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加拿大做程序员,我在沟通中遇到的问题

2020-05-02 19:44 作者:哈法程序员  | 我要投稿

和产品的沟通

沟通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但是又非做不可,需要大家互相认可,不论在中国还是加拿大,文档写的都是不大好的,国内的写的还好点,就要不断的沟通,看文档真的是永远看不懂,也太慢。我以前经常做了一半才想到要和product沟通,其实浪费了很多时间,其实开始就沟通好,搞不明白就先不做,把可能的问题讨论清楚,如果产品没时间就先等着(这个很难,因为不愿意让人觉得是偷懒),过程中也要反复确认,过度沟通,不断确认。

前后端沟通

或者本来需要后端参与,你懒得与后端协调,因为要多花时间,增加自己开发时间(我们都以为开发时间越少,绩效越好),所以索性写了补丁代码,其实有后端参与会更好,其实大家都是愿意帮助别人了,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背着绩效的压力,大家都会愿意做必要,优先级高的事情,反而不会像怎么让组织更有效率。

压力会让人工作的更快,而不是更好

现在的公司最大的好处,是对个人没啥严格的要求,不会有人给你指派任务,都是自己挑任务做,也不会有人经常催活,所以压力较小,遇到难改的问题,你就不好意思说没时间改了,他们也不接受很多work around,就硬着头皮多花时间把问题搞清楚,找到本质原因。

可能也是我个人的原因吧,以前总是着急忙慌的工作,现在会想想,这么做有啥意义,有可能出现啥问题,不明白的地方,就发信息给领导沟通,或者发一个work in progress code review,一般都会回复,只是不一定很及时。如果发现有基础知识不懂,就停下来,查资料,看文档,写demo代码,把基础的弄懂

花时间把问题彻底搞清楚

我也是有压力的,我做的活慢,可能好几天改一个bug,不过我坚信,会越来越快,开始的时候看不懂,会走弯路,不过看着就熟悉了,后来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快速反应了。比如我看一个模块的代码,发现挺绕的看不懂,因为UI逻辑不清楚,我就问策划,策划告诉我这界面吧是中间产物,有的部分属于老旧功能,已经删掉了,有些功能又没实现好。我就停下来,和产品讨论现阶段要咋做,干脆把界面重新按照策划的方式写了,我改完了代码,我就变成这个模块最熟悉的人了。后来问了一个同事,比如某个地方啥意思,他说我改bug和这个不相关,就没管,其实我也挺好奇的,大家只是改小bug,加补丁,留下新的坑,最后很多遗产没人搞清楚啥意思了。

和leader的沟通

这个挺难的,我以前非常怕和leader沟通,因为菜么,我也和很多朋友交流过这事,我这人也担心这担心那,总怕自己做的不好。

我特别害怕和领导沟通

我总是怕自己的缺点被Leader发现,怕被批评,不过后来释然了,被leader发现缺点是好事,有人愿意研究你的缺点,给你提供指导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怕影响绩效,怕自己的不堪被leader发现,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其实他能做leader,就是他们在很多事情上犯的错误更多,经历的失败更多,可能同样的问题他都经历过。主动承认错误也比被动被发现要好


养成及时汇报的习惯

我之前每周会写3句话发给我之前的leader,其实大多数他都不回,我知道他会认真的看,后来离开了公司,他有时候问我的情况,我也会把一些总结发给他。

来加拿大的公司,我如果一天没有提交代码,我也会把当天做了哪些事情,发给领导,我的任务jira,会非常详细的标注,我做了哪些,我怎么理解问题的,不一定是全是对的,有可能当时标注的是不全面的,后来发现别人也那么做,看到一个bug,阅读别人的备注,可能节省很多时间,也会让管理层知道你在做事,你做了哪些事情。

我怎么慢慢话多了的

标注jira这个是我们的现任CEO告诉我的,我和他有过一次谈话,他当时还是总监,他说管理就是不断沟通,作为底层员工要不断和领导沟通,不断问问题,要和各种角色保持沟通,建立好社交关系,要过度沟通

我经常反思他说的话,也身体力行的尝试,有时候沟通少了,有时候又多了,多了别人会烦,说起来好像挺容易,其实不好做,和别人怎么沟通,哪些问题该问,哪些不该问,哪些私聊,哪些在大群里,哪些当面聊,其实有技巧,有时候别人不回复,你还挺尴尬,他到底怎么想的,为啥不回复,是不是我问的不对,后来沟通多了,掌握技巧了,有些问题我多拉几个人聊,这样其实大家都可以不回复,没有回复的压力,反而说的多,有些东西发到群里,优先级更低,发了就看看大家反映,有的时候效果比私聊要好。时间长了,就了解大家的脾气秉性了。当然,我也慢慢开始有了脾气了,哈哈。










在加拿大做程序员,我在沟通中遇到的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