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哲学】反思必须是彻底的、普遍的、总体的,与其进行虚假的反思,索性别...

不要进行非专题化的反思。
哲学会告诉我们不要时刻都反思。反思只在一种条件下发生,那就是悬置起来,专题性的问题域里面再进行反思,严肃的反思。同样也就是说不要进行任何非专题化的反思。
非严肃的反思通通都是反射性,反射性是现代的一种精神病理化无条件的症状。它会导致各式各样的拖延症、恐惧症、拖延症...
比如说你吃过饭,然后要收拾桌子,这个时候请你径直去收拾,这个时候如果你反思“唉~我下一餐反正还要吃饭的,我为什么要收拾啊,我不是白收拾了吗,下一餐一吃桌子又脏了。我这碗也不是白洗了,反正下一餐又要用的。这筷子也是不洗还能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反思是一种非严肃的反思 。它是一种伪装成反思的精神病理化 ,他就是让你设想“我赚了,我不干这事一样,没什么差别 。”作为反思主体的那个“我”是镜像认同的。镜像认同,认同的不是镜子里面的那个自我形象,而是镜子里面的那个自我对应着镜子面前的是我,就好像一下子,把我自己从那种生活情态中摘出来 (此时此刻要去洗碗 清理桌子的那个 自我形象那个生活情态被我当做一面镜子 ,以此来反映我那个就是那个反思的我 ,这样就好像获得了某种自由 )“诶 我不用收拾了(我还可以去做其他很多事情 我瞬间多了一份自由 )”这种镜像认同这种自由是一种恐惧症,这种恐惧症害怕的是自己径直去收拾那个碗、筷子、清理桌面的那个生活情态中的自我形象,比如说自己在那 一个碗一个碗的洗一个碟子 一个碟子洗洗筷子 然后洗锅。害怕自己成为这个画面中的一个角色 。害怕自己去成为这个画面中的一个无聊的平凡的贫乏的缺乏意义的一个机械性的角色。对于机械性和重复性的一种恐惧。害怕机械性 重复性 平凡性 贫乏性,然后你就不愿意去径直的去直接的去完成这件事。
但是如果你专题化的反思,就会发现这件事是很有必要的 ,避免细菌滋生,避免所住的环境招苍蝇散发异味,引蟑螂。如果你专题化的去反思它 那么你会发现最优解就是吃完饭立马收拾干净。村里消化还没有消化到,让自己懒惰,让自己血糖变低,感到疲倦,趁你刚吃完还有一个热乎劲立刻去做。这是一个连锁的行动链条当中的一环,吃完饭赶快收拾干净然后有其他事要做,这种情况下 我们恰恰不能反思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反思,“唉?我为什么要去扮演一个机械性的重复劳动的一个平凡角色,我要过一个聪明的自在自由的生活/状态,这个碗不洗,哎,没事呀!反正我晚上还要用的呀,这我不就赚了吗,我有更多的时间去干其他事了,我不就赚了时间赚了空闲了吗?”
同样我们在所有的消费活动当中充满了这种致命的反思,商家给你设立了一个愚蠢的形象,然后你去规避它,然后就一下子进入的一种反射性状态中,一个埋设好的预设好的消费陷阱当中去了,我们心理面为什么会有这个那么蠢和不那么蠢的图像在那边,这些图像是从哪来的?
应该是从小教育活动中,父母:“你去洗碗,我不洗”父母的懒惰为什么会遗传到小孩身上?因为小孩就觉的洗碗的人是笨蛋,做家务很没有价值,寻寻渐进去处理事务的人是愚蠢的,他们不懂得走捷径。不停的进行这种临时的虚假的反思 会有很糟糕的后果,不要进行廉价的反思,如果进行廉价的反思 那么就会产生廉价的问题意识,你很喜欢问一些廉价问题。 很喜欢问一些非此即彼的问题 。在一个既定的肤浅的答案框架下,进行一些非此即彼的发问。因为你小孩不了解现实啊 然后就2元对立,和知乎微博的那些人吵架。脸谱化的去把握现实,去对待人物 。这种情况下你会觉得自己聪明 会去反思。“我好聪明啊 !你说的那个就是不对的,我站在这个立场才是对的。”但凡是个肤浅的立场,廉价的反思,它对手的错误就是没道理的,都是荒谬的,都是不值得被选的,真正的专题化的反思反而要去把对手的错误对手的立场,能够进一步化解为一个发生学机制,他是怎么发生的?怎么被结构起来的?他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阶级地位,从什么样的利益格局当中生成出来的,你要整个还原出来而且要在现实当中有依据,你确实见到过这些人,也确实目击过有这样的社会秩序在如实发生够。比如未老格批判分析哲学,这是专题化的严肃的反思,因为他见过这些人,见过那些教授,还看过他们的文章。“我也知到他们的家庭背景怎么样,收入情况怎么样,花的钱从哪里来的,我知道。我也知道他们所习惯的那些文化被哪些意识形态俘获,这些我通通都知道。所以我不认为我对他们的批评是一个肤浅的反思。这是一个慎重的反思 。我对他们的核心批评再次强调一遍 就是他们没有意识形态批判,没有意识形态批判学 !也没有反思性的哲学学,对于哲学本身的,对于哲学活动,哲学的发生学,哲学的阶级立场,哲学本身的在社会文化中,在政治话语,乃至是出版性的 教育性的经济现实当中的地位加以反思。这是出于我自己的立场,出于我各方面的选择出于我一整个体系来得出的结论 。