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营2021》犹如东北菜“乱炖”,完全诠释了中国式爱豆的特色
看了两期的《创造营2021》,要问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就是觉着犹如一道东北“乱炖”。

顾名思义,“乱炖”就是把几样不同的食材放在一起炖煮。为什么要用“乱炖”形容《创造营2021》,看看来参加节目的练习生就知道了,有网红(甘望星)、有说唱歌手(刘彰)、有街舞世界冠军(赞多)、有电竞世界冠军等等(诺言)。只要有热度,人人皆可爱豆,完美诠释了中国式爱豆的特色。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个人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国内练习生资源匮乏
其一,国内的练习生体制相比日本和韩国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原本高质量的练习生就不多,加上近几年多档偶像养成类节目的过度“开发”,人才资源已经严重匮乏了。偏偏眼下偶像养成类节目大火,各大平台又不愿意放弃这块“肥肉”,所以邀请了很多非专业“爱豆”加入。

当然了,平台对非专业“爱豆”也会进行筛选。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这样即便业务能力不足,也能有一些话题热度。从某种角度来说也算是双赢了,这些非专业“爱豆”为节目带来一定数量的流量,而节目也为非专业“爱豆”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资源匮乏的背后是市场的不认可
其二,练习生体制在国内没有形成产业链,除了起步较晚。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市场体量太小。从《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开始,真正火了的偶像团体只有一支,那就是火箭少女101。因此很多网友说,国内的娱乐市场容不下偶像团体,起码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不仅如此,即便是那些所谓的顶级流量,也只能在饭圈之内呼风唤雨。在饭圈之外的大市场上,大众的认可度也不高。最直观的例子便是电影票房了,看看个人票房名列前茅的演员中,几乎看不到爱豆的身影。任凭微博上粉丝数量几千万乃至上亿,到了电影市场上全部都现了原形。

即便是在连续剧市场上,爱豆们作品的也是争议颇多。以肖战的《斗罗大陆》和王一博的《有翡》为例,尽管粉丝把这两部剧夸上了天,但质疑之声还是铺天盖地而来。不仅原著党不满意,豆瓣评分也分别只有6.2分和5.6分。粉丝痛斥黑粉恶意打低分,实际上粉丝何尝不是在刻意刷高分,两相抵消评分也就如此了。

这就是为什么说爱豆是吃青春饭的,一旦粉丝真正“长大”了之后。哪怕还会继续追星,估计也不会持续氪金和“打投”了。失去了粉丝的氪金,爱豆的商业价值就会大幅跳水,然后逐渐被新生代的爱豆取代。所以在国内,偶像养成类节目只是一个提高知名度的跳板,而非练习生专用的上位舞台。如此一来,注定会有大量的非专业“爱豆”涌入进来。对于平台来说,节目的热度是首位的,自然是来者不拒了。
国内偶像养成类节目的性质已经变了
通过以上两点来看,偶像养成类节目在国内的定位已经产生了变化,与韩国原版节目渐行渐远了。从偶像养成类节目慢慢蜕变成了单纯的综艺节目,只是节目中的嘉宾多了一点而已。

其实从《创造营2020》开始,这种苗头就愈发明显了。很多网友都曾吐槽《创造营2020》的导师镜头比练习生多,没想到《创造营2021》更为彻底,直接请来了邓超和宁静担任导师。没有针对邓超和宁静的意思,也承认邓超非常擅长活跃气氛,但真的是专业不对口。从为了节目的综艺性而牺牲专业性这一点上来看,“创”系列节目的性质已经变了。

这种变化对观众而言影响不大,但对专业的练习生来说是不利的,特别是没有大公司扶持的练习生。《创造101》之后,鹅厂为了保证火箭少女101的完整性,不惜跟乐华硬刚。能够看出来,当时的鹅厂是真的想打造一支顶级女团。包括后续给火箭少女101提供的资源,也是相当给力的。但是到了R1SE、硬糖少女303,砸资源的力度明显不及火箭少女101了,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节目当中。这种变化意味着鹅厂曾经引以为豪的“售后服务”优势已经荡然无存了,退步到与“青你”系列节目一个水平线上了。简而言之,就是重节目、轻成团。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如今“创”系列节目开始重节目、轻成团了。假如《创造营2021》压过了《青春有你3》,那么《青春有你3》说不定也会放弃邀请专业人士担任导师的策略,也去找善于搞气氛的综艺咖出任PD。要是果真如此的话,专业练习生想要出头就更难了。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