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推理入门·番外04】近期新阅or重温作品盘点——国推之间亦有差距(੭ˊᵕˋ)੭

2022-09-16 19:46 作者:风格里哦  | 我要投稿

前言:聊聊最近读过的故事,单纯为盘点记录一下看的新书或重温的老作品。本番外篇书单并非排名向,可作为之前榜单的补充,罗列顺序与质量无关



No.1《积木花园》——白月系

“‘整整十六个谜团。之前我提出八个谜团的时候,你说你可以用一句话来解释,现在翻了一倍——’

‘我还是可以用一句话解释,而且是同一句话。’”

今年读过最惊艳的国产“岛田流”作品,没想到作者白月系居然是98年的年轻人……一篇儿童视角记载各种不可思议经历的笔记,一场发生在奇特建筑“七星馆”里的连环密室杀人案。小孩记录了自己用积木搭建出现实的建筑,甚至还变出了现实的人和食物;而充满三国元素的“七星馆”则是诸葛亮狂热粉丝所造,一群来此度假的大学生社团成员在里面接连死去,死法全部跟诸葛亮各种典故相对应……最后,侦探只用了一句话就解释了所有谜团。

笔记还原+神秘建筑,一句话解开十几谜团,既视感不要太强,妥妥的岛田庄司+三津田信三式超华丽谜面。还是先说缺点,作者非常年轻,所以文笔方面肉眼可见地稚嫩——虽然结合当下疫情时代写了很多现实背景,但大部分叙事内容还是显得尬且无聊,这的确是笔力不足所致。不过稚嫩的文笔却透露出很真诚的一种朴实感,让人觉得亲切。里面写到的一些日常细节真的就发生在国内、发生在当下,所以代入感要远超那些欧美日系作品;至于案件类似三津田信三的风格,最后一句话解释的是整体真相,具体案子细节分别有诡计的,而这些诡计都很理想化(低情商就是瞎扯淡),质量一般且严重依赖巧合。尤其作为噱头的“七星馆”建筑跟诡计的结合也非常薄弱,三国元素的部分更是尬得脚趾扣紧……

但最终那个一句话解谜的大梗直接升华了全书,绝对是过目难忘的天上的谜底,单凭这一点就足够了。个人在看到一半时隐约猜到了,在看到侦探揭晓真相之前铺垫的那句话时就已经确定。相信如果是完全没有猜到那方面的读者,在看到那一行字的时候绝对会有感到头皮发麻的震撼——这个谜底让人有了看岛田庄司巅峰时期作品时,看到最终真相后瞬间如电流贯通全身一般激动的震撼体验。

整体来看作者写作水平上的缺陷是很明显的,也没有完美利用好核心诡计。但是故事字里行间对于生活的思考与升华很能引人共情,我更欣赏这样不成熟却真诚的作品何况还有这个独一无二的一句话谜底自带特殊加成,这大概是本作最成功之处了。

推荐度:3.0星


No.2《无人机侦探》——早坂吝

“(虽然理论上是这样,但求援这种事一定要争分夺秒。就算机会很渺茫我也要试试。)

‘不行,我不想失去你。’

(他们可是活生生的人类啊!我只是架无人机而已,就算坠毁也……)

‘不准说‘只是架无人机’这种话!’”

阅读体验意外地还行,因为真的很欢乐。主角是一个身材矮小到可以抓着无人机飞来飞去破案的侦探,还把身边的小无人机取名叫“海拉”、“耶梦加得”之类的名字当成鸟跟它们对话,这都什么玩意?……先别急,主角是出场人物里面最正常的一个。实际上全员都是究极中二病+重度精神病,论脑残程度只能说各有各的惊世骇俗……

