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厂生活
作者(b站Id):独孤焘
(转载得到作者同意)
第1章 引言
作者在暑假期间进入工厂工作,对工人的生活有了一些体会,借此篇文章叙述工人的生活状况。
第2章 入职
工人入职有多种方式,但主要是通过中介公司和工厂员工内荐。中介公司为了吸引劳动力入职会允诺给工人一定的“返费”,通常在工厂工人不足时中介会开较高的“返费”,这个费用在工人在工厂工作满合同期会由中介退给他们。但是通过工厂老员工的反馈,中介公司会欠托工人的返费,这样员工就不会轻易离职导致工厂缺人。在工人离职后,大部分中介公司的“返费”并没有全部发给工人,也就是说假设中介承诺的“返费”是1000元,实际上只会发600元。据老员工透露说那些“返费”比较高的中介公司是不能信任的。以上这些“潜规则”都是老员工们心知肚明的。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很多企业都招不到人,这个时候“返费”会非常高,作者同宿舍的一个员工就是为了赚高额“返费”在这段时间来的。
还有一种入职方式是内荐,就是由工厂员工介绍社会人员进入工厂。推荐人和被推荐人在两个月后会拿到1000左右的奖金,但是被推荐人必须工作到合同期,否则两者都不会拿到奖金。这也是在工厂缺人时一个补充劳动力的重要手段。
第3章 薪资情况
工厂的底薪为2550元/月,这个金额在上海当然是无法维持生活的,所以工人都必须自愿加班,如果加班时间旷工会受到惩罚,即使合同上写的是“加班不是强制的”。正常上班是每周5天,每天8小时。加班是每天加班2-2.5小时,周六10小时,这样的话工资能达到4200元/月。此外,上下午休息和午饭也在厂区进行,不能携带手机,每天在厂区待的时间有12个小时之久。再扣去每月最基本的消费,可以剩下3000多元。每月10日会发上上月25日到上月25日的工资,也就是说公司卡了半个月的工资。每1个月白班夜班对换,夜班津贴为9元/月。工人的收入一靠工资,二靠“返费”。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专门赚“返费”的员工在拿到返费之后就离职,他们离职之后会到下一个公司赚“返费”。
但是凭这点工资在现代社会怎么买房呢,现在女方父母对男方的要求最基本的就是有房子。这种矛盾导致了年轻工人的结婚欲望低,生育欲望更低,导致了劳动力的短缺,即使是开放二胎政策也不能弥补。雇佣劳动的平均价格是最低限度的工资,即工人为维持其工人的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数额。因此,雇佣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所占有的东西,只能够勉强维持他的生命的再生产。[1]
第4章 生活、工作状况
住宿方面,工厂内外部有宿舍,每月的住宿费160元。饮食方面,有厂区食堂和生活区食堂。工人在上班期间不能出厂,只能在厂区食堂吃饭,每天有12元消费上限,消费在工资中扣,基本上只能吃个午饭。早饭和晚饭在生活区消费。
宿舍环境非常差,双层床,有些床上的铁条断裂翘了起来。在宿舍中甚至有老鼠,无独卫。晾衣服的地方在每栋楼楼顶。在较高的楼层淋浴会不灵。如果每天睡眠7个小时,去除在厂区待的12个小时,工人每天只有5小时自由支配时间,但是以作者为例,去除上下班的行程、吃饭、洗漱,只有3个小时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在每天的劳累之后,这3个小时也就只能看看碎片化的信息了,所以抖音等短视频APP比较受工人欢迎。大家都疲惫不堪,宿舍只能由清洁工不定期不稳定地打扫。
在工厂内是流水线工作,工作噪音非常大,但是公司在入职时承诺的防护用具耳塞并不提供,作者在有一段时间下班后有明显的耳鸣现象。
第5章 医疗卫生
工厂内的饮食非常糟糕,在早上上班时路过餐厅时有明显的异味。作者在刚刚进厂时吃过午饭之后就感觉到胃部不适。而据我了解大多数学生工在一开始都不适应厂内饮食。
在工厂内请病假必须要医务室开的病假单,病假可以拿到70%的工资。在医务室挂号大病小病都得抽血化验,花费47元钱,如果开药的话医生会至少给病人1整盒药物,根本不考虑病人需不需要这么多,甚至有些药物的说明书上明确写出连续服用的上限后医生还会开出比这个上限更多的数量。上海的药价并不便宜,作者在医务室拿了5盒药物后花费了500多元,这已经抵上一个工人一星期的工资了。这样看来,病假的70%工资根本就弥补不了看病的消费。
第6章 离职
对于工人来说入职容易离职难。对于那些来赚“返费”的工人,他们是想拿到“返费”就走的,然而并没有这么如他们的意。中介公司大概率会拖延“返费”的派发,在拿到“返费”后,工人还得跟公司申请离职,必须在1个星期前申请。如果工人所在的那条生产线比较忙碌,那么组长大概率会拖个1到2个月,最幸运的就是生产线要拆线,组长大概率会批准离职。
对于学生工来说,必须工作到合同日期,如果开学时间比较早则必须找中介开提前返校证明,然而根据同行的描述这里的手续又非常麻烦,其他原因要提前离职的话大概率是不会得到中介批准的。如果因为身体原因还必须到正规医院检查,并提供检查报告,才能批准提前离职。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