在⼀个相同的⽔平( )。
【答案】 A
【解析】 发病率呈历年的⼀般⽔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明显联系称散发。
4. (共⽤备选答案)
A.⾎友病 B.精神分裂症 C.溃疡 D.苯丙酮尿症 E.⾷物中毒
1. 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是( )。
【答案】 A
【解析】 ⾎友病为⼀组遗传性凝⾎功能障碍的出⾎性疾病,其共同的特征是活性凝⾎活酶⽣成障碍,凝⾎时间延长,终⾝ 具有轻微创伤后出⾎倾向,重症患者没有明显外伤也可发⽣“⾃发性”出⾎。它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2. 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是( )。
【答案】 D
【解析】 苯丙酮尿症(PKU)是⼀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是由于苯丙氨酸(PA)代谢途径中的酶缺陷,使得苯丙氨酸不 能转变成为酪氨酸,导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积,并从尿中⼤量排出。本病在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疾病中⽐较 常见,其遗传⽅式为常染⾊体隐性遗传。 3. 由环境因素决定的疾病是( )。
【答案】 E
【解析】 ⾷物中毒是指患者所进⾷物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或⾷物含有毒素⽽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根据病因不同可 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它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4. 多因⼦遗传病( )。
【答案】 B
【解析】 临床常见的多因⼦遗传病有:消化性溃疡、原发性⾼⾎压、先天性⼼脏病、哮喘、精神分裂症等。
5. (共⽤备选答案)
A.描述性研究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实验性研究 E.理论性研究
1. 主要根据暴露状况来抽取样本的研究是( )。
【答案】 B
【解析】 队列研究是将⼀个范围明确的⼈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的结局, ⽐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的差异,从⽽判定暴露因⼦与结局之间有⽆因果关联及关联⼤⼩的⼀种观察性研究⽅法。
2. 能随机分配受试者进⼊研究组的研究是( )。
【答案】 D
【解析】 将参加实验研究的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是流⾏病学实验研究的特点之⼀,并与其他流⾏病学研究⽅ 法相区别。它是指将来⾃同⼀总体的研究⼈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对实验组⼈群施加某种⼲预措施 后,随访并⽐较两组⼈群的发病(死亡)情况或健康状况有⽆差别及差别⼤⼩,从⽽判断⼲预措施效果的⼀种前 瞻性、实验性研究⽅法。
3. ⼀般⽽⾔,流⾏病学研究的起点是( )。
【答案】 A
【解析】 描述性研究是利⽤已有的资料或对专门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 状态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绘、叙述出来。描述性研究在揭⽰因果关系的探索过程中是最基础的步骤,可以说,对 任何因果关系的确定,⽆不始于描述性研究。
6. (共⽤备选答案)
A.病⼈个体 B.病⼈群体 C.未患病的个体 D.未患病的⼈群 E.抗体阴性的⼈群
1. 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是( )。
【答案】 A
【解析】 临床试验是在医院或其他医疗照顾环境下进⾏的实验。接受处理或某种预防措施的基本单位与个体分组试验⼀样 是个⼈,但不同的是个体分组试验研究对象是尚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个体,⽽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是病⼈,包括住 院和未住院的病⼈。
2. 社区试验的研究对象是( )。
【答案】 D
【解析】 社区试验又称为社区⼲预项⽬、⽣活⽅式⼲预试验、以社区为基础的公共卫⽣试验等,是以尚未患所研究疾病的 ⼈群作为整体进⾏试验观察,常⽤于对某种预防措施或⽅法进⾏考核或评价。社区试验接受⼲预的基本单位是整 个社区,有时也可以是某⼀⼈群的各个亚群,⽽不是每⼀个个体。
7. (共⽤备选答案) A.艾滋病 B.肝吸⾍病 C.钩端螺旋体病 D.钩⾍病 E.疟疾
1. 经⾷物传播的疾病是( )。
【答案】 B
【解析】 肝吸⾍病又称华⽀睾吸⾍病,是指由华⽀睾吸⾍寄⽣于⼈体肝内胆管所引起的寄⽣⾍病。⼈类常因⾷⽤未经煮熟 含有华⽀睾吸⾍囊蚴的淡⽔鱼或虾⽽被感染。轻度感染者可⽆症状,重度感染者可出现消化不良、上腹隐痛、腹 泻、精神不振、肝⼤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发⽣胆管炎、胆结⽯以及肝硬化等并发症。
2. 经性接触传播的疾病是( )。
【答案】 A
3. 经⼟壤传播的疾病是( )。
【答案】 D
【解析】 钩⾍病主要经⼟壤传播。它是农村中最常见的肠道寄⽣⾍病之⼀。从事⽥间劳动的⼈,因⾚⾜下地⽣产劳动,⼿ 或⾜部的⽪肤与钩⾍幼⾍接触,或因⽣⾷含有钩⾍幼⾍的不洁蔬菜、⽠果⽽受到感染。
4. 经疫⽔传播的疾病是( )。
【答案】 C
【解析】 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①直接接触疫⽔传播;②经口传播。
8. (共⽤备选答案)
A.⿇疹、⽔痘 B.结核、钩⾍病 C.百⽇咳、流⾏性⼄型脑炎 D.伤寒、⽩喉 E.流感、⿇疹
1. 病⼈是唯⼀传染源的疾病是( )。
【答案】 A
【解析】 ⿇疹、⽔痘、百⽇咳病的病⼈是该病的唯⼀传染源。
2. 恢复期仍能排出病原体的疾病是( )。
【答案】 D
【解析】 有⼀些⼈得了某种传染病以后,经过⼀段时间,临床症状已经消失,但仍能排出病原体,这种⼈称为恢复期病原 携带者或病后病原携带者。常见的传染病有⽩喉、猩红热、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细菌性痢疾等。
3. 传染期较长的疾病是( )。
【答案】 B
4. 在潜伏期就有较⼤传染性的疾病是( )。
【答案】 E
9. (共⽤备选答案)
A.城乡肺癌患病情况 B.艾滋病病⼈常有吸毒、不健康性⾏为 C.烟草消耗量与肺癌的关系研究 D.⾼⾎压患者容易发⽣脑卒中 E.某单位30岁以上妇⼥健康体检
1. 属于⽣态学研究的是( )。
【答案】 C
【解析】 ⽣态学研究又称对⽐调查研究,是描述性流⾏病学研究⽅法的⼀种,它是在群体⽔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 系,即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通过描述不同⼈群中某因素的暴露情况与疾病的发⽣频率,分析该因素与疾病 的关系。C项,分析烟草消耗量与肺癌的关系,⽤⽣态学研究⽐较适宜。
2. 属于普查的是( )。
【答案】 E
【解析】 普查的主要⽬的包括早期发现和治疗病例、了解疾病的疫情和分布、了解健康⽔平和建⽴⽣理正常值等。E项,可 以通过普查了解某单位30岁以上妇⼥健康体检状况。
3. 属于抽样调查的是( )。
【答案】 A
【解析】 抽样调查是⼀种⾮全⾯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部分单位进⾏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 象做出估计和推断的⼀种调查⽅法。A项,可以通过抽样调查了解城乡肺癌患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