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 现代西方哲学 胡塞尔(三)

第四节课
1
虚拟形象不够丰富,略显匮乏。表现效果略差,不如人脸。
或仅是技术上的瓶颈
2
明证性:明显的、证据
清晰明白,且作为信念的证据。
证明事物如此呈现与我去向其敞开的一致性
对象被意向地,被直观的给予的同时,被明证地给予
3
胡塞尔的现象学凭什么说事物打开它自身?
4
仍需对康德哲学做处理
5
事物自身存在是怎样的?我们如何认识?
6
胡塞尔如何为自己辩护?
回到日常生活,从对哲学无知者的角度出发
回到生活的原点,加以澄清后开始
7
意识和对象的相关性且一致性:明证性
8
明证性本身
有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联系方式
不经人扭曲的显现方式本身有自己的面目
眼前的手机和脑海的手机的显现方式颇为不同
这里有不同的明证性的方式
9
从明证性导向直观
物理对象:一台打字机。。。。。
观念对象:数学。。。。。
10
康德认为数学的直观是真正的直观
手指能数数,但我们可以不用手数别的东西。
观念对象是充分的,物理对象不充分,是部分的,有角度的
拿物理的手指可以举例观念的数学,但不充分
怀里的柴犬当然可以举例观念的狗,但不充分
11
各种直观有时朝向一个观念,有时是一个具体的对象
12
不同对象,不同显现方式,是为了描述明证性
13
价值的对象?虚构对象?物理对象?数学对象?观念对象?
14
范畴性对象和本质直观(本质还原)
15
还原要先开始悬置
16
不只有实在的(知觉的)对象,也有观念的(范畴性)对象
通过意向性连接内在与超越,质料与意义
17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都是在和观念打交道.范畴直观是很普遍的,反而司空见惯。
事态——事物间的联系。这本绿色的书躺在桌上。用一个命题将这些事物联系时,他就已经不是简单的知觉的对象了
18
范畴直观的步骤
19
先
以知觉的方式指向一个对象,它带着所有规定性(大小,体积,颜色,质料)被给予我们。但并未有任何一个属性得到特别关注。
接着
我们关注一个属性。例如颜色
最后
范畴性说明,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将部分作为整体的部分而意向:这桌子是灰色的
20
在具体事物中找到观念对象的显现。
具体的狗是如何显现观念的狗的?恰恰是对象的朝向和我的朝向的一致性显现的。
这并非抽象出的,而是直观得取得的。
21
什么是还原?????
还原的起点
还原的步骤
还原的结果
还原的意义
22
本质直观和先验还原的区别??
本质直观是准备性的,准备明证性。推出关联性。
明证性是现象学回应问题(理性主体如何捍卫自己的位置)的方法。
23
先验自我的问题?主体如何处理,判断自然科学?
24(不是)
GTA系列可以吃喝pd,其中有一个吃得对象能选择出好几种。Pd不说了
很多人上网课就是挂着打游戏,使用手柄作为工具开展一个对游戏的玩
24
现象学还原:起点,方法,结果,目的
25
捍卫主体的反思、判断、执行
现象学不只是一个方法,而是很有哲学力度的
26
理性主义的最后一次彻底的高峰
27
对理性的信仰,主体性的坚决捍卫
28
胡塞尔承前启后,理性主体的坚决维持
理性自治且自主
29
起点:自然态度
自然??对自然的态度
自然而然的态度
和道无关,和本真无关
自然而然是无反思的,不是【就这样】,【就这样】已经反思了
毋庸置疑,不言自明的。无需考虑的?
未经审视,无需总结浓缩的意识层面的对象
我视线以外的世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自然是对外部世界实在的承认,对主体在实在的世界中存在的承认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寄)
马哲就是一种自然态度
30
1.自然是一种科学实在论
2.是前反思的态度,人总是会
31
日常生活往往不反思就自然而然做事
一种自然态度,素朴的实在论。
32
自然态度和现象学态度
自然态度:原初的视角
现象学态度:反思的视角
比日常生活更深,不但不是否认,而且是澄清生活。
朴素的实在论作为常识的背后所潜藏的东西,需要被我们认识。
捍卫原初的信念,这里的点体现了和过去的彻底的割席。
内在性的反思
哲学应该回到生活,而不是逃避生活。
33
这表示了胡塞尔还原的起点,从自然态度开始
在自然态度中有原初的明晰的不可质疑的关系,从最自然而然去认识,非常明证性
内在性立场
不是在生活之外认识生活,而是在生活之中。内在于生活中去思考生活
往往往前的哲学家是超越性的,现象学从自然态度出发,去认识生活自身
人为什么不自刀?人只能在活着的情况下想明白自己为什么不自刀。
34
超越性到内在性的转向
35
胡塞尔讨论朴素实在论是为了让哲学从新回到生活
36
难得躺平,先歇歇吧。别在极度自闭下思考自由和死亡。考试问题不大,但是分数肯定有高低。在选择这个时期不应当过渡深钻存在的意义
37
自然态度的世界
先接受朴素实在论
1.日常世界往往是具体的,一个个对象
2.事物往往在空间上有占据,有清晰的边界,有空间位置
日常的世界不只是一个个具体事物,还有整体的世界。
我们会意识到所有的事物在一个背景下呈现的。除了事物还有整个延申的世界。
一切事物都在世界之中。
1.世界上有种种具体对象
2.世界就是事物的终极的背景
38
自然态度的世界下
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就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自我是世界的一部分,也是世界的中心。
我是世界之中的,我面向世界。
39
我能与世界分离开。
上下左右,东南西北。以自己为中心为圆形的空间的拓展,对时间的认识以当下为圆心。
人是时空上的中心.
40
世界只有一个
自我是复数的
世界是背景。自我是中心。
世界有无数个自我和中心
41
发现世界的同时发现自我
自我——世界
发现了两级时,便开始反思。开始拉开距离思考
42
自然态度的根本立场:知觉信念
自然态度本身能被总结出一个核心?
有关于我们生存的概念?
即使不意识到心脏的存在,心脏仍然发挥着支撑的作用。
知觉信念也是如此
43
知觉信念:是对存在的信念
知觉信念是原初的立场,与其他的态度与立场形成对照:猜测、怀疑、否定.......
人不相信外部世界的实在,就不再会炒股票了。
在我们的各种信念之中有一个基础性、原初性的信念作为基础
44
知觉信念的核心是世界信念
相信自然存在,并且对世界的相信比我们相信自己存在于其之中更为彻底。
45
还在做转化的准备工作
46
下节课讨论先验还原和搁置
47
笑脸秒变司马脸关闭直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