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辩才无碍

2023-02-27 13:18 作者:京视网  | 我要投稿

按:《诗说中国》是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风貌,融文史哲于一体,显精气神于一言,唯愿广大青少年通过诵读后烙印于心,得圣贤精神滋养、贯通中华文脉、鼓舞华夏儿女大步前行,慎终追远以继往开来,与古今贤哲一道,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此诗由国画家陈超群绘制《辩才无碍晏子像》诗意图。本文选自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义三百图》,由著名文化学者张红星教授注解。全书365篇内容将陆续发布,每幅图之命名均为相关成语。

癸未岁论晏子七律

亮节高标贯始终,出言不与众人同。

折冲樽俎彰才智,治国齐家有古风。

四大五常真巨子,二桃一语杀三雄。

功勋炳赫虽名世,怎似尼山万代崇。

张红星教授注:

亮节:高尚的节操。唐·白居易《与仕明诏》: “褒德念功,故进封以示宠;忠诚亮节,宜因实而锡名。”

高标:比喻出类拔萃的人。唐·卢照邻《还京赠别》诗:“戏凫分断岸,归骑别高标。”唐·张九龄《谢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状‧御批》:“卿学府高标,士林贞干。”

折冲樽俎:汉语成语。谓不用武力而在酒宴谈判中制敌取胜。语本《战国策‧齐策五》:“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禽将户内,拔城于尊俎之间, 折冲席上者也。”晋·张协《杂诗》之七:“何必操干戈,堂上有奇兵,折冲樽俎间,制胜在两楹。”隋·王通《中说‧王道》:“通闻迩者悦, 远者来,折冲樽俎可矣,何必临边。”《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元年》:“庆历初,刘六符来, 执政不能折冲樽俎, 只烦一介之使, 坐致二十万物。 匮膏血以奉外敌。”亦作“ 折冲尊俎 ”。 元·钱应庚《春草碧‧次韵酬復孺》词:“折冲尊俎谈兵略,还记五湖船,烟波约。”

四大:古称大功、大名、大德、大权为四大。 《晋书‧忠义传‧王豹》:“明公挟大功,抱大名,怀大德,执大权,此四大者,域中所不能容。”

五常:儒家五种伦常道德, 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书‧泰誓下》:“今商王受,狎侮五常。”孔颖达疏:“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人之常行。”

巨子:墨家对其学派有重大成就者的尊称。《庄子‧天下》:“南方之墨者……以巨子为圣人,皆愿为之尸。”陆德明释文:“巨子,向崔本作鉅,向云:‘墨家号其道理成者为巨子,若儒家之硕儒。 ’”后引申为对某一方面权威人物的泛称。严复《译<天演论>自序》:“然亦有一、二巨子,訑然谓彼之所精,不外象数形下之末;彼之所务,不越功利之间。”

炳赫:谓明显突出。明·胡应麟《诗薮‧国朝下》:“中原自李何辈先达,高子业以沖远继之。嗣是作者,虽篇什间存,终非炳赫。”

名世:名显于世。《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朱熹集注:“名世,谓其人德业闻望,可名于一世者。”宋·陆游《书愤》诗:“《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明·叶盛 《水东日记‧张夏各推所长》:“两人竟各以所长名世。”

尼山:代指孔子。清·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昔尼山奥旨,传在经师。”《四库全书总目‧子部一‧儒家类序》:“王通教授河 汾,始摹拟尼山,递相标榜,此亦世变之渐矣。”清·曾国藩《圣哲画像记》:“而宋之贤者,以为可跻之尼山之次。”

来源:光明网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辩才无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