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日韩发扬光大的中医,未来的路在何方?近日,多家媒体援引日经
被日韩发扬光大的中医,未来的路在何方?近日,多家媒体援引日经中文网消息称,拥有115年历史的陕西紫光辰济药业有限公司将要被日本津村药业控股的平安津村出资49亿日元(约2.5亿元人民币)收购。 津村药业表示,通过本次收购,其将获得中国传统药物品牌及生产销售经验,能够增强供应链上的优势,将力争通过中药门店来打开(汉方药等)销售渠道,进一步扩大中国区业务。 中药,在日本被称为“汉方药”,日本津村是汉方药最具代表性的一家。中药出海一直是困扰国内药企的大问题,但日本的汉方药不仅在国际上取得成功,而且还确立了国际标准,布局了丰富的专利。有数据指出,日本汉方药在海外专利申请上远超于国内中药。汉方药垄断70%以上的中药专利,中国只有0.3%。 传说日本医学权威大塚敬节晚年曾留下一句叮嘱:“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此话扎心,但值得警惕,更值得深思。 对于中医药,不仅日本在动手,韩国也在动手。据《广州日报》报道:近日韩国在成功申报端午祭之后,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的消息,持续在几大门户网站上引起狂热的讨论,不少激动的网民把近几年来韩国“抢注中国文化”的事件列出,并引发了对中医前途命脉的强烈关注。“韩医”和“中医”的关系究竟如何?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席专家、肿瘤科主任周岱翰告诉记者,“韩医”与中医是一脉相承的,病理理论和治疗方法基本类似,“可以说韩医是中医的一个分支”。 据悉,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同样也是“韩医”行医的重要依据。有专家更表示,大概在五六年前,“韩医”这个名词都不存在,当时在韩国叫“汉医”。从“汉医”到“韩医”的变化并不是因为医学内容上有差别,而是体现了韩国为了保障韩国人从事这一传统医学行业的优先权和保护“韩医”免受外来冲击,特别是中医冲击的策略。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过去的数千年里,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物质文化葵宝,而中医就是其中一个。 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对健康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西医因为在治疗过程中见效快,效果好而的成为我们选择的首要方式,而中医却逐渐开始淡出我们的视线。在国内,很多人都认为中医已死,虽然说中医已死这句话有点夸张,但是中医在我国已经逐渐没落,这却是不争的事实,至于为何中医不再被国人所重视,这其中的原因也很复杂。但是中医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从中医自身的情况来说,中医在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无疑是传承问题,中医和西医的最大区别,恐怕就是传承了,中医的大部分知识不可能像西医一样可以在书本上学得到,西医可以标准化形式通过书本传播给学生,而中医却主要依靠经验,仅仅是切脉就让很多学中医的人学不会,更别说其它了。因此学习中医,想学有所成,不是短短几年就可以的。而作为普通民众,也不可能接受被一个能力水平有限的中医给自己看病,同时,中医在传播过程中,还要面临大量知识经验丢失的可能,当然,除了这些因素,中医还面临着很多其它问题。 在国内,西医已经基本占领国内医疗市场,即使是很多中医院,都基本是以西医为主。因此在国内,民众使用到中医的地方已经不多,而且中医也不被大部分群众接受,很多人认为中医已死,中医已经一无是处,而在这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专门黑中医的人,这其中的利益关系,也许不说,大家也明白。当然中医里面也存着不少浑水摸鱼的人,这些人给中医抹了不少黑,但是中医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要使用到中医,特别是在调理身体的时候,大部分人都知道用中医的方式来调理,而不是选择西医。而对于那些专门黑中医的人,他们也就是就是黑自己的祖先。 中医虽然在我国不被重视,但是,在其它国家却是另一种情况,特别是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他们却大力推广中医,他们在推动中医以及中医药实现标准化,科学化发展,目前,日本大约有八成的人在看病的时候会选择看中医,这种情况在我国是洽洽相反的,可以说,在我国被人看不起的中医在日韩却成为了他们的国宝。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自己反思,自己祖先传播下来的东西,我们在无情地丢弃,却被其它国家视之如珍宝。 如今我国的中医面临着大量药方和医术的丢失以及人才缺失的情况,再加上被一些人抹黑,中医目前的生存环境越加艰难。如今要发展好中医,就必须借鉴日本等国的做法,同时还要杜绝一些假中医危害民众,重新让民众对中医有信心。而中医想要重新发扬光大,除了中医要解决好自身问题外,作为普通民众,也要对中医给予一定的支持,不要为了黑而黑,不然等到中医消失的那一天,那就后悔莫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