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备战复试,教育名著这样读

2023-01-10 10:18 作者:徐影老师  | 我要投稿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最近有很多同学已经开始催问凯程复试辅导的介绍。


我们一直没细说,是想等大家充分休息好再开始准备复试,太赶进度大家就一直都休息不下来,最近我们就可以来分阶段说明复试备考了。


今天先来说很多同学在微博私信中问的问题——要不要读名著,怎么读?


我听师兄师姐说,他们考试时抽到的面试题就有名著,也有师兄师姐说遇到的复试笔试题是名著。

师兄师姐说的对,虽然不是所有人在复试面试、抽题或者笔试的时候一定会遇到与名著相关的题目,但总归会在考试中用到自己所读的名著,直接点就是请你分析一本读过的教育学相关名著。


我现在该怎么做呢?什么时候开始读?

我觉得当然是现在开始读。


在研究生期间,一般跟随老师的步骤是一周读一本名著,就这样研究生们也叫苦连天,觉得时间很紧张。


你们最好一周读一本,如果不行就十天或者两周读一本书,这样从一月份一直到三月,或者有的学校四月份考试,大概一个月读2-4本书吧。


如果同学们能在复试前读到8本书,你会觉得自己非常博学,开心得不得了。


假如我在考场上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你读过哪些教育学名著?请就其中一本进行汇报。

如果你的回答是:我只读过一本名著,……


首先,老师一听就知道你是为复试而读,才读了一本。而你不知道的是,你的竞争对手们都特别厉害,他们给了老师一个读书书单。


如果你说:我要汇报的是《爱弥儿》……


这本书虽然经典,但在历年的面试过程中,汇报的学生太多了,多到老师已经觉得疲劳了。


如果你的汇报又特别浅显,难以介绍到这本书的精华之处,仅仅停留在初试里背过的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老师可能会感受到你是个擅长背书的学生,那有可能就会被刷掉。


总而言之,可能你在初试已经感受到,只有足够的知识量才能迎战考试,你的复试将再次证实,只有足够多的知识量才能应付灵活开放、快速选材的面试环节。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的谈一谈读名著这件事儿。

读名著的价值与如何使用名著

我认为怎么使用名著和名著价值是紧密匹配在一起的,分开谈就说不清楚名著的价值。


阅读名著的价值是巨大的,尤其是对所有教育学学硕的学生以及非学科教学类的教育专硕的学生,因为抽题可能直接遇到分析名著。


读了名著就要给老师展示出来,那我们该如何展现呢?对于如何使用阅读过的名著,我梳理了四种方式。


01 简历栏目

如果你能在简历中增加一个阅读名著的栏目,其中罗列了三行,标注了自己所阅读的名著,会让老师感觉这个孩子干了点事儿。


图片
往届凯程优秀学员复试简历

有同学说不想交简历,我建议提交,除非学校明确规定不收简历。


据我所知,95%的学校都会说明请上交复试材料,通过学生的材料才能让他们去感受,这个学生曾经都经历了些什么、阅读了什么、是不是在我可以选材的范围?


所以,大家最好有材料。我从近两年开始,已经很少看到来凯程参加复试培训的学生没有材料了。


02 阅读书单

如果不体现在简历当中,还可以直接提交阅读书单。


有的同学从大一开始就阅读很多的书目,且读书很杂,有经济学、哲学、历史学,近期可能有教育学,可能还有文学和社会学,还有他看过的很多电影等等,这些内容组织起来分类别形成了一个书单。


这样的学生可以不用带简历,当然也可以带,如果简历也很丰富,会给老师带来一定的冲击感和震撼。


还有同学不仅仅带一份书单,还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或者读后感扫描成册传给老师们看,各种各样的我都见过,每一年都能见到类似的,且这样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


