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拨开减碳迷雾:关乎未来五十年普通人的生活!

绿色低碳生活 VS 幸福美好生活
这两个概念,单独拎出来,哪一个都是无比正确的,可是,两者放到一起,就是针尖对麦芒、无比矛盾的。
劳苦大众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想要住大房子、开好车,没事儿出去旅个游、吃顿好吃的,这有错吗?没错呀。
可是,想要住大房子,就得先盖房子,各种工程能耗就上来了,人人都开车,碳排放能少得了吗?出门旅游,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碳排放会不增多?
几十年前,微软提倡无纸化办公,说有了电脑office,未来将会大大降低对纸的消耗。可结果怎么样呢?纸张消耗不但没减少,反而大大增加了。
这么说吧,如果哪一项低碳技术被大规模应用,单项活动的碳排放或许会减少,但整体碳排放总量反而可能会大大增加。
就拿电动汽车来说,我们假如单量电动汽车的碳排放比燃油车少,可如果街道上跑的电动车数量是原来燃油车的10倍、20倍的时候,还能说减少碳排放了吗?
肯定有人会理想化地说:能不能找到两全其美的方法,既低碳环保,又幸福美好?
这是想鱼和熊掌兼而得之。
很可惜,我认为不太可能。
我们要么选择低碳生活,要么选择碳排放较高的富裕生活。某种程度而言:
低碳生活 = 贫穷生活
我知道,大多数人都不会为了低碳环保而选择降低生活质量的,他们一定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攻击环保政策,看看大家如何评价瑞典环保少女就知道了。
然而,大多数人支持的事情,不见得是正确的。《三体》当中的章北海、维德,思想观点与大众的想法是相左的。大多数人都反对逃亡主义,但章北海、维德却是坚定的逃亡主义者,他们的出发点也是为了保存人类文明的延续。
当然,如果我们不选择“深绿”环保主义者的观点。我们可以选择李白的观点:今朝有酒今朝醉!
我们就是要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至于这种生活到底能持续多长时间,不管。
我知道,我们都希望人类文明能够永远延续下去。但是,你们不觉得这太痴心妄想了吗?太贪了吧?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何必呢?
翻看地球生物演化史,各种生物兴盛一段时间就逐渐消失在了历史当中。我们人类又何德何能,期望能够永生呢?
既然人类文明肯定是要灭亡的,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好好享受当下幸福美好的生活呢?
换句话说:我们死后,哪管他恶浪滔天。
不是我们不管,是我们管不了。
人类文明也像一个熵增系统,碳排放只会逐渐增多,不太可能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