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猫
几年前,昆明A大里面有只小流浪猫。
A大虽称大学,其占地并不广。外界人员流动频繁,漂亮的小院常年被下棋打牌晒太阳的大爷们占据,小贩在校门口既不高亢也不懒散地叫卖着,另有一番趣味。补习班直接在学校里租楼,每个周末都有大小不一的孩童在A大里从早呆到晚。
如此市侩的场景,自然少不了乞丐作点缀。校门保安面善,但也不至于放闲散人员入校。为了给这副世俗画卷点睛,有位小小的“闲散猫员”便挺身而出,揽下了这个位置。我们且称它为“丐猫”。
丐猫,不知其公母,其貌不扬,又小又瘦,浑身只有那脸还算干净。满身暗橘色毛污围着几块大大小小的秃斑,活像块火山石。如此外貌,作为人可能还能博得些微同情,放在猫身上,就只剩厌恶和嫌弃了。
以这样一副面目,丐猫又该如何行乞呢?殊不知,这猫是金喇叭扔泥里了,叫声可不比那些好猫差,说不定还略胜一筹呢!不止声儿好,丐猫的卖惨也是一绝,有些十数年的老乞丐也比不上它。
且看:它先是望校门前的花坛一卧,两只前爪一揣,就开始观察现在门外生意如何。两只眼睛看似一动不动,其实校门外有多少摊贩,多少客人,都被它收在眼里。待生意好起来,它便起身,沿边向校内走两步,而后开始像人过马路一样,一边夹着尾巴,一边磕磕绊绊地朝路对面走。不知它悟出了什么心得,总能恰巧截住一个拿着吃食的女生,然后就摆开架势,身子朝后一弓,脏污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直盯着被截住的女生,喉咙呜咽几下。待女生不耐烦,准备绕过它时,它开口了:“喵~~~”一声丝绸般的呻吟,带着惊惧和稚嫩冲进女生的耳里,使其不由停下脚步,将手里热腾腾的,有时甚至是一口没动的食物分与丐猫一些。丐猫看着已经放在地上的食物,还要再抬头,朝女生喵一声,才楚楚可怜的咬下一小口。待女生走远后,才叼着剩下的大块跑到路边,慢慢享用。
或是门口生意不佳,或是没拦住路人,它就会慢慢踱进小院子里,将大爷们当作目标。大爷们饱经风霜,什么事没见过,自然不吃丐猫对付小女生的那一套。这时丐猫就摇身一变,成了个卖唱的江湖艺人。声音不似向女孩讨食时那样文弱刻意,而是卖力地将一串串“喵”撒向庭院。其音悠扬回荡,每声都不尽相同,实是好听。丐猫一边唱,一边走。到人前了,便坐下来,顿一顿,随即更卖力的唱起来。若那大爷不愿听其卖唱,身上又恰好带着吃食,总会愿意分一些给丐猫。有的大爷闲得无聊,会自带些糕点,望见丐猫,便“咪咪”地叫丐猫过来,拿着糕点逗它玩。这类“老爷”是最难伺候的,有时丐猫叫了几声,还没拿到吃食,便会转身离开。至于那些打牌,下棋,讲棋谱的地方,丐猫是不去的,它早在被踹过几脚之后,便知晓那些人最不待见它。
待丐猫吃饱了,太阳也差不多渐渐西斜。上了一天课的学生和收拾齐整的大爷们也零零散散地出了校门。丐猫估摸着讨不到吃食,便又踱着向校园深处走去,一不留神,就钻进花坛里不见了。
细细一算,距我初识丐猫已过去四五年。若没有意外,它应该已经成家了。不知它是否还在乞讨?其叫声是否仍像年幼时那般动听?又或它遭遇不测,已经死了?我迫切想要知道它现在是否安好,但我已不在昆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