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对《〈东方Project〉乐曲与音乐理论之考察(旋律篇)》的部分理解与疑惑

2023-06-07 21:43 作者:a100xiaoxue  | 我要投稿

一、前言

  点进专栏的大佬们想必都看过针之音乐出版,胡又天带队翻译的《〈东方Project〉乐曲与音乐理论之考察》吧,在这里对这两个团队表示感谢,如果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今天对东方project原作音乐的方便的分析。

  我是在2020年买的这本书,当年还没有看李重光的《音乐理论基础》,所以看这本书十分吃力。但是之后花了2年时间学了他的那本书并且找了本高考题写了写(手动捂脸),之后再看这本书,才有了新发现。我对他前五章的内容没什么大的异议,但是我在第一次看的时候,从第六章的惯用句开始,我就有点看不懂了。所以这几天在第二次看之后,我又自己总结了一下他的各种说法,也写了一些我自己的想法,列举在下面。

二、我对第六章的看法

  第六章他讲述了阳音阶、阴音阶的惯用句,但显然惯用句不只有他列举的这些用法。拿小二度为例,在P87他列了一些惯用句,例如6-5-6 6-7-6之类的,但实际上二度也可能有6-7-1 1-2-3等等。作者在第三卷的P144也发现了这个错误,并且写了几个常用的级进型惯用句。

  其实对于惯用句的思考,我认为可以用分析中国民歌的思维进行思考,原因有下:首先,日本阳音阶和中国五声音阶中的羽音阶构成一样;其次,中国与日本的民歌都是以旋律为主的音乐,忽略了和声;再次,中国和日本的音乐在历史上有过交流。

  下面说说我认为的中国民歌的惯用句定义。我对中国民歌的研究不太多,只是看了李重光的《音乐理论基础》以及自己想学五声音阶作曲的时候琢磨了一下书上的例子。但是,我觉得,有些地方的民歌还是有很明显的特征的。例如东北二人转里,就经常会用“2-7-6-5”、“2-6-1”等等的旋律,这也在乐鬼blues的视频里有体现(这个up经常用东北民歌的调调整蛊歌手,哈哈哈)。还有例如藏族民歌《青藏高原》,它经常使用超过四度的跳进。如果我们找到了这些惯用句,那么写曲子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如果你想写一首东北二人转的曲子,你就需要经常用到如上所述的那些旋律;如果想写藏族民歌一样的曲子,就需要多使用跳进来写,这样写出来旋律就会比较相像。

  然后是对曲子的分析方式。分析方式我知道的就几种,第一个是观察是否有许多跳进,第二个是观察是否有如上所述的惯用句。当然如果是现代这种糅合了古代多种调式,例如西方大小调、中国五声调的曲子,还需要观察它的每一句用哪种调来解释比较合适。

  之后重新对书上进行分析。

  在P87-P88,他列举了3个童谣和几首东方曲。那几首童谣中,可以明显看出是以6为中心音,5和7作为辅助音的。一首歌当中6占了多数,而5和7占少数。而在P88他圈的那些地方,6和5也是以小二度在来回交替使用,6-5-6-5-6这样。所以也可以认为6是中心音,5是辅助音。

  在P89,他列举了具有小三度的曲子。这些曲子画波浪线处的旋法和中国民族音乐的旋法极其相似,所以不再赘述。

  在P90-91,他列举了具有大三度的曲子。这些曲子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是从中心音上方一个音和中心音下方一个音回到中心音,例如5-7-6与7-5-6。根据我对他书上列举曲子的观察,在7-5-6前经常加1 2 3来构成1-7-5-6、2-7-5-6与3-7-5-6,这3个惯用句在下方的例子中均有体现。针对2-7-5-6还有句话要说,就是2-7和2-7-5也是经常被用的惯用句。例如竹取飞翔的前奏第一句:6 1|2 7|5 6 6 61|,其中就出现了2-7-5。这个2-7-5在中国民族乐曲和流行曲是不怎么被用到的,所以也需要重点记住。

  在P92-94,他列举了具有纯四度的例子。但在我看来,他的例117后半部分的2-6-6和例119的6-3与2-6,都是基于和声考虑的下行纯四度。

  在P95-96,他列举了具有纯五度的例子。纯五度交替使用的例子也挺多的,6-3-6-3-6这样。中国曲这样交替的也少,需要记住。

  在P100-P124,他重点列举了阴音阶的用法。但在我看来,阴音阶用的最多的惯用句还是7-1-3和5-7-1。7-1-3在妹红主题曲的开头第二小节有体现(6|713|6),在⑨主题曲的第二小节也有体现(3 3|1317|6),其中1-3-1-7就是7-1-3的变形。5-7-1的最经典案例就是车万主题曲中的7-1-7-5,伞伞主题曲的后半段也有用(6|5637|175)。

  还有一些他可能没研究到的,就是zun也经常用西方音乐的音阶上行与下行。例如⑨主题曲的(6712|3 3|1317|6)中的67123就是自然小调音阶上行。青蛙子的bgm里有一段#5-4-3-2-1-7就是和声小调的音阶下行。这样的例子还是挺多的。

  当然,车万曲也会利用一些旋律的发展手法,例如模进、重复、变化等。这个就不多说了。

三、我对第七章的看法

  综合上述想法,我也得出了我自己觉得的调式法则。

1 车万曲经常使用本调阳旋法

2 也会使用小调上行与下行

3 会让某个音当成中心音,上下方二度/五度向中心音靠拢

4 使用一些惯用句:

  a 使用7-5-6以及各种变种

  b 使用阴旋法惯用句(7-1-3 5-7-1),有时也会跨八度使用

5 使用模进、重复、变化等方法发展旋律

四、我对第八章的看法

  下面是对他书上一个曲子的分析。其中惯用句会直接写出来,自然/和声小调上/下行写作自/和上/下,下面划横线的就是使用了阳音阶,上方划横线的是从前面模进到后面。

五、关于书本我想问的一些问题

  在例40的风神少女中,他标识了第三行的#4-#5-6是旋律小调六七度。但我认为它是暂时离调到了#f小调,原因是这一段如果把#4-#5-6改成#4-#1-6也是不违和的,而a小调中不含有#1。但是问了几个群的大佬,大佬们都说这个地方就是旋律小调六七度。有没有大佬可以详细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呢?

六、后记

  这几天连着看并且分析了他这本书上的例子好几天才勉强获得上述自己的想法。然而发出来不知道有没有人会看,并且我写专栏的时间也比较晚了,今天就这样吧。如果之后有人看这篇专栏的话,我再把格式润色一下,再详细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我对《〈东方Project〉乐曲与音乐理论之考察(旋律篇)》的部分理解与疑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