有没有感受到卷起来了?所有的考试环节都是内卷的环节,而且复试卷得更厉害。


03 抽题汇报

三年疫情过后,咱们可能会回归面对面线下复试,那一般来说还会有笔试,可能题目就直接让你写出阅读过的书目名单,然后就其中一本教育相关的名著进行分析。


面试的时候可能也会询问和汇报阅读的名著,或者要求评价等等,这时就是直接问直接答了。


最受伤害的学生是一本名著都没有读,一般这样缺心眼的学生就觉得自己进不了复试,结果没想到自己进了复试,准备工作又不足,就被刷下去了,这样的学生简直可惜到爆。


04 间接利用

第四种是老师问了其他问题,我却利用读过的名著里的知识,巧妙地做了回答,让回答体现名著里的经典话语、经典段落、经典理论和观点,让老师频频点头。


比如说,有一个学校考教育学原理,问题是说说你认为教育和教育学是什么?这个学生就很聪明,当他回答什么是教育学的时候,既回答了考研初试时背的教育学的含义,又说了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然后引用了自己读范梅南老师著作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观点,是说教育学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一下子就提升了你这道题的回答高度。


再比如说,有同学是课程与教学论方向或者小学教育专硕,可能会遇到要求谈谈当今小学教育的课程变革情况。这就可以先谈谈自己初试学到的东西,然后提升一下——最近我正好在读国际知名课程专家左藤学写的《静悄悄的革命》。


这本书中使我意识到未来整个学校的变化将会变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把这本书里的学习共同体概念用到回答中,整个答案都增色不少。


这种回答方式就是你学过的所有知识都不会白学,都可以转化成你的答案、你的思想去说给别人听。


读到这里,你有没有感受到确实读名著的价值是巨大的呢?


谁需要阅读教育名著

01 所有教育学学硕

学硕将来就是搞研究的,不论是什么专业,所以所有学硕老师都非常要求学生多读书,可以说自古不变。


所以你们一定要多读名著,给老师呈现一个丰富一点名著书单,对你的复试会很有帮助,对你回答其他问题也会帮助巨大。


02 非学科教学类专硕

非学科教学类专硕专业包括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管理、职业教育,还有其他没有任何学科背景的常见专硕门类,往往也会考查阅读名著。


在复试中,这一类考生整体考查形式和内容与学硕非常相近,考热点、考政策、考教学实践案例分析,考名著等等。


03 学科教学类教育专硕

学科教学类专硕,比如学科数学、学科物理、学科化学、学科语文、学科政治等,这些专业对名著类询问得少一些。


我觉得你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专门领域里,去看教材、研究课标、读参考书、琢磨教学论等等,这些内容对复试的帮助会更大。


但是近几年来,很多学科教学类的专硕学生会选择读1-2本与学科教学相关的著作。


比如《如何在课堂中使用讨论法》、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再比如《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因为任何一个学科的任教老师都需要对学生做好表现性评价。


所以你们也可以找这样的共通性著作,考场上展示汇报一下,或者利用它们回答相关问题。


所以学科教学类的专硕同学,时间很紧张的情况也可以选择不读名著,可以多读一些学科教学类相关的论文,能帮助你解释这个学科教学类专业中的前沿问题就可以。


怎么阅读名著

有的同学读名著就走神,根本读不进去,尤其是捧上杜威的书,或者有时候读名著都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话,也觉得没有那个耐心去读书。


大家在阅读书目的时候,问题会非常多,有同学倒是读进去了,但他的汇报只能像小学生一样回答个大意,然后就结束了。


可见,读好名著,为自己创造复试可使用的素材是非常关键的。


Q:应该读几本名著?

我希望大家读5-8本名著,这也是给往年同学的基本要求,当然无上限,你能读得越多越好。


Q:选择经典&前沿著作?

如果是我的话,首先有一半会选择经典著作,那些可能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失去价值的,比如《理想国》《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等,这一类属于经典的通选型著作。


其次可以读前沿类的新生著作,比如说《教师的阅读地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5讲》《教育思想的花园》《教育基本理论前言讲座》,再比如《园丁与木匠》等等,都属于很前沿的著作。


这也要看你面对的老师,有的学校和老师喜欢经典著作,有的学校和老师觉得这种东西年年学生都汇报,希望有新的东西。


不同的老师喜欢的不一样,所以你可以对半处理,也可以打听一下所谓的小道消息,看你们学校的老师喜欢什么样的著作,你就投其所好。


Q:读了就忘?

