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习笔记(25)——原理分析:图型法(1)

2023-07-29 23:37 作者:青芥芥芥芥  | 我要投稿

        在《纯》导论中已经论述,先验分析论包括概念分析与原理分析两个部分。概念分析与原理分析是不同的:概念分析主要谈论范畴、范畴表以及范畴的先验演绎;原理分析主要谈论图型法以及根据图型法得出的纯粹知性的原理体系。其中,纯粹知性的原理体系就是谈论先验自我统觉利用范畴为自然界具体立了哪些法,即人为自然界立法的具体法规。


        在展开图型法之前先谈论原理分析是什么。人为自然界立法的目的是为了下判断,康德认为一切知识都是判断的形式,判断依托于概念,纯粹的概念就是范畴。原理分析就是讨论概念和范畴在应用于经验对象时形成了哪些必须遵守的法规。一个概念在应用于一个对象之上时便形成了一条法规。运用概念时就要遵守这些法规,这一“遵守”是由概念本身的内涵决定的。这些法规便称为原理。在先验逻辑中,范畴论就是概念论,原理论就是判断论。原理分析就是解决如何做判断的问题,探究用概念做判断时有哪些原理。原理分析论也称为先验判断论。这也是解决自然科学的知识何以可能的最后一步。

        形式逻辑包括三环节:概念、判断、推理。前二者在前文已经详述,那么推理呢?在形式逻辑上,推理属于分析论,推理属于分析的理性;但是在先验逻辑中推理被赶到辩证论上去了。推理与概念、判断的区别在于,推理可以脱离经验,可以推出经验之外,而概念、判断离不开经验范围。推理的大前提是未经证明的,推理的目标是寻求大前提(三段论的大前提),因此推理在知识领域永远是未完成的,推理缺失绝对的必然性(在后面会详细讨论这一点),所以推理是很容易出错的。形式逻辑的推理被纳入消除幻相的逻辑——先验辩证论中讨论。


        人具备三种高级认识能力,即知性、理性、判断力。前两者在前文已有详细探讨,现在要讨论的就是判断力。有时候康德将判断力纳入理性、知性的范围,有时候又将其独立出来。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知性范畴之上还有判断力”这一问题。判断力就是对范畴加以运用的能力。判断力与知性的区别在于,知性是形成概念的理解力,即形成概念—抽象—提升的过程,判断力要探讨如何将范畴运用于具体经验对象之上的能力。

        康德认为,判断力是不可教授的,是主体在实践中锻炼提升的。康德甚至认为判断力的强弱是天生的。例如有些同学会考得高分,但是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关于判断力有天赋的影响在里面。判断力可以通过长期的实践锻炼提升。

        判断力是与知性、感性相连接的。知性与感性的来源是不同的,前者是先天的,后者是后天的,这就要求连接两者的中介既具有先天的自发性,又具有感性的直观性。这个中介就是图型,操作图型的方法就是图型法。

        图型,schematismus,拉丁文,本意为图表,也有翻译为图示、构架。“图型”沿用蓝公武译法,强调“型”,而非单纯的图表。型本身也具备示意性。


学习笔记(25)——原理分析:图型法(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