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男明星混成他这样,算是“白干”了

2023-01-28 18:52 作者:Vista看天下  | 我要投稿

李白的《侠客行》里有一种侠士: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李白当初写他们,兴许只是借他人故事、浇自己块垒。


但我怎么也没想到,这批人最近正悄悄混入各大国产剧,他们摇身一变,生长为了一种很新的老男人——


中年白干系演员”。



说白了,就是那种长得又很糙,却偏要跑来演戏圈掺合的演员。


结果戏都播完了,也没人认出他们。


不仅在国产剧里认不出来,甚至他还是个知名歌手——更白干了。


代表人物,以下这位成熟穿搭的小哥:



瞅瞅这西装革履下的小身板,这“妈嫌土”的尼龙袜配皮凉鞋。


他缩着个脖子坐在公园小板凳上,嘬了口酸奶。


不知道的,都以为是“京圈太子”董子健跑迷雾剧场飙演技来了。


结果呢,哥一个华丽丽大转身——


好家伙,费玉清。



啊不是,老舅!


对,就是那个“东北蒸汽波说唱的奠基人”、“AKA摇蛇界的郭富城”——


宝石Gem。


顶着个徐志胜同款三七刘海、舔着一脸松垮又腼腆的笑,和海清相亲时还局促地擦了擦手汗……


在风靡全网的电视剧《平原上的摩西》里(并没有),老舅董宝石,饰演男主董子健的父亲一枚。


成为了我的开年第一大震惊。



屏幕里几乎所有得知真相的观众都发出了难以置信的惊呼。


语气之诧异,如同看到了GAI在新东方当大厨。


“好啊,你也是个rapper?”



无声无息地裹挟在这波春节国产剧大乱斗中,很少有人知道,《平原上的摩西》还入围了柏林国际电影节剧集单元——是首部入围此单元的华语剧集。


不夸张地说,它就是这波春节国产剧大乱斗里的最大遗珠。


而宝石老舅,则是遗珠中的遗珠,彻底演活了一个看似吊儿郎当、实则灵活善于变通的东北老哥。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收看,《白干系之老舅版》。


这是和海清结婚时的老舅:


在婚礼上他喝到东倒西歪,脸上的两抹红晕演都演不出来。结果要给老丈人开门时,屁股用力一撅——嘿,愣是把门顶了开来。


看过《树先生》的观众都忍不住问,这哥们儿是吃了多少个王宝强啊。



吊儿郎当的样子,你都能想象到下一秒他到手了就要开始家暴的剧情。


结果呢,后一个镜头里,他又在给妻子的领导送礼,好让她调到更合适的岗位方便看书。


先回头看了看身后门开没开着,再快速揣出两大瓶茅台,然后不经意地走到了窗边。


既体现了一个社交王者的风范,又让人觉得他内心其实很细腻。



这是婚后幸福肥的老舅:


穿着个秋裤塞袜子里,跟个街溜子似的搁门口一站,热情招呼你去他家做客,“回去做甚,进来聊会儿”——


事实上他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还有当爹后的老舅,骑着自行车教训前座的儿子“真是叫花子吃不了夜饭”。


自己却腰间别了个钥匙、晃里晃荡地找门卫大爷打趣。


那德性,能让每一个“爹带大”的东北孩子吓一跳——


恍惚间以为看到了自己亲爹。




而我个人最喜欢的片段,是他后来在舞厅里孤独地穿梭,只身避开沉醉舞步的人群。


路边烧烤摊的昏黄灯光,打在他寂寥的脸上。


领口松垮的polo衫下微微隆起的啤酒肚随着呼吸一次次起伏,里面装满了一个东北男人表面水波不兴、底下满腹怅惘的中年。



无论年轻还是变老,他竟然都演得惟妙惟肖。


这一刻,试问还有几个人记得——


他是曾在《中国新说唱》的舞台上一身混子气息的饶舌歌手,宝石。



宝石老舅开始演戏,其实也就这两年的事。


查了下他上一次露相,还是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里搭档阿奇与阿成,演一个会rap的厨子。


当时黄渤就评价他,演起戏来有一种“邪魅的丝滑”。


只不过,另一边不明真相的观众仍在屏幕里提问:“这综艺这么有钱了吗,居然还请到了沙溢?”



你说二喜不够红吧,自打《野狼disco》红遍大江南北,这些年老舅在各大联欢晚会乃至春晚上也没少曝光。


歌唱了一年又一年,脸露了一场接一场。


谁成想到头来一上国产剧,很多人愣是没认出他。



从underground歌手,到underground演员,这步子迈的——


怎么讲,你老舅直接成了你舅姥爷。




事实上,老舅还只是“白干系”的代表之一。


作为演技宇宙里一个隐秘的分支流派,白干系的宗旨,就是灰头土脸地混进每一个国产剧传播love&peace,再不动声色地离开。


也就是开头说的,“事了抚衣去,深藏功与名。”


“绝不能让观众一眼认出”已经成了他们不灭的信仰。



而上一个把它发扬光大的,还是派系初代掌门人,早期的肖央。


同为跨界小歌王,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


这位在《误杀》里走投无路的父亲,是当年唱着家喻户晓的大俗歌《小苹果》的筷子兄弟。


这一役,直接让他彻底隐藏了歌手的本体,又名“河北宋康昊”。



此外,是一起上过《追光吧哥哥》的“老骨头组合”:


