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情书》——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023-06-18 15:56 作者:掠越  | 我要投稿

从没有接触过原作小说,也并没有看过什么相关的剧情简介或者概要,很多人或许跟我一样,在初看这部作品时会有些茫然,甚至是产生了许多误解。

就像初看秋叶与博子的那一段吻戏时确实令我感到不适,但看着看着才又找回男树已经去世两年了的细节,重刷时也发现这件事早已在开头提及;

抑或是最初对于博子和女树的脸盲,因此也脑补或误解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还有本片的叙述方式,故事开始可谓是迷雾重重,但随着情节的缓慢展开,一封封信件就像是一把把钥匙一样,为我们解开了一道道谜,同时也带着我们经历了一遍男女树青春朦胧的过去。

而当故事结束,解开的已经不完全是我们心头的迷了,还有博子的心结;不是仅仅只有我们才看到了男女树的青春情结,女树也通过博子为她带来的这次机会得以重新回顾,整理与男树的记忆,从而收到了这封穿越可能有十年之久的情书。

多年以后回首才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藏在了男树所借的书名中——《追忆似水年华》

我在观影看到这里时,也不禁想到了李商隐的那首千百年来费人解的《锦瑟》,最后一句真的是无比的契合: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重新回到这部作品,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其情节跌宕的同时又不失其完整人物形象塑造上的鲜明丰富以及在细节上的仔细处理

情书的故事双线展开,一边是男树去世两年后仍放不下他的博子,另一边则是因误会收到博子信件的女树。值得注意的是,秋叶也是情节能够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推手。

深爱着博子,也忘不了男树,但秋叶并没有像女树那般沉浸在过去的世界中。他积极追求博子,努力鼓励博子走出去,不要再囿于过去的阴影魔障,正如第一段的吻戏后他对博子所说的:你也还自己自由吧

在我看来,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随着观影越来越喜欢秋叶的原因。重视兄弟情谊,做事也不畏手畏脚,无论是主动提出去小樽见见女树,还是想带博子重返雪山,他都只希望自己眼前这位深爱的女孩儿能甩掉过去,重新生活。

当然,秋叶做到了。

博子也终于做到了。

お元気ですか


其中在雪山喊话的情节中,还穿插有因感冒拖延而高烧住院的女树部分,此时在病床上的她,也正回味着博子写给男树的第一封信。

藤井树亲启

你好吗

我很好

渡边博子

这一段博子与女树的穿插像是对话,像是回应,更是两人生死的释怀与慷慨

在我看来,博子的第一封信件中的“我很好”可能只是自己代男树的一个回复,因为她心里清楚的知道这封信件是无法送达给男树的,更是无法得到男树的回应的,她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某种安慰。

而在最后雪山喊话中博子发泄出自己的全部感情,向群山一遍遍喊出的“我很好”可能终于指的是博子自己了。是的,这终于成了博子自己的心声。是对男树的告别,也是对过去的自己的告别。

对于女树,此时的她同样对生死有了新的理解。

已故的父亲、甚至是山上雪地中冻死的蜻蜓,都深深刻在女树的脑海中。或许她自己是不自知的,正如同对于男树的感情一般,在某一天定会因什么而重新想起。

此刻,这些种种则穿插在一起,与博子的第一封信相碰撞。


女树回味着,然后看向了身旁操劳一晚的妈妈与同样躺在病床上打着鼾的爷爷。

在我眼中,女树在病床上看到的是生的希望,是眼下珍惜的人,是活下去的理由。


在故事的最后,又以一个耐人寻味的倒叙结束。

突然来探望自己的孩子们递给女树的,正是男树当年借走的那本《追忆似水年华》,女树一愕,在孩子们的提醒下,女树终于看到了一直藏在借书卡背后而自己又久久未能发现的画像。

所有的一切,所有无言纯朴的情感,都在此刻迸发与被理解,跨越了十年之久的情书,终于得以传达。

渡边博子亲启

实在太羞人,

这封信还是不寄了。

带着些许的伤感与遗憾,故事在此也戛然而止了。


仅凭这些,作为一部作品来说,好像已经足够优秀了,但是,成就情书的,不仅仅只有故事,还有我最初提到的人物与细节


首先便是那首被吟诵始终的松田圣子的蓝色珊瑚礁是秋叶出场时便唱着的,而当我们看到雪山的那段情节时才知晓,这也是男树生前最后所歌唱着的。这才明白了秋叶对于挚友的珍重与思念,这份充满敬重的思念并不输于博子。

秋叶也是个很深情的人呢

另一个便是男树很喜欢画画的细节,尤其是在背面!这个细节其实在故事开头就有所体现。而当我们看到故事结尾借书卡背面的女树画像时,是否也回想起了男树在女树英语试卷背面的涂鸦?

种种微小的细节堆叠,男主的性格也被淋漓尽致的体现——不善言辞,喜欢通过绘画或者其他隐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透过男树在借书卡上一遍又一遍的书写女主的名字,我们也可窥见一斑。


另外就是人物细腻的情感转变,这不仅使得一位位人物鲜明生动,也促就了这部作品含蓄内敛的特点。

最明显的一处是博子细腻地发现女树与自己的相似以及搞清了男树选择自己的原因。微小的察觉与心理转变却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走向。

还有一处是女树和妈妈在经历过住院事件后对待爷爷的态度转变。从一开始的不在乎与忽视,变成了后来的在乎与重视。虽然在表面上好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但所有的一切已藏于相处时的一言一行中。

妈妈最初强烈的搬家意愿甚至不愿考虑爷爷的感受,但经过这次的雪夜抢救,最后则选择留在在原来的家中。这其中并没有再多说什么,但妈妈的心中已然明白谁才是这个家中的灵魂人物。

女树则是从最初不把爷爷当回事儿,不愿向他分享什么,到最后也变得愿意向爷爷敞开心扉……

是的,这是一场有关于拯救的故事,有关于生死的故事;一场带有遗憾的故事,一场因爱而起、由爱结束的故事……

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留有遗憾,但我们仍要学会面对一切,热爱生活。

我很喜欢罗曼罗兰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

我们是否也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不自觉地驻足,或者在未来某一天的下午,回忆起过去?



很感谢你能够看到这里,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还望留下一个免费的点赞,谢谢!!

《情书》——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