总之没有足够的耻度是读不完这本书的,既然如此干嘛还较真呢,就放飞自我当搞笑故事来看嘛,评价起来是确实拉胯但又好看的一本书。其实这回早坂吝老师反倒是在角色塑造和情节推进方面做得不错,虽然没一个正常人,但角色互相之间的羁绊和秘密,小心思和互动真实且吸引人,甚至认真写可以往社会派方向好好写个爱恨情仇大戏,可惜还是全员沦为工具人。整个暴风雪山庄连环杀人,包括无人机侦探这个最大的噱头,都是服务于早坂吝那一个xx脑洞——这样的叙诡确实不可能有人猜到,但得知真相的读者大概率不会觉得惊叹,而是想狠狠地给作者来上一拳233……

推荐度:2.5星


No.3《中国侦探:罗师福》——(清)南风亭长 / 华斯比整理

“‘你老兄的话,真个一些也不错,你们没有听过前任元和县周大老爷的故事么?也因为眼光不尖,办了几件杀杀辣辣的案子,他自以为我尽吾心罢了。岂知现在的时势,不比从前,就是包龙图、施不全活在今日,也须依着‘从他门下过,安得不低头’的十字口诀行事,要是稍存些天良,顾些民艰,那就糟了糕了。’”

货真价实清朝人写的推理小说,比民国时期的“霍桑探长”系列还要早,所谓“罗师福”就是“取师事福尔摩斯之意”。非常宝贵的作品,华斯比整理的这套近现代国产侦探小说拾遗系列绝对是绝大的贡献。别看年代这么古早,里面各种枪械、子弹分析,X光、显微镜工具运用,完完全全就是现代侦探破案的手法,而且本身也属于用白话文写作的“新小说”。可谓是完美地将中国古典公案小说与现代推理作品结合了起来。故事情节也挺吸引人的,虽然就是照仿福尔摩斯与华生的探案模式,但又不失中华古典小说韵味,随书还附有50幅绣像插图,实属不可多得的收藏品(可惜只有两个故事,而且第二个故事缺失了结局)。

推荐度:4.5星


No.4《甜蜜之家》——殳俏

“‘我的工作已经做完了,这房子里都是相亲相爱的人,爱产生了最大的魔。如果你们互相不给彼此松绑,那你们永远都是彼此的魔。’

我端着盘子,站在楼梯口,心想:‘都是些套话。都什么时候了,还说些套话。’”

就是之前那部被疯狂吐槽的电影《秘密访客》的非同名小说,读完感觉浪费了半个小时的生命。小说比电影还要混乱,屎粑粑一样的阅读体验,对比前面的无人机这就叫全员神经病而且还不讨喜。悬疑惊悚推理哪个都不沾边,因为最大的秘密本身就欠说服力。电影剧情再烂好歹还带点视听语言,结果小说也烂得旗鼓相当,电影口碑都这样了还出小说真能卖出去吗……全书最有艺术价值的是张子枫贡献的那几页插图。

推荐度:0.0星


No.5《捏造——福冈“杀人教师”事件的真相》——福田真澄

“南谷与上村调查了一下这个‘肮脏的血液’的出处,发现竟然源自《哈利波特》。大概从2000年开始,《哈利波特》风靡全球,‘肮脏的血液’这个词频繁地出现在相关书籍和电影中,在孩子们中也颇为流行。”

又是一本非虚构类作品,比起清水洁那看得让人热血沸腾的翻盘故事,本书治疗低血压的疗效爆表。开头看到教师虐童的描述已经高血压了,后面的反转更是让人破防。互联网时代这种集体狂热的“猎巫”事件只会越来越多,不仅仅是日本,国内发生的频率也不能再装看不见了,事后的逆转和平反真的不能弥补当事人经历的苦痛。

推荐度:3.0星


No.6《她的恐吓》——藤田宜永

“照片里的女人的确就是自己。

多年前萦绕自己的恐惧感再次席卷全身。”

