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家宝藏》出品的月饼,不来尝尝吗?

2019-08-28 17:00 作者:你好历史旗舰店  | 我要投稿

月圆,人团圆。

说起“圆”,很多人会想到“胖”,

或者圆圆的拱门,或者团扇,当然也会想到“月饼”…

小历最先想到的是一个词——“团圆”。
每年中秋节回家,
是从终点回到起点,是在画一个“圆”,
这些“圆”,
象征着我们对团圆的追求和渴望。


印象里,

小时候每年的中秋节,

我都在爷爷家的院子里,

跑着跳着念着这句,“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母亲趁天还亮着,把月饼、苹果、葡萄,仔仔细细地摆在盘子里,

然后便让我和弟弟安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进行所谓的赏月,

究竟在赏什么呢?那时候的我完全不知道。

只是盼着母亲宣布,“好了,可以吃月饼了!”

便迫不及待得拿起月饼和苹果来,

通常我会很犹豫,先吃苹果还是月饼?

小时候的月饼,只有五仁和枣泥两种,

月饼师傅曾是我神往的职业,

高高的白色的帽子,气定神闲地拍打着月饼模具,

慢条斯理地刷着油,车间里弥漫着浓浓的月饼香气,

是我每年中秋节都乐于经历的场景。



长大后,

每年的中秋节,

不是在去上学的路上,就是在去上班的路上,

路边超市买几块五仁月饼,

在夜里就着水啃了就是过节。


后来,

我很少在中秋节再赶回家去,

当我和朋友在路边摊嗨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时候,

父母依旧在院子里摆好月饼和水果,

静静地赏月。


再后来,

当我们在路上,

看到月亮慢慢升起,
中秋节的仪式感便变成了,

刻在骨子里的乡愁。


5月的时候,

老板大人说,应该开始准备今年的中秋礼盒了,

一场没有硝烟的“月饼之战”就这样打响了……


8月,我们的中秋礼盒《博物馆中秋奇妙夜》官宣了!

耗时3个月,近100个日日夜夜,设计稿小改不计大改20余次,

尝过的月饼馅料百余种,
馅料投票10余次,

文案写了又写,
效果图调了又调,包装改了又改,几度就快要放弃……

你们看到的这盒月饼,是建立在所有人平均胖了5斤之上的_(:з」∠)_



凭着对传统文化的一腔热血,对历史的热爱,

我们奋战到底,骨子里的仪式感,让我们精益求精~
后来的我们,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努力的那一个,

心之所向,必素履以往。




    我们把礼盒想象成一座中秋博物馆,里面陈列了从殷周时期开始,到明朝时期的月饼文物,每一个橱窗里都展示着一个小小的历史故事。

    殷、周时期,江浙一带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是我国月饼的“始祖”。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饼,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这才有了“月饼”这个名字。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做成模具印在月饼上,与我们现在吃的月饼已经无异。


    中秋礼盒的故事线已经有了,接下来的过程是实现,天马行空的设计师为礼盒做了异形设计,更贴心得为大家准备了互动小游戏,内赠有一支长信宫灯手电筒,可以照亮中秋博物馆壁画上的秘密~这样的中秋礼物不仅好看好吃还好玩,送给朋友格调满满,自己吃安全放心。

这个设计真的有心了!


    说到好吃,小历忘了介绍,在上百种馅料的试吃过程中,我们最终选择了北京稻香村的月饼馅料,作为稻香村第六代传人,京式月饼非遗传承人 邢景翠,为我们推荐了八种经典口味,轻松的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喜好。

枣蓉、松仁黑麻、冰糖玫瑰、八珍、粒粒红豆、五仁 、莲蓉单黄 、高纤椰蓉,里面竟然有我最爱吃的五仁和枣蓉 

没错,我就是那个喜欢五仁的异端

官宣那天,
老板大人说:“因为爱,让我的忙碌更有价值!


我想是的。“2019年中秋,我们只做了一件事:
爱历史;爱文明;爱华夏;爱你们。”


不禁让我想起那首徐有贞的诗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月亮总有阴晴圆缺,前行的路上总有磕磕绊绊,困难我就不多说了,在这月圆人团圆的好时节里,且许下一个小小的愿望,愿得年年,常见你和中秋月。



这个中秋,要提着我们的中秋礼盒回家去,静静的和家人坐在院子里,
吃月饼,看月亮,轻轻地哼着那句,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

即刻下单把好看好吃又好玩的月饼礼盒抱回家



《国家宝藏》出品的月饼,不来尝尝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