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故事·夜谭随录(四十九)
138,邓县尹
衡水县某村,有个妇人和一土豪私通并谋杀了自己的丈夫,被死者的侄子告发。奸夫用大量银子收买了验尸的仵作一行的人,让他们袒护自己,验尸没有查到伤痕,官府无法审理,转而训斥原告是诬陷,痛加惩处。那侄子又告到了府里,太守派定兴县令邓公前去审理。邓公到后,反复验尸,找不到证据。晚上住在客馆里,不停思考,披衣坐起。当时大约三更将尽,随从都已熟睡,鼾声此起彼伏。不久,有股冷风从门下吹起,掀动帘幕,烛光逐渐昏暗,隐约看到屋角出现一个人,想向前又退后,一下跪在地上。邓公不觉毛骨悚然,定神细看,那形体服色,好像是白天所验的尸体.那人轻轻发出抽泣,右耳边垂下一段白的东西。邓公忽然明白,就大声说:“你被害的冤情,我一定替你昭雪。你收起身形,我知道了。”那人叩头隐没,烛光一下又亮了起来。邓公就睡下了。
第二天,邓公写信请衡水县令,写道:“老百姓打官司争执不休。假如不以确凿的证据来堵住他们的嘴,将如何整肃国家法令而平定刁猾的风气?请求和您一起监督着验尸人,一起到停尸处验尸,让死者没有遗憾,活人没有托辞。这样才上可回覆太守,下可使看的人信服。”衡水县令看信后说:“人说邓公是书呆子,确实不假。做了十年县令,还穷得像个寒士,他的才干可想而知。像这种案子,难道是他这种笨官能办得了的吗?”就和邓一起去复验。邓公喝令检查死者右耳,仵作一下变了脸色,在耳中取出浸湿的棉花,片刻就堆积起来,大约有半斤多重。邓公指点给衡水县令看,并说:“这就是奸夫淫妇得手的地方。”县令大惊,再三作揖道歉说:“像这种阴谋,不只没见过,连听也没听到过,实在连《洗冤录》中也没有记载。不靠邓兄,谁能审得清呢?”邓公说:“这是得助于冤魂的灵性,不是小弟能干。”就在尸体前提审奸夫淫妇,:“刑拷打,得到全部罪证。奸夫处斩,淫妇凌迟。案子了结,全县都说邓公神明。
兰岩说:为官只要真心为民,细心办事,不辞辛苦,不怕繁杂,坏人之间的奸情,怎么能逃过法呢?倘若随便了结,还认为是明断,不再查究的话,几乎要被奸吏欺骗!做为民众的父母官,须得注意!【死者是被如何害死,仵作又是怎么作假的呢?】
139,藕花

商丘人宋文学,客居余杭,在西湖边借了处住所住下。那里薜荔藤爬满了外墙,绿苔铺满地面,地方十分幽静偏僻。篱笆门对着湖面,夏秋之际,湖上莲花最多。宋生生性喜欢莲花,写了一百首咏莲诗。
正逢夏天,宋生靠在门边极目远眺,看到两个少女,正划着小艇采莲。少女一个穿红衣,一个穿紫衣。姿色体态都很美,而穿红衣的更加美艳。第二天两人又来了,大约下午来傍晚走,连日都如此。宋文学开始不敢问,后来因为她们来得频繁,就渐渐认识熟悉了。宋生问她们说:“划船也实属危险,再说采莲也不算要紧的事,为什么你们不怕麻烦天天来呢?”少女笑笑没回答。宋生又用话来挑逗说:“我的小屋就在附近,何不过去喝杯茶?”红衣少女不回答,只是催促掉转船头。紫衣少女反而停船靠岸,说:“他既然强要作东道主,就过去看看,看他拿什么来待客。”宋生非常高兴,踊跃着给她们引路。
宋生本一人独居,只有一个佣人侍候。佣人见到少女,又怀疑又惊讶,说:“哪里找来这样的美人?”宋骗他说:“这是家里的姐妹来探望我,千万不要泄漏给外人,致使多生应酬。”佣人答应了,只管去下厨,没工夫管其他。两个少女相视而笑。紫衣少女说:“谁说书呆子老实,顺口现编瞎话,连想都不多想。”宋生也笑了。从此相互十分亲热起来,宋问起她们姓名住所,红衣少女说:“我叫藕花,婢女叫菱花,家住湖上不远处,是当地人。”当夜就留下和宋生欢好在一起。第二天一早,鸡才叫藕花就要告别,宋生挽留她。红衣女忧伤了好久,才对宋生说:“蒙君雅爱,怎忍片刻分离,只是形势所逼,不能不分手。我知道您是通达的人,一定不会责怪,请让我告诉您实话,我们不是人,其实是花妖。您若不嫌弃,请到湖上,看见莲花中有一株特别红艳鲜丽的,那下面又有一簇菱花,可以一起迁移回来,不要伤动了一点根叶。把它移植到盆中,用湖水养护,不要养狗骚扰,不要接触坏客人,那么我和菱花就能和你朝夕相处了。”宋生又惊又喜,小心记住。就放她离开了。