一个发生命案的台风夜把一群藏着秘密的人的生活轨迹搅乱到了一起——贫困的女主角目睹公司老板当天鬼鬼祟祟的行踪,于是一番努力成功敲诈了老板2000万日元,可是到后面却发现老板根本不是凶手……一环扣一环,秘密越来越多,真相也越来越复杂,各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故事本身的悬疑感是非常能吸引人读下去的,但离成为一本佳作就毁在了结尾上——不说非要什么大团圆结局,但这种莫名其妙的好人就活该死翘翘,精致利己主义者犯罪之后屁事没有还远走高飞的走向真的看得人血压高……

推荐度:2.5


No.7《东京罪恶》——杰克·阿德尔斯坦

“曾几何时,我还确信自己是个好人”。这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只能说封面比内容好看。虽然是纪实文学,还是美国记者写的关于东京的犯罪故事,但完全不用期待什么经典硬汉派文学魅力+清水洁式的调查文学感染力。作为记者文笔真的很差,明明经历的是一线真实犯罪但读起来一点也不让人激动,本来可以很吸引人的题材写成了四平八稳的日记流水账,而且由于文化差异偏见私货还不少。只能说作为一本文学作品作者并没有把现实的残酷魅力很好地表现出来,反而充斥着无法代入的自我感动。

推荐度:3.0


No.8《侦探往事》——时晨

“‘可是房间里没找到蛇啊!’”

民国风发生在上海舞台的侦探群像。前半部分马戏团连环案件的诡计只能说脑洞不错,但可行性一个比一个扯淡;后半部分那个洋房案更是简单得离谱,却硬是让侦探们一个接一个地做出剧本杀级别的伪解答。甚至放到剧本杀里也就是一幕的体量带过去的多重解答,硬是凑满了下半本书……

不是不给国推面子,作为国内知名作者真的不能要求太低了,一本大长篇连个像样的核心诡计都没有。尤其是本书开头前言居然莫名其妙嘲讽只知道福尔摩斯的读者?地图炮说推崇福尔摩斯的人是“可怜的愚昧”,然后自己的质量就这?(何况马戏团案子还照抄了一个福尔摩斯经典诡计,上面引言放的这句话其实已经剧透了,这么拉胯的案子也没什么好藏的)……

推荐度:1.0星


No.9《真的了不起》——盖尔斯·摩尔

“书中的每一个谜题你都可以自己解决,你可以在闲暇时阅读或思考,这些谜题并没有讲述完整、宏大的故事背景,更多的是为了记录那个我有幸称为朋友的人——夏洛克·福尔摩斯先生。”

小时候看过很多诸如“三分钟破奇案”之类的小合集,算是最早的推理小说启蒙了。现在回忆起来这类书都有个特点,那就是大量化用了很多经典推理作品里的诡计,把名作的大梗直接改编成小故事谜题。这么做的好处是让一批小孩子很早就接触了那些精妙无比的脑洞诡计,坏处就是长大以后补名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越读越熟悉的情况——“这个手法我是不是小时候看过?”“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是那个吧”……没想到现在还能看到这类书,真是非常怀念。130个案子,体量基本就是一页一个,非常轻松紧凑。只是少有小时候那种推理名作改编化用的诡计了,大部分都是一些纯粹锻炼思维的谜题甚至数学题,买来给小孩子锻炼思维还是不错的。

只是数量多质量也层次不齐,里面有些题目是英文背景知识甚至就是字谜,国内小朋友肯定猜不出;还有不少纯凑数的谜题更是看得人哭笑不得,比如这个——某个美国人从家乡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前往巴黎,主要靠徒步的方式只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这怎么可能做到?嗯……猜猜真相是什么?

“因为他徒步的目的地是德克萨斯州的巴黎,而不是法国的巴黎。”

我*&x%¥#@)*¥…这个梗有几个人知道……

推荐度:2.0


No.10《拉普拉斯的魔女》——东野圭吾

“‘就是啊’武尾舔了舔嘴唇,‘这个世界的未来,到底怎么样?’