而不是一种肤浅的反思 ,如果是肤浅的反思 ,那么就会变成‘欧陆哲学对,分析哲学错,他们就是没有道理,我们欧陆才是好的 ’ 。欧陆哲学也被我批得一无是处啊 ,欧陆哲学现行的代表 比如说自然主义现象学 法国人类学,乃至精神分析啊 他在现实当中都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但是他有很多地方是有希望的,就是导向马克思主义传统!这是最有希望的一点。欧陆哲学就是可以无缝衔接导向马克思主义传统,我觉得你是不够格,也没有胆量来做批评的吧。这话我放在这里 这是我的决择,这是我的姿态,这是我的立场!......分折能倒下马克思主义吗?能导向对 资本论的解读吗?不可以啊~......”(麻了 v老哥在这里讲了很多关于哲学 人类历史 分析哲学 欧陆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事情 但是对我来说太陌生了我所以在这里我就省略不做记述了 因为我主要想整理的是关于拖延症问题方面的专题化的 笔记记录)
任何廉价的反思会让你有一种虚假的思想感,一种虚假的问题意识,“就觉得我在提问题啊,我再把理论和现实做对比啊 还是回到刚刚那个洗碗的例子 或者说这里用一下我本人笔记记录者的例子:比如说有那个书籍摆放,哎,我这里不整理啊~我整理了之后反正还要拿出来的,我干嘛整理它呢,不整又没事,这里就会出现一种对立,一种虚假的理论和现实的对立。现实就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我要去整理整理这些书,把它摆放好。然后我又有理论上的反思,觉得这件事是无意义的,不做没什么问题,反正对整体的书籍摆放格局影响不大,我的书籍还是比较整齐的。然而最终的结果是在书籍一直不去整,一直随便放,随便拿,然后从一个较好的状态变成一个较乱的状态,乱了之后呢。你拿去放用的时候又会想,唉~反正都这么乱了 我这一本书放好不放好,对这个乱乱的格局又有什么大的影响呢,不如随便放。😅😅然后我就有一种虚假的思想感 ”但是这个现实是被他悬置起来的现实是他没有去接触的现实 切身实践的现实,是他想象的现实,是他害怕了现实 是他没有克服了的现实 ,是他不愿意去看的那个现实 。比如说洗碗,他一定要到最后他受不了了才去洗碗。
在这种情况下,我希望大家去克服这种反思性 。
克服种反思的过程是不加反思的,是有益的,是一种长远意志。
这种反射性代表象征性律令失败,打着否定性的旗号,去崇拜“自由”“随意”“灵动”新神。
设立一个局部的想象图景来代替绝对否定(一个整个精密的整个本体论框架去反思)
强调理论的自洽性,符合逻辑,能说服他人,至少能说服父母。
见死不救是反射性,不能去幻想我救了之后怎么怎么痛苦怎么笨怎么被骗。严肃反思应该是按照逻辑按照理性通盘考量我是不是有能力去救。总归要做些什么。
专题性的反思自我批判,把这些反射性图像给肃清,污名化。为想象力设立界限,别让它沉浸到镜像式的享乐中。
严肃的理论最小程度上是想象的,最大程度上是推理的,逻辑的(逻辑不限于形式逻辑,可以有符号学 辩证法。但如果这两不懂那就用形式逻辑)最大程度话语结构和张力最小想象性图景。
有些我的观众如过你是镜像投射一个局部图景(在其中你是挫的sb的)虚假否定这个图景来享乐的,自己好好学习,再生活中获得能力去真正反思,什么时候不要反思,真正反思的时候严肃的整个的推理的去专题化的反思。
镜像式投射一个局部的想象性图景(自己在其中的形象是乏味的平庸的愚蠢的)然后通过拒斥它跳到自己所谓“自由”“灵动”“占便宜”的与之对立的图景中来享乐的。这种“反思”不能说服任何人,没有力量的。
未明子没有在兜售一种观念“廉价的反思是可以改变生活的”不,它会让你越来越糟糕,越来越没希望。
批判应试教育,首先你要了解它才有资格批判他,了解它有哪些核心问题,理论上证明它很糟糕;另一方面要在现实上去考量我是否能担起这个责任和代价去大张旗鼓的批判他,我这么做了我以及我的家人会遭受哪些损失,我又要耗费多少精力去弥补他。如果你有理想你更应该到更好的大学去接受更好的教育锻炼自己,对社会进行一个更全面更透彻的观察和反思。
“我讲的所有那些主义归根结底都是失败了的,他们都不能代替现实本身,辩证法的基本精神就是现实高于理论,理论是一种努力是一种不能算保障的保障,但是只要努力地把理论给严肃地整体化普遍化,把它推进到底,理论就如同现实一样获得了某种生命力,就会发展,这样它对于现实才具有某种指导意义,你对于现实那个僵死的图像僵化了不会发展,这个时候理论作为一种开放性的话语,作为一种和整个哲学史思想史勾连在一起一个严肃的话语,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他有他的生命力。而不是说你直接逃遁到一个名之为理论的,你自己幻想的图景里,就把问题都解决掉了,不可能,你越是这样越是习惯性地进行虚假的临时性的反思,去创制一种临时性的片面的图像去覆盖你所要面对的真正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