红日初升,宋生摇了小船,在莲花丛中到处找,发现果真有一株,红如朝霞,香胜麝香,比普通莲花大一倍。再验证花下,有簇菱花也与普通的大不一样。就出了重赏请来渔夫,连泥一起带回家,培植在大缸里。宋从此闭门谢客,整天坐卧花旁。过了三天,还不见两个女子来到,宋很是怀疑,冥思苦想,思绪纷乱。到第四天,宋闷闷不乐正在午睡,忽然觉得有裙裾拖地的声音,一看,两个女子已经来到了他的床榻边。三人相见,又惊又喜。藕花说:“承蒙您用心调养,内心深深感动。只是我们资质脆弱,受不得劳苦,所以休息几天,不能动弹,致使你寂寞,实在不安。”宋生说道:“只要能经常相聚,何妨暂时不见面。穷书生近年来穷困不堪,落落寡欢。如今能和你们两位作伴侣,即使死也心满意足了。”藕花说:“你的这片诚心真不应该辜负,只要能终生相守不变心,我就于心相安了。我们来此虽然败坏了名声,但确实没有辜负此生。况且名是实的客体。人生如小水泡泛出水面,片刻就消失了,如不及时行乐,纵然活了一百年,也和蜉蝣朝菌没什么两样。就像我们,离开千顷碧波,来到这一小勺水里;离开深深的湖水,来到这浅浅的缸中。我并非不知如今就像鱼游在锅里,燕子在网上筑巢,二者安危寿夭,有着天壤之别。也只是因为与其独自而生不如有佳偶而死。”写了一首诗送给宋生:“
弹指韶光易老,瞥眼初阳又曛。
从此朝朝暮暮,不隔秋水思君。”
此诗表现了藕花爱慕宋生并且要趁青春时及时行乐的心情。从此,三人形影相随,寸步不离。两个女子相互极体恤,衣服鞋袜都换着穿,不分你我。
一天宋生外出,两个朋发来访,没遇见,见盆中菱花秀美奇异,就采了去。晚上,宋生回来,藕花哭诉菱花被伤的情由,说道:“君若不可怜她,救她,我怎忍心独自活下去?”宋生非常悲痛,问道:“有什么办法救她?”藕花说:“只要培植她的根,每天清晨替她念观音咒九十九遍。明年此刻,她就可以再生了。”宋生就按她教的,诚心念咒,不时用湖泥培养,日夜不停。第二年花又重生,菱花也突然来了,虽觉瘦了一些,但姿态却更美丽了。三人相见,悲喜交加,各自叙述别情,絮语不休。宋生自从得了二花,越发神清气爽,书只要读上一遍,就能默默背诵。
又过了一年,隆冬大雪,盆里结冰,一夜之间都冻透了,两个少女便不来了。宋生一个人十分冷清,夜夜都睡不着,眼泪沾湿了被子。于是他每天对着花缸,默默祈祷。不久春去夏来,藕花突然独自来到,但憔悴不椹,非常愁苦。宋抱她坐在膝上,替她擦眼泪理鬓发。问她:“为什么瘦弱成这样子?菱花在哪里,怎么不和你一起来?”藕花流泪道:“你还记得菱花妹子?她已在年前做了冻死鬼了。我也受不了严寒,虽然不死,却奄奄一息,不久也将告别人间,和你永别了。”宋悲痛得几乎昏倒,对菱花思念不断,幸有藕花作伴,不致哀痛而死。但藕花一天天瘦弱,宋又担忧,便请来医生调理。医生一见藕花这样美,不觉神魂丧失,号了脉又觉与一般人很不一样,就随便留下了一帖药,记住了地址就走了。但每天在门口等候,希望再见藕花一面。
适巧宋生又外出,这天傍晚,医生偷偷看见藕花在湖边漫步,丰姿绰约,和湖面莲花争艳。医生再也忍耐不住,突然上前抱住藕花。藕花受惊而逃,纵身跳入湖中。医生慌乱中拉扯她的脚,脚“拍”地折断,一看,是一段藕。才知是妖物幻化,连忙告诉宋生。宋生非常痛恨,赶到湖上痛哭,痛恨医生多事,想要告官。佣人劝他说:“明明是妖物,即使到官府又怎能有理?"宋生才没有去告官。第二天。他又到湖上痛哭,见一朵莲花飘在水面,断藕还在。宋痛哭着把断藕抱回家,种在盆里,隔夜就枯萎了。宋只好备了棺材等物,把藕花葬在湖岸上,又作了《芙蓉词》祭奠她。不久后,宋生就削发做了和尚,云游四方不知所终。
兰岩说:花是美人前影,美人是花后身,原本就没有分别。弱体柔肢,珍惜还怕不够,哪能被这样的庸医恶客,横加损折呢?彩云易散,琉璃易脆,真实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