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第一期

2021-12-02 07:55 作者:舍得低碳频道  | 我要投稿

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会和大家分享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的相关内容,一共有16期,每期1-2个业内专家关于磷酸铁锂相关内容的问答。


大纲如下:


第一期:

Q1:怎么看明年磷酸铁锂的供需?

Q2:磷化工和钛白粉企业转型做铁锂,怎么看技术差异?


第二期:

Q3:目前碳酸锂库存如何?

Q4:电碳、工碳可以用于做铁锂吗?


第三期:

Q5:工碳和电碳掺杂比是多少?

Q6:电池新规要求180瓦时每千克,如果做到180对磷酸铁锂正极厂会有什么影响?


第四期:

Q7:如果要往180的方向努力,集成的点在哪里?对正极厂商成本有什么压力?

Q8:对于磷酸铁锂正极产业链,明年上游什么材料制约最大?


第五期:

Q9:跨界的化工企业的技术以及扩产节奏有了解吗?

Q10:磷酸铁技术难度主要体现在什么技术参数或者是因为什么有质量上的区别?


第六期:

Q11:将能量密度提到180,是会对原材料标准要求更高,还是会更多的正极材料?

Q12:从纯工艺技术上来说是做到磷酸铁更难还是做到磷酸铁锂更难?


第七期:

Q13:固相法、氨法、钠法做出来的品质或者是考验的工艺有很明显的区别吗?

Q14:净化磷酸和工业一氨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么?


第八期:

Q15:明年一季度产能是最紧的季度,这个主要是缺磷酸铁,还是磷酸铁锂的产能也缺?

Q16:现在磷酸铁在扩产,磷酸铁锂也在扩,从投产节奏来看那个环节会更快出来?


第九期:

Q17:磷酸铁锂扩产的瓶颈除了正常的产能建设周期9个月,能评、环评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Q18:磷化工这边呢?


第十期:

Q19:上游磷酸铁产能释放会集中在什么时候投产?

Q20:这种释放就是验证磷酸铁只需要正极厂验证就可以了,电池厂并不太管这些工作?


第十一期:

Q21:很多头部的三元正极厂都干铁锂壁垒以及投资门槛没有那么高,如果三元进入场您怎么看?大客户自己下场怎么看?

Q22:咱们跟大客户的定价是按什么方式算?


第十二期:

Q23:一年几十万吨的量,碳酸锂的保供是大客户跟上游锂盐厂谈好,还是自己解决原材料的问题?

Q24:明年碳酸锂比较紧,明年下旬正极材料厂扩产以后,是不是买不到碳酸锂?新进入的产能是不是存在无效产能?


第十三期:

Q25:大客户跟没有控股的碳酸锂公司会不会锁定价格?

Q26:磷酸铁锂正极有80、90%的性能集中在磷酸铁,您和化工厂一起做好于自己做,好于化工厂单独自己做?


第十四期:

Q27:自己做磷酸铁和专门做磷酸铁,瓶颈在哪?

Q28:草酸亚铁竞争力强不强?


第十五期:

Q29:草酸亚铁虽然便宜,但实际是不是面临问题?

Q30:能量密度做到180成本会上升10-20个点,这个有成本下降的空间吗?


第十六期:

Q31:磷酸锰铁锂目前成本多少?


今天先分享第一期:


Q1:怎么看明年磷酸铁锂的供需?哪个季度觉得供需最紧张?

A:明年年底之前还是供不应求,上半年尤其Q1可能供需最紧张。之前基于动力市场判断明年磷酸铁锂供需情况还是处于供不应求。但是如果产能都能扩出来,明年年底之前供需可能会接近平衡。如果后期跨界企业、同行产能达成后,明年年底或者是后年会出现供需关系的变化。

 

Q2:磷化工和钛白粉企业转型做铁锂,怎么看技术差异?

A:差异很大,产品还需6-9个月认证时间。很多磷化工企业都是基于做磷酸铁的路线来做铁锂,铁锂及铁锂正极材料在及时前驱体完成后还需6-9个月的审核时间。基于以上原因以及产能爬坡,可能明年年底都很难出通过客户审核的成品,量产难度大。


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第一期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二期的内容:

Q3:目前碳酸锂库存如何?

Q4:电碳、工碳可以用于做铁锂吗?



快车通道:

怎样学习碳领域的相关知识?

CCER 项目减排效益测算系列汇总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
中国碳市场
碳中和
碳交易
碳资产
碳计量
碳排放
林业碳汇
绿色金融
CCER
ESG
CCUS
锂电池


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第一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