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地铁时刻•番外番V02A1:关于东洋的型号推导
从燃料电池试验列车说起
东洋发布了第145号技报,其中提到了JR总研的R291型燃料电池试验列车。

R291型为1M1T编组,这是它现在的主变换装置,RG6046-A-M,包括VVVF部(SiC-VVVF,1C4M1群方式)和SIV部。

不过RG6046-A-M并不是R291型制造当初的主变换装置。技报中提到,作为原有主变换装置的更新产品,RG6046-A-M在体积方面进行了不少优化。
那么原来的主变换装置是什么样的?于是我找到了《鉄道総研における - 燃料電池鉄道車両の取組みについて》,这是JR总研介绍燃料电池试验列车的PPT,里面有这么一张图。

你没有看错,是装在车厢内的——和“东洋GTO-VVVF史话”那篇专栏中,相铁6300系6306号车的试验装置是类似的操作。

回到第145号技报,其中在介绍更新后的燃料电池用斩波装置时提到:

RG4040-A-M成了突破口。查阅以往的东洋电机技报可知:
第111号技报载,南海2300系(2005年春季上线运营)的VVVF为RG689-A-M,SIV为RG4039-A-M;
第113号技报载,新京成N800系(2005年夏季上线运营)用RG692-A-M于2005年初装车;
第114号技报载,大阪地铁80系(2005年底启动试运营)的SIV为RG4042-A-M;
第117号技报载,名古屋地铁N1000型(2008年初上线运营)用RG4047-A-M和南海8000系(2008年初上线运营)用RG4045-A-M于2007年装车。
由此,R291型列车的原有主变换装置为:
RG690-A-M
以上便给出了推导东洋VVVF型号的一个例子。即便如此,型号推导也不能保证百分百准确,不过大致的号段还是可以保证的。
推导例:RG696-A-M
北京地铁10号线,三种列车的VVVF彼此不同款。最早上线的DKZ15,虽是在2008年上线,但根据《东洋电机制造100年史》,早在2006年就签订了牵引系统的合同,因此结合同时期的江之电500系(RG695-A-M)和埼玉新交通2000系(RG697-A-M)来看,DKZ15的VVVF属于RG690番台。后来我拍到SFM04/04A的VVVF铭牌(RG698-A/B-M),由于DKZ15和SFM04/04A的牵引系统中标时间过于接近,因此推出DKZ15的VVVF为RG696-A-M,该型号已获地铁员工A证实。
推导例:RG685-A-M、RG4038-A-M、RG4046-A-M
根据东洋电机技报第117号(前述)可知SFM04/04A的SIV属于RG4040番台。我去拍SFM04A的SIV铭牌时,由于光线太差,只能确定是RG404※-A-M,※是6还是8不敢确定,不过证明了SFM04A的SIV和SFM04的同款。后来从一份SIV试验报告中确定※为6,并得到地铁员工B证实。
由于SFM01/02、DKZ15和SFM04/04A的SIV外观存在明显差异,当时认为DKZ15的SIV是RG4040番台的新型号,但地铁员工A的答复是DKZ15的SIV为RG4038-B-M。不过有B-M必有A-M,由此推出SFM01/02的SIV为RG4038-A-M,该型号已获地铁员工B证实。
SFM01/02于2003~2004年上线(此后经过扩编),同时期的VVVF包括京王1000系3次车(未更新)的RG682/3-A-M、阪急9300系的RG684-A-M、长崎市电3000型的RG686-A-M等,因此SFM01/02的VVVF属于RG680番台。在RG680番台内,按照列车制造时间先后排序,推出SFM01/02的先头车VVVF为RG685-A-M,该型号已获地铁员工B及列车培训手册证实。
由此,SFM01/02/07的VVVF为RG685系列,SIV为RG4038系列,无非是不同后缀的排列组合而已。目前确定的VVVF和SIV分布为:
