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聚氨酯亲水基团的含量和性能的关系
对于水性聚氨酯树脂来说,一般亲水基团越多,聚合物分子链的亲水性越强,在水中越容易分散,粒径越细。当亲水基团达到一定含量,聚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形成水溶液。 对于离子型水性聚氨酯,随着离子基团含量的增加,一般来说,对乳液的性质有以下影响:乳液的平均粒径变小,乳液的点位增加,乳液稳定性增加,甚至形成水溶液;在乳液微粒表面的电荷增加,对水中反离子的吸附力也增强,形成的扩散双电层的排斥力增大,使乳液的粘度增大;成膜后的耐水性降低,甚至溶于水。 反之,若在聚氨酯分子链中引入的离子基团不足,则乳化困难,乳化所得的乳液粒径较大,容易沉淀,则储存稳定性差。 合成水性聚氨酯,对于离子基团或其他亲水基团(链段),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在能乳化成粒径微细而均匀的稳定乳液前提下,应控制亲水基团的含量越少越好。但亲水基团含量以多少为宜,没有统一的结论。对于不同的原料体系、不同的乳化设备,有不同的研究结果。一般认为固体成分中羧基的质量分数宜在1%以上,例如1%-1.5%,但有低于该范围而得到稳定乳液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