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故事集春分剧情分析
在春节ss系列剧情外,终于有一篇专门描写炎国风土人情的故事集,相信从一开始,大家的期待值就非常的高。而众望所归,这次剧情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完成度,其质量水平在方舟故事集排行中都名列前茅。
当然,围绕剧情各个人物、行为的讨论也是非常激烈。或许我们许多人没有什么立场去下判断,又或许这次故事本身就无法讨论对错,所以这里我只是提供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不要只站在一个立场,否则会看不清问题的全貌。同时,倘若你试着多站几个立场,你会发现这个故事集更多精妙的设计,不仅是故事本身的完整度,各个角色立场的完整度也是非常高。
那么首先,惯例还是要夸一句——本次剧情一如既往的多角色多线叙述,一如既往每个角色都拥有立体丰满的形象。

春分剧情立足炎国山村,几年的风雨不顺导致这个小山村面临严苛的生存挑战,村长兵行险招,以小恶为起点,想要破坏驰道为村子增加收入,却阴差阳错害死雨夜行路的陌生人。在贪欲的推动下一步错步步错,村长主导逼迫村中外姓父子做出牺牲,最后仇白拔剑防止事态变得更糟,信使铎铃送来补助资金结束闹剧,而云游僧嵯峨对村长问心劝善,故事以村长负起全部责任告终。而摄影机里年轻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探寻,给这个山村荒诞剧画上让人会心一笑的句号。
单从剧情上看,方小石是没什么作用的,但他也确确实实是本次故事集的核心。第一个故事中,仇白虽然救下方小石,但也不愿意带方小石一起旅行,在当时的仇白看来,方小石只是一个普通、幼稚、意气用事,离家出走的孩子,是山海众的受害者,让他回归安稳生活,不让他生出更多对江湖的向往,是对他最大的负责,所以,仇白并不会告诉方小石自己的身世。

在方小石回村后,这个孩子身上的矛盾进一步增加,无论是父亲的气话“离开之前就有天大的本事,现在你的本事当然比天还大”,还是方小石炸毁祖庙重伤,村里人仍不辞辛劳寻找,都进一步展示出方小石身上讨人厌的一面。

为了中和读者这一情感,故事集中有一段非常突兀的象征,就是井中的驮兽,其目的就是告诉我们,别忘了方小石是个没妈的孩子,用稍微委婉的方式提醒我们,他做的这些事很糟糕但也情有可原。一想到文案怕读者在前期就戴上有色眼镜从而不能客观评价方小石,只能牺牲观感加上这么一段明示,就莫名想笑。(本来这种象征应该与伏笔类似,在第二遍看的时候才能明白这是伏笔,比如村长的助行车坏了)

接下来,就是本次剧情矛盾的核心——方小石不愿意失去自己的名字。我难以评价是非对错,但可以提供正反两个角度。
以个人角度说,方小石不应该为村子牺牲掉自己的名字。这个村子并没有容纳方家父子这一对外姓人;这是一件腌臜事,不值得为此牺牲自己的名字;方小石通过确立自我来对抗村子的排外,这名字的重量等同与他生命的重量。
以集体角度说,方小石应该为村子牺牲掉自己的名字。村子的排他性非常强,容纳这对外姓父子而没有那么明显的排挤,客观来说确实难能可贵,最大的证明在于,方小石炸了祖庙但村里的人依然去找他,炸祖庙后连续几年风水不顺,但在劝方小石时,没一个人以此责备他,事情本身很愚蠢,但村子确实努力过;这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做坏事开弓没有回头箭,仇白也劝不动她父亲,而如果她父亲也要求仇白帮他的业务,那时的仇白作为靠不义之财养活的小女孩,又该如何拒绝呢;名字确实是重要但也不重要的事物,如果是山村其他任何人,大概都能做到牺牲自己的名字,以此换取粮食。
只有同时了解正反两方的立场,才能更好的感受问题,感受双方矛盾爆发时的震撼,与无奈。就个人而言,我认为方小石的做法是对的,如果他确实有为名字而死的决心,那么他当然也有保护自己名字的权利,但最关键的点在于:集体由个人组成,方小石这种个人对集体作用的反馈,无论如何都是优化原本集体模式的动力,是不应该被否定的。无论最后村民害死了方小石,还是因方小石最后村子分崩离析,这都是一种个人与集体反馈的实例,终会成为后人优化集体模式的养分。
同样的对立立场比如,猎户走过大半辈子只求孩子平稳生活,而方小石却想要轰轰烈烈的活过,所以最后,一个以死相逼,一个以死证道。他们的立场碰撞,他们的矛盾是那么的尖锐,他们的选择是那么的决绝,所以他们的结局才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还是ash的那句话:

悬崖上方小石与猎户的对话,其实是非常有趣的,当所有读者都下判断,不明白猎户为什么要执着于将方小石留在村子,并认为方小石确确实实应该离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时,猎户突然指出,如果在移动城市里混生活真的那么简单,方小石怎么会被仇白揪回来,又讲述自己追求广阔天地的妻子前往移动城市却没多久死在荒野的事,让读者不禁想起第一个故事——方小石把珠宝和驮兽贱卖给屠户——就算当时仇白没有袭击,这件事也够山海众杀人的了,另外,方小石明明被车队所救进入移动城市,最后却是混到山海众里,其中发生了什么不难猜测。于是读者又难以判断让他离开村子是否真的是为了他好。


猎户与方小石的对话,“方小石”与方小石,这不是谜语,也不是沟通不畅,更不是方小石的误解,只是一种悲哀——对猎户来说的名字,对方小石来说是全部。

最后,仇白见证方小石宁愿死也不愿舍弃自己名字的意志,知道方小石真的拥有闯荡江湖的决心,知道方小石明白自己选择的重量——他确确实实可以为此赴死,便终于选择教导他武功,陪他走一段路,顺便讲述自己的故事。