读完忘完,读到最后一页,只能说个大概,细节都说不上。这是因为你在读书的时候没有学习方法,没有归纳总结,最后你获得的就是囫囵吞枣、最大略的东西。


Q:读名著需要做笔记吗?

最好做笔记,为什么呢?就是既把书读了,还读得很细,还能把我想要记的东西都记下来,不会最后觉得大而化之,顺便也就可以给老师提交一本读书笔记了。


Q:到底怎么边读边归纳呢?

先归纳再总结

这是我自己在研究生期间使用的方式,因为那时候导师布置了任务,书有点晦涩,我实在是觉得读到第二页,我就已经对第一页开始遗忘了。


那怎么办?最后我的元认知策略告诉我,读一段总结一段,读一页总结一页,读三页来总结这三页的内容,读完一小节总结这一小节,正好这三小节读完是一章,我就开始总结这一章,一下子我就把书读下去了。


充分利用了细节归纳法,小纳走向大归纳,也最后汇集成了一个简单的知识结构图,在去给导师进行汇报的时候,就不会觉得自己非常词穷,说不出来什么了。


这种读书的缺点是很慢,但却是精读,往往这样读一本胜过囫囵吞枣地读十本。


我会把自己的这种笔记先做到书上,后续我会有一个整理笔记,把最关键的核心的东西整理到我自己的笔记中去,这样我就觉得思路清晰了。


但现在我几乎不用这么细致的读书方法了,原因是我已经养成了读书习惯,不走神了,所以就读完一章再进行总结。

手写笔记

推荐手写笔记是因为真实,如果你字写得还不错,展示读书笔记的时候,也展示了自己的字迹。


给大家展示一位凯程学员的读书笔记,她考入了北师大,大家可以看看她的读书量和字迹,我展示的只是其中一小本的一小块,而她给老师上交了五大本这样的读书笔记。


图片
图片
往届凯程优秀学员读书笔记

她不考上研究生都没有天理,因为人家是从大一就开始这样做读书笔记的,各个学科均有涉猎。


电子版笔记

敲字当然可以,而且还方便修改,也是当代学生喜欢的方式,如果你喜欢,就可以用这种方式。


不过这种方式里面又有一点让我觉得有点难过——抄书,如果一个同学手写笔记,把精彩的段落摘抄下来,就感觉好像都是学生在做笔记,但是这种精彩的段落,如果把它以电子版的方式展现出来,效果就不明显。


这种摘抄方式像我小学和初中做的工作,我大概到高中就已经不这么进行摘抄了。


不摘抄段落,又想交一个电子版笔记,那可以干嘛呢?做思维导图,把一本书以知识结构的方式梳理下来。


这里给大家展示一下我曾经在做凯程名著导读课程的时候,用思维导图展现的整个脉络,思维导图可以无限展开,可以把读书笔记做很细,也可以把我认为的经典语句融入其中,关键是这个过程整理出成书思路和方法。

考研复试 | 框架式电子读书笔记,让记笔记变得简约、高效


这种方式我觉得很好,你们可以到时候把它输出成大图电子版展示给老师看,但图太大了就得切割笔记展示了。


也有同学选择在知识结构图的基础上加一份书评,不论手写还是敲字,均可展示书评。


书评的写法千种万种,只要是你自己写的就好。


建议大家最好不要把网上的书评粘贴过来大概改一改,因为老师随便找到一个细节问题问你,以小见大地和你探讨,就会被他发现你没有读这本书、你在欺骗他,那就完了。


图片


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可能你“舍了老命”才把《理想国》精读下来,那也许第二本语言文字相对简单也不够厚的《教育漫话》,如果你想就略读一下吧,我认为完全可行。


