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之农业起源(第三集)学习记录
中华民族自古就生息在中华大地上,百万年前茂密的丛林能为古人提供丰富的食物,可以采野果,猎食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然而人类不仅是猎食者,同时也被大型猛兽所猎食,且距今一万前年,地球遭遇了一次冰川运动后,环境被改变,植物变少,食草动物逐渐减少,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祖先能有食物并得以生存和延续哪?是农业,农业使人类由被动的适应环境,变成了主动改变改良环境,从而稳定地获得食物,使种群得以延续,并不断进化。那中华大地上的农业起源于何时、何地、何种方式哪?在这一集中给出了答案。
也许是看到飘落的种子落地发芽得到了启示,由此产生联想,尝试收集种子并种植,从而有了最初的农业收获。南方的一种野草--野生稻,北方的野草--狗尾草和野糜子,经过若干年的栽培,分别被祖先驯化成水稻和谷子。这也许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起源。
1993年在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考古发掘时,发现距今1万2千年前水稻腐烂后的植物硅酸体。
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发现了5颗距今1.2万年前的实物稻子化石。
2001年,在浙江余姚,发现了距今6500年已碳化的稻米,以及骨制农具--骨耜。表明6000年前,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河姆渡人已经脱离了刀耕火种的落后状态,发展到了使用农具耕种稻子的阶段。
在北方,距今6000 多年前,黄河流域已经大量种植谷子了。
1976年,在太行山东麓南洺河北岸的河比武安磁山遗址,发现了距今7000年左右的数量众多的远古生产生活工具。有石铲、石镰、石磨盘、石磨棒等。同时发现了538个储存粟和黍的粮窖。
2002年,在内蒙古熬汉兴隆沟发现了距今8000年的黍和粟。比欧洲发现此类植物早了2700年。很可能是从中国传到欧洲的。
在新石器时代,黄土高原并非像现在这样光秃秃的,而是遍布沼泽森林。
今天大家主要食用的小麦,大约是4000年前从西亚的农业起源中心传进来的。西亚的农业起源中心,大致是现今的以色列、约旦、黎巴嫩、伊拉克、土耳其南部等半月形地带。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中的五谷是指:谷子、糜子、稻谷、大豆、小麦,六蓄是指狗、猪、鸡、羊、马、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