坠崖后,方小石的话就再没有用“方小石”标注了,也是很有意思的细节,之后无名者没记录下自己的名字,却留下方小石的名字与身影,加上铎铃说的无名者走了那么久总会有人记住你,总之就是非常有趣。这次故事集融入了很多能发散升华的点,但文案全部点到为止,真的可以说是诚意满满了。
村长一步错步步错最后堕入深渊的过程,故事集展示的十分透彻,这里就不做分析,只是说一说更有趣的事。这篇故事集真正的结尾,铎铃的档案中有这么一句话——

村长也曾说过,”但凡能有别的法子,我也不愿意用这样不光彩的手段“。或许我们都难以理解,当时的情况有多极端。
恰好最近看过某特别关注up(电影最top)做的细读经典《楢山节考》,讲述穷苦山村为了生存而做的一些现代人不太容易接受的事情,丑陋与淳朴。也不禁让我想到一件有趣的事,日本和中国,在一些地方都有着将老人背进山里自生自灭的典故,因为老人的情报和经验,不足以让一个生产力底下的山村家庭多养一张只吃饭不干活的嘴。本次剧情虽然有着驰道与申请补助等现代事物,但无论是村长还是祠堂,情况又很偏向古代的山村。还有一个关键点,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剧情没有提到教育,也没有提到山村是否有学校,明明方小石离开村子,猎户该担心他学业的。可能是考虑到山村实际情况养不起学校,但如果再把这点展示出来又太过令人绝望,又或者只是加进去学校教育太复杂,毕竟感觉罗德岛很多干员都没什么条件正经上学,比如历经十年江湖风雨的仇白(笑)。
总结
本次剧情最有趣的就是,角色几乎占据了故事能展示出的全部立场,读者想到的做法,想问的问题,故事都逐一展示出来,比如,方小石想闯荡江湖与仇白想让他回家;方小石会说这是腌臜事,而村民会说让自己用名字换粮食都乐意;方小石想离开村子的看法与猎户不想让他离开村子的说辞;村民利用尸体的卑鄙与村民不知如何阻拦信使的木讷;村长所说的无可奈何与嵯峨的问心劝善,明明彼此立场矛盾但每个人的理由却都合情合理,最巧妙的就是,故事中间的摄像机,借铎铃之口说出

这明显就是在指责读者的评价总是太过于轻率,但偏偏,在最后一个故事集,时日无多的无名者想要拍摄纪录片,而他所说的很多话,能让人明显感受到这是作者借他之口表达出的情感,他像是作者的化身,而铎铃这句话实际却是在批评这个无名者——无名者可怜村里人的遭遇,铎铃因大家的生活被人看轻而愤怒。最后铎铃的档案又说,铎铃拍摄的东西越多,越为这件事感到后悔,可以说,真的是非常巧妙了。
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故事,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同时,这个故事既不是为了讲述什么道理,也不是为了塑造哪个角色,只是单纯为展示一方风土人情而编织出来,但偏偏,这次故事出场的人物,也确实非他们不可。
最后的最后,说一下看法,塞“一点”私货
我们总是会前置一下想法,来保护自己的思考。比如,在猎户劝方小石时,我们会自然地想到,谁知道村民会不会真的善待这一家人,然后我们就容易用这个预设说服自己,当成实证。证明这个预设的例子有,村民曾发誓这样就行了,但最后还是有人想逼死方小石;但反例也有,方小石炸坏祖庙,之后几年大旱洪涝,多么经典的情景,但村里没人去用这件事责怪、逼迫方小石,只有最后一个村民气急败坏翻旧账才提到。这不由得让我思考,假如村民真的能做到之后善待这对父子,我还能用什么来劝服自己呢?
“他还只是个孩子”,因为诸多事情,这话已经只有一个意思了,那就是讽刺,但无论如何,事实就是,孩子真的就只是一个孩子,真是讽刺
虽然有时候剧情会让人血压升高,但我们也确实不应该要求一个朝气的年轻人谨慎、圆滑处事,猎户是对的,但方小石也没错,我们当然不能刻意要求其他人为理想等做出牺牲,但也不该这么否定他。2019年全国注销、吊销的游戏公司数量达到18710家,倘若真的要求年轻人圆滑,那现在市场的诸多二游手游稍有名气便应该统统加入腾讯或者网易。再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新中国成立那些人归国时,也请以“为他们科研前途好”的理由逐一拒绝吧。
关于自救,总会觉得猎户太窝囊,不过这也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视角确实更高。他们改变他们的世界,就像我们改变我们的世界,都不是简单的事。

最后是一点思考,倘若封建迷信只有不好,那也肯定存在不了那么长时间,封建迷信有维持稳定,给个盼头,减少心理压力的作用,只是效率太低,因时光而僵化后,维系成本又太高,在现代的我们来看,是太过落后的制度。但倘若没有其他办法,那这就是一个还算不错的替代品、选择,比如某可汗说的,“哪怕搞点封建迷信呢,原始宗教太落后了”。
祖庙就类似这个东西,村长说这就图个安心,简单来说,这个祖庙就是这个谋善村的小奇观,用来凝聚人心。当然现实不会如此,祖庙这东西就是和封建迷信脱不开钩。
图片资源来自prts与up豆包兔
如果觉得我说的还不错,希望能点个赞支持一下;如果觉得我说得还算在理,推荐看一看我的其他分析,也还行;总之欢迎讨论。
感谢大家的阅读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