沙宝亮和周晓鸥。



沙宝亮不用说,经典案例在《鬼吹灯》里的阿克。


顶着一头好像五年没洗了的头发,晒得高原红的脸颊和满脸的大胡拉碴,一出场我还真以为是藏族人。


谁还想得到什么暗香不暗香,100%纯天授唱诗人一枚呀。



加上沙哥本身演技在线,混迹其中简直是融合得天衣无缝。


还有《星汉灿烂》里吴磊名义上的爹、实际的终极大boss。


这一副正邪难辨、但又充满筹谋的脸,你咋看咋似曾相识,可就是怎么也想不起来。

网友:“赵又廷你老好快”


区别于满屏的美和帅,几乎每一个形象都天差地别,转型不可谓不成功。


至于周晓鸥这名字,很多人可能还不熟。


但只要拉出他的作品清单,你一定会觉得惊讶。


《龙岭迷窟》里的操着一口陕北方言的土匪村霸马大胆;

《征服》里孙红雷的死对头、涉黑商人吴天;

《奋斗》里撬了华子墙角的猪头……

是的,这些,都是那个在《我是歌手》里嘶吼着“你到底爱不爱我”的原零点乐队的主唱——


周!晓!鸥!


就知道炸炸炸!用点子智慧!

谁也不知道这些年他们到底演了多少戏。


这群人好像总能自由穿梭在每一个国产剧里,而又不至于被观众牢记。


是什么让他们出现得如此毫无违和感,除了长得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角脸”外。


更重要的是,他们似乎还都有一种共同的气质。


我概括其为,一种红过、又好像没有的“陌生感”。


首先,是生。


这就是歌手跨界演艺圈天生的好处。


众所周知,脸熟之于演员,就如同甜蜜的婚后生活之于一个摇滚歌手。


好还是好,外人看着,总觉得少了点味道。


以宝石在《平原上的摩西》中的一出划船相亲戏为例。

试想一下,假若把你眼前的这位男人换作了沈腾。


你是否会觉得,下一秒,他就要因为毛豆吃太多而跳湖蹿稀。

又或者是变态杀人狂秦昊,可能你的小脑瓜里已经忍不住串戏到了《小白船》。


“一起划吗,要命的那种。”

总之,观剧时的代入感都会大打折扣。


最终效果,就好比是欣赏林永健出演《三体》。


连聂帅特级演员,也逃不过观众心中自动脑补的贵妇人滤镜。

所以你真别说,恐怕还得是老舅,也只有老舅——


这个来自祖国寒冷地区的无情饶舌王子,天天顶着他那张因为带着个墨镜(在我印象里)而永远看不清眼的脸,坐在迷雾剧场那一支吱嘎作响的小船里。


才能在2023年的今天,还能带给观众一种全新的陌生感。


另外,是演员本身的可塑性和对社会的感知力。


老舅给很多人最深的印象,是三垒滴发,哦三又带垒回尬,栽那三翼酒吧,喇管他C赞C尬。

他也的确像个混子,大背头、BB机,一个舞池里的007。

有网友就曾描述老舅,就像“混社会的二流子”,“人到中年、一事无成,还在苦苦支撑自己大哥形象,但没啥用。”


我愿称之为,东北废工业伤痕气质。


早在《野狼disco》里,他就已经唱过这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迪厅里的耍酷青年。


在五光十色的玻璃射灯下,他们拙劣地模仿着遥远南国的洋气粤语,摇得醉生梦死、摇得六亲不认。


老舅这种对东北后工业时代的感知,和《平原上的摩西》原作者双雪涛不谋而合。


而一个内行的影视从业者,会从他迷离不羁的小眼神背后得出判断:


这样的人,你给他随便换身打扮,公文包一夹、拿个大哥大,喝点酒再往人群中一站,就能完成从头到脚的改造升级。



啥AKA说唱鳌拜,分明就是你好友列表里的“AAA真皮皮包全国批发——董哥”(周末休息版)。


丢乡爱里,下一秒就戴上霹雳手套就可以和赵四斗舞、和刘能吵架、和谢广坤一起瞎撺掇儿子出轨。


而放到马大帅中,就能无缝衔接和范德彪一起上演一出搞投资被骗。


“谁能比我更ganster?”



事实上,我听说宝石老舅的下一部国产剧作品,还真就是和范伟合作,拍东北妖山志异。


不夸张地说,这年头唱歌的都比一些演员会演戏了(此处就不点名了)


一个“白干系”演员的演技就如他们脸上的沟壑,光是那条演都演不出的法令纹,就能让内娱一众小鲜肉滚动出局,带着侠客行精神一路文艺复兴。


生活并不容易,而“白干系”演员在阅历渐长后,早已渐渐被削弱了ego。


他们明白,没有谁是宇宙的中心。



不抢戏,不整容,也懒得磨皮。


白干系演员知道在国产剧的每一个角落、不露声色地演好每个小角色,就是在演出“自己”。


“白干系”就是中年男人的去油指南,灵魂的归宿。



而得知真相后恍然大悟的观众,也会一次次发出“居然是他!”的惊叹。


然后又一次次地把他们忘记,就像只有七秒记忆的鱼。


七秒过后,眼前又是一个全新的剧抛脸演员,带给你以全新的沉浸式AR体验。


白干系是个好东西,希望内娱再多来一些。


男明星混成他这样,算是“白干”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