圆华没有回答,她陷入了沉默。武尾好奇地回头看着她。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摇着头说:‘我跟你说,还是不知道比较幸福。’”

我跟你说,还是不看这本书比较幸福……从封面的宣传语开始就很想吐槽了,“毫无犯罪痕迹。”X“少见人为可能。”——可大哥你就是个科幻设定的小说啊,都有超能力了,案件的所谓“找不出犯罪痕迹、不可能是人为”还算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点嘛……畅销君出道30周年纪念作它来了。其实东野圭吾不是完全不懂科幻,《变身》就写得还不错。本书里面那个关于原子和庙会人流的举例,也看得出来东野对于一些科学设定自己是有成概念的理解的。但他就是放着“拉普拉斯妖”这么好的一个概念写歪了,看完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拿手的温情和人性,超能力完全没挖掘出来。要么严肃起来写真科幻,要么好好弄个设定系推理,阿西莫夫和白井智之总可以学一个嘛……

推荐度:2.0星


No.11《侦探AI》——早坂吝

“人类不会做出这种推理,这是人工智能才会做出的推理。如果道德观念能像数值一样加以控制,这样的话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杀人了吗?这真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推理。”

之前介绍过的AI系列第一本,由于是全新系列作品的开端,所以花了不少篇幅来铺垫和介绍世界观设定,案件本身比较一般。每个案子确实都用到了大量人工智能和科幻梗,甚至诡计也很符合人工智能思考的推理方向,有趣但无法留下深刻印象。总体来看还是轻小说而非严肃科幻那一类,尤其反派的设定还是过于中二了点。

推荐度:2.5


No.12《夏洛克·福尔摩斯的科学》——E. J. 瓦格纳

“他告诉我们,科学提供的不是简单的答案,而是能推导出答案的缜密的提问方法。福尔摩斯的形象代表了人类理性,并且经过了友谊这份天赋的调和。(他可能声称自己只有理性,但他在对《三个同姓人》中的反派说话时,暴露出强烈的情感内核:‘如果你杀了华生,就别想活着离开这间屋子。’)”

作者瓦格纳是位正儿八经的犯罪学大师,同时在《埃勒里•奎因悬疑杂志》和《柳叶刀》上都发表过作品,这意味着其本人是真的对于侦探作品和法医学都很专业。这本书以经典福尔摩斯作品为脉络,细致又深入浅出地科普了大量犯罪学相关的知识——从如何检查尸体并判断死因死亡时间到怎么易容和伪造伤口;从过时的检测手法曾经冤枉了多少被控杀婴罪的母亲,到英格兰的验尸官是怎样在很长时间里甚至完全不具备医学知识,而是纯粹的政治官员……虽然不是小说,但是拿下爱伦·坡奖实至名归,对真实破案和犯罪学历史感兴趣的人非常推荐阅读。

推荐度:4.0


No.13《小丑的追魂曲》——绫辻行人

“孩子们大声喊着,像在唱歌一样。‘——笑啦!’

翔二觉得很不可思议,对于周遭的风景,现在已经没了‘异国’的感觉。他眯起眼睛看着玩得忘记时间的孩子们。

(地藏菩萨,笑啦……)”

跟《魔女的诅咒》一样的毛病,零食老师这个系列是真的想走神经病文学路线嘛,为什么非得满页满页带括号的心理描写啊……还是那种乱七八糟的精神病呓语一般的叙事,什么小丑啊地藏菩萨啊搞得贼吓人,到最后都是神经病发作。但相比“魔女”这本的故事还是可以看的,有完整的悬念和反转,而且包含一个很能骗到人的“那个”诡计(别看是新书,原作是几十年前的了,当时这样的诡计绝对是足够超前和震撼的)。

推荐度:2.5


No.14《动物城2333》——王小和 / 禾午

“爱丽丝欺骗了所有动物,但她更想拯救这个世界。”