SFM01/02:【685AM】-【4038AM】-【685BM】-【4038AM】-【空】-【685AM】
SFM07:【685A1M】-【4038A1M】-【685BM】-【4038A1M】-【空】-【685A1M】
其中A1是A的再生产版本,而B与A的差异相对较大,即便01 100换用了四方所VVVF,先头车与中间车的VVVF还是要在型号末尾标Mc和M来区分。
推导例:RG6012-A-M、RG6023-A-M、RG4058-A-M、RG4059-A-M
我去拍DKZ4更新车的VVVF铭牌时,由于光线太差,只能确定是RG60※3-A-M,制造时间为2013年;由于同时期的VVVF包括箱根登山铁道3000形的RG6025-A-M和名铁3500系更新车的RG6020-A-M,因此暂定※为2。当时湘电东洋有资产清算的计划,在清算报告里有如下表述:
设备型号为RG6023-A-M的ATO改造设备VVVF涉及法院诉讼
VVVF束线材(烧损事故):RG6023-A-M
VVVF逆变器(VVVF,北京9号线增购车):RG6043-A-M
静止逆变器装置(SIV,北京9号线增购车):RG4058-B1-M
因此推出DKZ4的RG644-A-M被换成了RG6023-A-M,该型号已获地铁员工B证实。另外咨询过@DKZ4-01014,S423编组在2019年出过事故,导致部分VVVF线材烧损。
另外有B1-M必有B-M和A-M,因此推出DKZ32/33/34/34增购车的SIV为RG4058系列——至少可以保证DKZ32的SIV为RG4058-A-M(该型号已获地铁员工C证实)。
至于这四种车的VVVF,由同时期的伊予铁道3000系用RG6010-A-M、名古屋地铁N3000系用RG6011-A-M和横滨金泽海岸新交通用RG6013-A/B-M可知属于RG6010番台;在番台内按照列车制造时间先后排序,推出四种车的VVVF为RG6012系列——至少可以保证DKZ32的VVVF为RG6012-A-M(该型号已获地铁员工C证实)。
DKZ32/33/34的牵引系统合同是一起签订的,因此最初认为三者的VVVF和SIV同款,直到后来查到两条海关记录:
8504403090,逆变器,品牌:东洋电机,功率:720 kW,型号:RG6012-C-M,用途:地铁列车牵引系统用
8504401990,辅助电源,品牌:东洋电机,功率:17 kW,功能:供电用稳压电源,型号:RG4059-A-M,用途:地铁列车牵引系统用
自此我开始怀疑DKZ32/33/34的VVVF和SIV彼此不同款,即DKZ32的为A-M,DKZ33的为B-M,DKZ34的为C-M;C-M已获地铁员工A证实(并确认了DKZ34增购车的为C1-M),B-M不可能空缺,因此猜想成立。至于RG4059-A-M,由于DKZ32/33/34/34增购车的SIV已确定为RG4058系列,因此4059只能是成都地铁2号线列车的(1号线列车的为RG4052-A-M,有招标文件可查)。
总结
相对来说最容易进行型号推导的日系VVVF便是东洋,因为型号同订单顺序的关系非常大,知道列车的生产时间即可根据SIV型号通式【RG4※※(※)-※(※)-M】和VVVF型号通式【RG6※※(※)-※(※)-M】结合已知产品尝试推导。
插一句
至于其他的日系VVVF,型号推导由易到难依次为日立、东芝、三菱和富士。
富士的CDA型号系统中,各种车下电气柜混在一起,几乎没有推导价值;东芝的现行型号系统与东洋的类似,但是出现过INV到SVF的转换,加之还有整流/变流一体式的COV(如HXD3的COV071系列和台铁EMU800/900的COV098系列),因此比东洋的复杂。
日立和三菱现行的SIV型号很难找规律,而它们的VVVF型号与控制原理关系很大,尤其是三菱,一串型号里牵涉到电机功率、控制方式、输入电压、订单顺序和制动电阻,光是分析型号就已经是比较头疼的事了。三菱型号已发专栏介绍,日立的后面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