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国空军为何不直接用YF23作为6代机的母本?


实事求是的讲,如果超级大国空军现在把已经下马20年以上的YF23战机的整体设计重新捡起来,作为目前2大国正在激烈竞争的6代机中有人机的母本,其实是非常可行的计划。首先是因为以超级大国航空工业一线设计师们的现有水平,想拿出一款比YF23更亮眼的新设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还真不是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在埋汰他们。仅仅看看当今的2点就知道。比如下一代主力驱逐舰DDGX到现在也没有一张让五角大楼满意的效果图。没办法之下只能照抄055的主体设计。由于抄袭的太直接,让超级大国内部上上下下直接给骂了回去。不过2年之后超级大国海军能拿出来的还是那张老图。不是他们脸皮厚不怕骂,而是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外观方案。至于星座级护卫舰,干脆对本国设计师,

不再抱任何希望,直接交给了意大利的舰船设计师。问题是定标过程眼看都要过去5年了,星座级同样没有拿出一个让外界感到普遍满意的外观样板。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你不能拿舰船的设计类比一流战斗机。毕竟超级大国造船工业的整体没落有目共睹;而超级大国当今的航空工业特别是战机制造部门还没有那么不堪。没有那么不堪这个词,也暗示已经接近不堪了。看看B21不是同样是毫无新意吗?因此超级大国当今极有可能根本拿不出关于6代机任何石破天惊的超级方案;就算是整体平庸但是有一定突破性新意的方案同样拿不出来。重新启用YF23的方案其实反倒是最省事的。第二点,在于YF23的设计本身就非常超前,不敢说早早的认识到关于6代机的基本特征;起码说那是一种5.5代的设计;

还是不算过分的。YF23自始至终都强调高空高速、高举高打;而且配上F120变循环发动机可以轻易的飞到接近1.8马赫的超巡。如果这个方案用上当今推力更大的变循环发动机,那么超巡速度达到2马赫也不会奇怪。而采用变循环发动机实现2马赫的超巡本身就是6代机有人机的最核心指标。还有,6代机不再具备明显的垂直或者半垂直气动操纵面是另外一种共识。而YF23的尾翼的垂直度早就小于45度,因此这明显是一种特殊平尾而已经谈不上是绝对的垂直或半垂直气动操纵面;毕竟半垂直起码也得45度倾斜才算。可见YF23在这方面也早早提前达标,只需要稍微再优化一下就完全符合6代机标准。第三,YF23的多方向综合隐身能力都明显强于F22A,内油航程也远远超过,也符合6代机航程更大、

隐身作战能力更强的基本要求。那么超级大国空军为何到现在并没有重启YF23的意思呢?首先还是面子上拉不下来。YF23再好,也是30年前的设计。如果现在重启,必然会被全球笑话。其次,YF23是20世纪90年代诺斯罗普公司和麦道公司共同设计。这两家公司要么被其他公司吃掉,要么已经没落。如果当今的洛马或者某音再拿他人的设计当基础。岂不是暗示这2家的新生代飞机设计师都是吃干饭的?而事实最终会证明这批人实际上连干饭都没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