一本国产作品,带着低预期读完发现还不错,没有评价的那么差。以动物拟人作为世界观,还是罕见的剧本杀改编而成的小说。可问题也就来了,剧本杀最大的优势,由玩家自由发挥的交流搜证环节没有了,变成了跟着小说里侦探思路走的固定线性叙事,这直接导致前期大部分内容比较无聊。最后的核心诡计倒是让人眼前一亮,充分利用到了动物的设定——然而却有一个近乎于作弊的雷点,这也是本书的主要差评原因。

个人意见设定系也有设定系的规矩,甚至某种程度上应该更加讲究逻辑的严谨性,因为你已经引入了超现实的条件,就更应该在公平性方面谨慎一些。这个分尸案的真相是一个很精彩的点子,但是根据已有的设定读者根本不可能推理出真相。本身动物拟人的设定真的不够编出精彩的诡计吗?非要到最后突然冒出来一个“这个”和一个“那个”……读者不骂街就怪了,扣分也集中在这个点上。

推荐度:3.0星


No.15《没有钥匙的梦》——辻村深月

“夏日,在如今已成空屋的律子家面前的水田嗅到的泥土气味,忽然掠过鼻头又消失。”

作为辻村阿姨的脑残粉读这本也给看破防了……阅读体验简直让人生理不适。招牌式的治愈荡然无存,说暗黑现实主题吧,相信无论男女无关性别,没几个人会跟故事里的那些主角共情,都是一群什么三观崩坏的神经病。不要看,看了会变得不幸。

推荐度:0.5


No.16《加勒比海之谜》——阿加莎·克里斯蒂

“拉斐尔先生盯着她看了好久,然后突然放声大笑起来。

‘你还真有胆量!’他说,‘你可不像是你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个温和而肤浅的老太太,对吧?所以说你真的觉得我是个杀人凶手喽?’

‘不,’马普尔小姐说,‘我觉得不是。’

‘为什么呢?’

‘呃,说真的,我认为恰好是因为您有头脑。有头脑,您就可以得到您想要的绝大多数东西,而不必依靠谋杀。谋杀是很愚蠢的事情。’”

马普尔小姐来到加勒比海度假,一个少校给她讲述了一起离奇的谋杀案,然后问想不想看凶手的照片,可他正要把照片递过来的时候突然又反悔了。第二天马普尔小姐再想去看照片,发现少校挂了……凶手比较好猜案件也比较简单,主要看点在于这次是马普尔小姐自己有CP了,遇上了个嘴炮哥拉斐尔先生,自己戏份很多跟对方的互动也很有趣。

推荐度:3.0


No.17《无名之町》——东野圭吾

“动机?动机不明也没什么。推理作品中的侦探的确常常从作案动机入手来寻找真凶,但现实中的警察根本不在意这些。只要通过科学的搜证抓到凶手,动机什么的就让凶手本人去慢慢解释就好。”

畅销君去年上市的疫情时代背景新作,也是全新侦探形象神尾魔术师的出道作。只能说神尾侦探的形象还行,可是案子本身实在太拉胯了,甚至都不存在诡计。既然是一个全新的系列开端,还是魔术师侦探这样充满噱头的设定,畅销君就那么舍不得给他安排一个稍微华丽精彩点的出道案件嘛……讲故事的能力一如既往地优秀,接地气的疫情时代背景也很有代入感。但是看完整本书对案子毫无印象,侦探的立足之本还是谜题啊——案件不吸引人,塑造得再花里胡哨的什么所谓魔术师侦探也难让人记住。

推荐度:2.0星


No.18《绞首塔之馆》——加贺美雅之

“‘——也就是说,那位叫做马诺利斯克的男人,用自己的灵魂前往三十英里之外的地方杀人。虽然成功杀死了对方,却被濒死的被害者——古德费洛斯击中了灵魂。而那枚子弹头穿越了三十英里的空间,在众目睽睽之下击中了马诺利斯克肉体的胸部——?’

