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明文登四君子之林洙: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君子典范!

2022-05-20 09:44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林洙,字孔源,文登人。他自幼聪敏,又极其好强。虽家贫如洗,但嗜书如命,因此每晚读书得耗费不少灯油。懂事的他为了给家庭节省开支,计上心来,白天拾来不少柴火,晚上点着柴火,既能取暖,又能让他在火光的映照下读书。就这么夜以继日,他逐渐学识渊博,诗文俱佳,于1543年中举,嘉靖二十三年(1544)考中二甲第四名进士,创文登人殿试的最高名次。

林洙的才华在他的代表作《孝感集咏》中可见一斑。这本书记录了明代文登的孝子孙鹏的事迹。在将父母赡养至老后,孙鹏悲痛欲绝,不离坟茔,于是就在父母的坟旁搭建了一间简易的茅草屋,直到守孝满五年。这个故事在当时被传为佳话。文登知县王允言将此事上报朝廷,皇帝给予表彰。

编辑

为了发扬这种忠孝思想,知县王允言与当时的文登才子林洙都为他撰写文章,并请画家绘图,综汇成书,即《孝感集咏》。林洙受命书写序言《叙〈孝感集咏〉前》,洋洋洒洒,1000多字,交代成书缘由,并将此尽孝之举广告天下。

除了序言外,林洙还留下两首与此有关的七言律诗:

老见麻衣已二毛,思亲犹任筑坟劳。

云山堆里号枯柏,荆棘丛中叹蓼蒿。

一点孝心金石凛,五年方节古今高。

顾君土篑牢收留。住与儿孙世世挑。

荒园孤冢空岗恋,不上高山不见难。

几杵筑成千丈恨,两筐挑尽一生寒。

道冲趾印今还在,泪洒茅痕尚未干。

千古纲常都此植,世人莫作土堆看。

编辑

林洙不仅才华出众,人格也绝对一流。林洙任户部主事时,正赶上边关战事不断,为了鼓舞士气,皇帝犒赏三军,让户部筹备银两以慰将士。林洙的职位在当时是个肥缺,若他如以往的官员那样,将银两划拨自己囊中,也根本无人知晓。他却将所有的财物一一登记造册,然后按照名额对应发放,不曾有丝毫贪污。他的廉明之举,让朝廷中的大臣与边关将士都钦佩不已。

后来,朝廷又派他去清江浦督办运粮。之前经商的人们,为了赢得更大的利益,不惜筹备巨款贿赂新任的督抚。可是在林洙这里却碰了壁。林洙不仅一毫不取,而且查禁此风。淮河一带德商贾官员无不为之赞叹。

由于自身的廉明,林洙被升任为户部员外郎,受朝廷委派要征收十库的物料。有人趁机求他多入物料,被他严词拒绝。他坚持不收好处,不讲人情,按章办事。

编辑

由于他的秉德浩然,又升任为户部郎中。虽然他的官职始终没超过五品,却一直废寝忘食,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也正是由于他的过于忘我,最后导致积劳成疾,不幸卒于任上。

当他的灵柩被运回老家时,大家才发觉,除了棺木之外,竟再无一物,不由钦佩敬仰。林洙的两袖清风,颇符合君子之道,他也因此成为封建时期廉明自律的知识分子的典范。


大明文登四君子之林洙: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君子典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