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0中指看报:让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中指提示:1、主题上,涵盖面具体且广泛,主要探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话题。活力主要对应各个领域的改革所释放出来的活力;秩序对应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对于公考来说主要考虑社会治理相关内容。2、结构上,第一段点明观点,第二段谈用事实实践谈“为什么”,第三、四段分别谈“怎么做”,第五段总结。也是典型A与B型结构,较之前文章,本篇结构更为简单直接。
让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⑤
郁建兴《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0日 第09 版)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作出深刻阐释、提出明确要求,其中一个重大关系就是活力与秩序的关系。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科学把握活力与秩序的辩证法,让我们的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既生机勃勃又安定有序。
综观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一个国家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往往伴随着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深刻变化(社会发展引发的问题,2017年国考副省以及2017年联考都考察过,这句的表述可以积累,列举的三方面内容可以引申思考,增加对社会发展的一些认知,对笔试面试都有帮助)。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艰辛探索、付出巨大努力,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掌握两大奇迹的表述)。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并有效应对转型阵痛、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保持社会长期稳定,是十分了不起的,为破解现代化进程中活力与秩序的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比如,我们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结合起来,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促进各方面关系和谐;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形成并发展“枫桥经验”,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等等。这些实践探索和宝贵经验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续写两大奇迹新篇章奠定了基础。(这段主要写我们在活力和秩序上的实践成果,以证明我们处理好的这一组关系,也为下文展开写两方面应该如何做作了铺垫。这段证明我们成功的行文逻辑的推进很舒服,可以剖析一下:社会现代化发展很难→处理好其中的这组关系是世界难题→对中国国情来说更是难题→短时间内解决难题体现出我们的智慧→从改革发展问题、人民民主、社会治理等方面列举成绩)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积累对改革开放的评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深化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鼓励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创新创造,形成劳动创造财富、实干创造业绩、奋斗创造幸福的正确导向,使全社会形成改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一些党员干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等问题,发挥制度保障和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以良好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以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奋进姿态带动全社会形成积极进取、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可联系“四敢精神”思考)。(这段谈如何激发活力。主体上来看,从人民、社会精英群体(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干部来写;手段上来看,从体制机制改革、社会氛围营造、政治生态保障来写。好词句挺多,很适合积累)
站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对不少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保持社会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衡,需要付出更大努力(补充:他深刻指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基层稳则国家安。要注重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这段谈如何安定有序。对策上不同于上一段的并列三层次,而是总、分两句对策。先宏观谈总体国家安全观,然后聚焦到基层社会治理这个重点内容。大家必须完全掌握基层社会治理内容)
寓活力于秩序、寓秩序于活力(这句点明两者关系。找了另外一篇文章的表述,更直白一些,“秩序代表着社会的有序、和谐与稳定,而活力则蕴含着社会的丰富性、多样性。健康、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社会焕发活力的前提和保障,社会活力的奔涌则会进一步促进社会秩序的提升,活力和秩序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在改革发展进程中科学处理活力与秩序的关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一个充满生机而又稳定有序的中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模样,也是东方大国向世界呈现的宏伟气象(比较感性的表达,可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