‘没错,现场情况正如你所说的那样。这两个男人,跨越了三十英里的距离和空间,完成了一场惨烈的互相残杀——’”

久闻大名的短篇作,华丽至极的谜面——一个声称通灵者的人,穿上盔甲绑在椅子上关在房间里,然后在五个人的轮流监视下,刺死了三十英里外的另一个人。这还没完,众人解开盔甲才发现通灵者自己也中了一枪死掉了,子弹正是由那个被害者手里的手枪发射的,而盔甲上甚至完全没有弹痕,就好像是灵魂在对方家里被打中了所以这边的肉体上自动受伤一样……

现在来看有一定阅读量的读者不难看出诡计,其实就是对卡尔某篇名作的致敬,而且更加明显,至于凶手更是写在脸上。其中某个杀人手法和一些细节可能不太具备现实可行性,但整体而言是个精彩的物理诡计。更难能可贵的是完整的解读和推理,犯人是谁、证据是什么、怎么做到的、全部流程如何实现——这些都有非常细致扎实的推理,一丝不苟,环环相扣。这才是正统本格该有的样子,不是拍脑袋想出一个点子就完事,一次完整的犯罪不是告诉你用了一个诡计就够了,而是要塑造一个完整可行的作案与破案流程。而且单个诡计该是短篇的体量就老老实实写成短篇,没有多水字数灌成那种让人失望的长篇小说,这点真的值得很多作者学习。

推荐度:3.5


No.19《埋骨场不会言说》——市川忧人

“涟听一位U国朋友说过,U国的开拓史,亦是对原住民进行掠夺、虐杀与奴役的历史。如今人们理所当然地宣扬着种族平等的理念,但理想与现实终归有差距,特别是对原住民,U国人在心存愧疚的同时,却又总是带着几分轻蔑。”

市川忧人的“不会”系列,但是这次变成了短篇集。主要是玛利亚和九条涟二人组各自经历的案件和刚合作时的第一案,最后完美衔接到水母船案。这个系列本来已经形成了标志性的双线叙事+叙诡,不知道为什么又不继续了,这本更像是补全设定的番外。标题作是最差的,两人从前各自经历的那两个案子最佳,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诡计(电话线的手法不错);而且叙诡传统也算保留了下来,几乎每个短篇都有。但还是老毛病,这个系列为什么一定要日本人写个充满违和感的美利坚背景,一堆脑补式的西方人对话,还U国U国的看得人头大……也就上面这段开涮美帝的话印象深刻,看过其他作品、喜欢二人组人设的可以补。

推荐度:2.5


No.20《AKB48杀人事件》——青山刚昌

“与优子那个时候不同,如果不马上阻止就晚了!

‘CG’是麻友友的昵称,‘KORISU’是优子的…然后最后…Reborn‘蝴蝶结’…蝴蝶结!AKB里说到‘蝴蝶结’的话……!

让麻友友的血尽可能地溅出来,也溅到了高桥南身上。而Takamina总是独自一个人洗澡…所以去洗掉麻友友血迹的时候也一定是…那时才是杀害她的机会!”

私货环节(੭ˊᵕˋ)੭。无意中翻出来重温,还是那么令人享受,毕竟这本可是当年开闭和柯南都双双巅峰的时候跟青山老贼的合作,不过是漫画书(就是要漫画才更带感嘛)。选拔全员去小岛上的豪宅里拍摄外景,然后发生经典暴风雪山庄连环杀人事件,被名侦探前田敦子华丽解决。案件不重要,就是真·柯南作者写的柯南连载篇水平。但故事真的太有爱了,纯纯地甜到齁。原案秋元康和青山刚昌两个老贼但凡缺了一位,都写不出这么恶趣味还有梗的故事,最后还有双厨狂喜的彩蛋……简直就像狂欢一样,粉丝必入的收藏级神物。

推荐度:5.0星(个人向)



下期预告:Pia戏or推理?——不再有“杀”的“剧本杀”创作思路


【推理入门·番外04】近期新阅or重温作品盘点——国推之间亦有差距(੭ˊᵕˋ)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