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圈中的单向崇拜链:苏轼却迷恋他?!


要说古代哪个朝代的诗人最多、最有名,相信人人都会说唐朝。
综合来看,整个唐朝可分为四个部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首先看下这些大神们的出场顺序。
初唐的诗人们主要有:王勃、骆宾王、陈子昂等。
盛唐的诗人们主要有:李白、杜甫、贺知章、王维、孟浩然、高适等。
中唐的诗人们主要有: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
晚唐的诗人们主要有: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等。
看看,是不是都很熟悉?这里面,有被誉为“初唐四杰”的,有被称为“诗仙”、“诗圣”、“诗魔”、“诗佛”、“诗鬼”的,还有“文起八代之衰”的,个个都是名垂青史的大佬。

盛唐时期,大概是整个诗界最精彩、最繁华的时期了,毕竟有李白、杜甫这两个开挂级的大神出现。而盛唐的诗人们,彼此之间的故事也是多到数不完。

01
人人都爱苏轼,苏轼崇拜谁?
苏轼在诗词文书法等方面上的成就均臻于一流,可谓全能型选手。同时,他为官造福百姓,为人旷达乐观,对美食制作还颇有心得,因此,他一直是人们争相崇拜和喜爱的对象,上至皇帝太后,下到平民百姓,坐拥粉丝无数。

苏轼这个人,其实很傲的,能让他看上的人,没几个。
南宋罗大经曾言“本朝士大夫多慕乐天(白居易),苏东坡尤甚。”
作为粉丝,苏轼也非常“尽职”。多次自比乐天,“定是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同时,多次化用白居易的诗歌,如:“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归处是吾乡”就是化用白居易的“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苏轼又名东坡,号东坡居士,东坡,其实是白居易到中州(今河南)的时候,把他东门外的一块地,种了好多花儿,把那块地叫“东坡”,而“东坡居士”里的“居士”也是对“居易”的一种谦卑和致敬。

02
白居易却迷恋他
宋人喜爱的白居易也有自己钟情的对象,那就是晚唐李商隐。
看似毫无交集的两人,为何白居易会崇拜李商隐?答案只有一个——才华。
李商隐虽为后生,却写下了惊艳无数人的诗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即使白居易此时已名满天下,但也忍不住向李商隐“递上膝盖”。当李商隐成名的时候,白居易已经是告老还乡了,读过李商隐的作品之后,一下子便崇拜上了他,从此做了李商隐的“老粉丝”,整天在家里就盼着能见李商隐一面。
后来白居易终于得偿所愿,见到了自己的偶像,最后分别的时候白居易对李商隐说:我死了之后,若是能够投胎转世做您的儿子,真是心满意足,死而无憾了。
更有趣的是,白居易死后几年,李商隐真把自己的大儿子取作“白老”,但白老长大后鄙陋迟钝,温庭筠还开玩笑说:“如果你是白居易转世,也太尴尬了吧?”

03
李商隐心中的偶像是……才华横溢的李商隐也有自己的偶像,那就是杜甫。
别人盲目追星,李商隐则是努力向偶像看齐。
唐朝时期许多诗人争相模仿杜甫,但要论风格、成就和影响力最接近杜甫的,非李商隐莫属了。
众所周知,杜甫在七言律诗上的成就可谓是登峰造极,他的《登高》被誉为“七律之冠”。
而李商隐是杜甫之后,唐代七律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无题》组诗中,大部分都是七律,除此之外,还有《马嵬》《筹笔驿》《春雨》等等都是相当经典的七律诗作。

作为粉丝的李商隐,也会不经意间拍拍杜甫的马屁,极力赞扬他的诗文,认为杜甫与李白的才气大体相当,天、地、人和世间万象都在他的笔下得到展现。只有像杜甫这样有才华的男神,才值得皇帝的赏识。
04
杜甫迷恋李白、这就不用说了
公元744年某一天,历史注定会铭记这一天,在洛阳,李白和杜甫,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相遇了。
对于这次文学史上的伟大相遇,一千年后,诗人闻一多有一段著名的评论: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起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

杜甫有多爱李白,看这些诗,就知道了。春天想你:《春日忆李白》冬天想你:《冬日有怀李白》天黑了想你:《天末怀李白》喝酒时想你:《饮中八仙歌》 (李白斗酒诗百篇)梦里还是想你:《梦李白二首》送别朋友也想你:《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想和你去找朋友玩耍:《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通过这些诗,可以看到,杜甫在追星路上真正做到了为你写诗,为你静止。甚至在李白因为参与永王叛乱,失败后被流放了,杜甫仍然站出来为李白打call,愿为他背叛全世界: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不见》

05
李白爱的另有其人?
那么李白崇拜的是谁?是孟浩然啊。

在这首诗里,李白清楚地讲了自己最爱孟浩然的原因。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李白喜欢孟浩然喜欢到,直接昭告天下自己对孟浩然的爱。
李白爱孟浩然的什么?——“风流”,潇洒、倜傥、气质不俗,李白说孟浩然的气质气韵太好了,他太爱了。
除此之外,还写有《春日归山寄孟浩然》《淮南对雪赠孟浩然》《游溧阳北湖亭瓦屋山怀古赠孟浩然》等诗。总之,就是为孟夫子所倾倒。
不过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李白虽给杜甫回诗回得少,但孟浩然可是一首都没有给李白回复呢!

06
原来他才是最后赢家

孟浩然本有济世之志,奈何时运不济,在40岁那年进京赶考,不幸落第,黯然离开长安时,谁都没有联系,就单单给王维留下一首诗。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留别王维》这首诗中我们的孟夫子感叹知音太少,能够了解自己心事,赏识自己才能的只有王维一人!言辞坦率,情感真挚,尽是对王维的关切和珍重。

“平生谁见重,应只是王维”(《过孟浩然旧居》),正是王维的“见重”,让孟浩然待之与他人不同,可见孟浩然对王维的欣赏与喜爱根源于才气、性情相投。
07
佛系王维任性随缘
令人奇怪的是,王维的诗中却鲜少有赠给同时代大诗人的诗作,送别的对象反而都是不知名的人,生卒不详那种。王维最脍炙人口的送别诗当属《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元二是谁?姓元,排行第二,王维的朋友。这就是我们对元二全部的了解,比起李白、杜甫、孟浩然,元二实在是无名之辈。王维是“诗佛”,只随缘,不攀缘,在唐代大诗人之中显得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