我们考研时间紧张,你可以大概做一个精读和略读的匹配,都可以写到你的书单上去。


但你要知道这本书总体在讲什么,要点也要大概能梳理下来,如果每一本书都略读,你可能没有长进。


凯程如何服务于名著导读呢

我们发现很多同学知道要读名著,但容易走神儿、没有耐心,有的名著还不好读,读完了在凯程模拟面试中的汇报需要矫正的幅度也很大。


所以3年前我们就开设了名著导读课,今年我们也将继续开设,辅助同学们读好名著、用好名著。


01 丰富量大,自由选择

今年是第四年做名著导读课了,每年我们带读8本书左右,现在我们已经积累了25本书。

图片


今年我们再添7本书来为大家进行带读阅读,所以总共是34本书,由你挑选。

图片


这样的话,同学们的选择范围就会非常广泛,会涉及到你们各种各样的专业了。


这些书里有经典著作,也有非常前沿的新型著作,我们把它交叉在了一起,任由你们选择,找到你想要的著作。


02 讲解深入,服务考研

我们不仅会讲这本书有什么,还会讲这本书的成书思路、观点、研究方法等,最终再上升到复试如何汇报,也就是说,这是专门为考研而准备的名著导读,大概每本书的导读时间2-3小时。


我们邀请的全部是北师大和华东师大非常优秀的师兄师姐来为大家讲解,我个人也在这里面承担了1/3的书量,为大家讲解名著导读。


03 专业建议,有针对性

同学们可以看下面这个表格,这是三年来我们积累的名著导读和今年要新开的名著导读课程,罗列了每一本书的书名和建议的专业。

图片


大家从清单中就可以感受到,有的书很经典,你在任何一个专业和方向去汇报,导师都很喜欢,如《民主主义与教育》《爱弥儿》《理想国》《教育与美好生活》。


有些书的针对性就很强,比如学前教育方向的《童年的秘密》、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孩子如何思考》《孩子如何学习》、家庭教育方向的《父母的语言》;再比如教师教育或者课程与教学论方向以及学科教学类方向的《专家型教师做什么提高课堂实践的专业知识》等等。


所以分专业阅读很好,我们现在有30多本书,专门岔开去适合每一个方向,供大家自由选择。


04 两种听课方式

先读书再听讲解

大家可以先自己读书,读完之后再听汇总讲解,把它整理成可以进行汇报的主干内容,等到正式进入复试之后,就可以直接拿来用了。


你想想,别人知道自己进入复试了,很开心又迷茫,但啥都没复习,而你知道自己进入复试了,或者自己有调剂的机会了,把你学的东西拿过来就能用,你胜算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


先听讲解再读书

但肯定有同学会读不进去,尤其是字多的书,那你们就可以先听老师讲一遍,然后再把书拿出来详细读一遍。


读完之后,可以再挑重点听,或者再完整听一遍,这就彻底打通了,然后梳理重点,准备自己的汇报。


我这样讲完,同学们有感觉了吧?也知道怎么去学习了吧?我相信凯程这种名著导读课是可以服务好大家的。


我们分享的复试书单都标注了是凯程哪位老师引领导读以及适合的专业。


标注通用的,就是任何方向读这本书都是认可的通用性名著,一般是很经典的书,是老一辈教育家写出来的到现在依旧不失价值的书。


我们也准备了各个高校老师高频关注的新型著作,我觉得看新型著作很重要,你可以从中了解最新的教育思想发展前沿。这样你再匹配很多教育热点、教育案例等答题,就一下子与众不同了。


考研复试的题目都很开放,不论笔试还是面试,作答的时候几乎都可以用到名著内容——解释热点、政策、案例等问题,更显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也会把你的整个答案凸显到较高的水平上。


关于名著导读,我就给大家系统地说完了,希望同学们能喜欢凯程名著导读的服务,更希望大家能够让自己动起来,把名著读起来,继续保持充实的生活。


一方面要相信自己是有可能进入复试的,一方面让自己充分利用好时间,只有做足准备工作的人,最终才能迎来复试的胜利。


诸位同学,我们一起加油。


凯程名著导读单独报名入口公众号“徐影老师”菜单栏 - 如影随学 - 热门小课


图片


备战复试,教育名著这样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