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纵向延伸,昭衍新药临床业务值得关注
2023年注定是医药板块不“平静”的一年。近期轰轰烈烈的医药反腐行动、药品审评政策、创新药械政策变化事件或多或少影响着创新药板块及相关产业。但是对于CRO这种行业“卖水人”来说,只要创新药需求端稳定,行业景气度就不必过多担心。
一条创新药研发管线从研发到上市需要迈过数道门槛,经历8至10年的漫长时间。为加快新药研发速度,造福人类社会,早在2018年药监局就发布了《关于调整药物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程序的公告(2018年第50号)》,将药物临床试验的审评审批调整为60天到期默示许可制。这意味着,药物临床前到临床试验之间的过渡时间被大大缩短。

而这段临床前研究服务到临床研究服务之间的空白,正是CRO企业业务布局的隐藏空间。同时我们发现,最近在实验室服务上表现相当不错的昭衍新药,也正忙着向产业链下游布局业务。
昭衍新药的纵向布局思路主要是以非临床评价业务为原点,不断向临床业务渗透,是现今CRO企业稳中求快发展的最好选择。如果一个CRO企业只跟着市场热点跑,却不去摸清未来行业发展趋势,最终只会在下一个新“风口”到来时,业务与市场需求脱节,陷入运行危机。
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3-5年将迎来创新药的黄金期,所以早期临床需求量的狂增是可预见的。昭衍新药相关数据证明了这一点,去年公司临床服务板块和临床样本检测板块全年新签合同额和收入同比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可以看出,昭衍新药打造这条纵向产业链主要是为了将临床前客户转化为临床样本分析客户,扩大订单,把所谓的“护城河”挖得更深。

这些年,高昂的研发成本和管理成本一直是创新药行业发展的痛点,而昭衍新药所具备的高效审评通过率和一站式服务能力正是某些新药企业降本过程中的一剂“良药”,这也是其赢得行业竞争的关键所在。
从整体来看,众多制药企业在政策扶持下有望进入新一轮市场增长周期。2023上半年,国家药监局(NMPA)已经批准了26款1类新药,未来,将会有更多订单流入CRO市场。制药企业为了谋求更低成本,选择拥有产业链一体式服务能力的CRO企业成为必然。如今在CRO赛道,企业比拼单一服务质量固然重要,但沿着产业链上、下游布局业务才是长久竞争的真正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