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6.第六讲 分经随病制方-通气防风汤、羌活胜湿汤

2023-01-18 11:55 作者:铁山望江一闲人  | 我要投稿

原文

《脉经》云:风寒汗出,肩背痛,中风 ,小便数而欠"者,风热乘其肺,使肺气郁甚也。当泻风热,以通气防风汤主之。

通气防风汤

柴胡、升麻、黄芪已上各一钱,羌活、防风、橘皮、人参、甘草已上各五分,藁本三分,青皮、白豆蔻仁、黄柏已上各二分。

上哎咀,都作一般,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后。气盛者宜服,面白脱色,气短者勿服。

如小便遗失者,肺气虚也,宜安卧养气,禁劳役,以黄芪,人参之类补之。不愈,当责有热,加黄柏,生地黄。

如肩背痛,不可回顾,此手太阳气郁而不行,以风药散之。

 

白话

《脉经·手太阴经病证第七》中说,风寒之邪趁着汗出表疏,腠理空虚而侵人人体,多见自汗出,肩背部疼痛,感冒伤风,小便频数,口鼻嘘气等证,是风寒人里化热或风热之。邪侵袭肺部,迫使肺气郁而不宣,法当开泻肺经的风热之邪,解肌表而利膀胱,用通气防风汤主治。

通气防风汤

方中用柴胡、升麻升举阳气;黄芪、人参、甘草补益肺气;防风泻肺经之热,用于升阳与益气之中,因为防风辛甘微温,其性升散,善行全身,又入膀胱经主一身之表,为治风通用之品,所以有“风中润剂”之称,无论是风寒或风热都可配伍应用。羌活、藁本散太阳之风寒,橘皮有行气调中,健运脾胃之气,青皮理气化滞,白蔻仁宣肺气,用少量黄柏引热下行,阳气舒伸,气通痛止,溲便自调。以上药物切碎,作为一服,取水两大盏,煎至一盏,去掉药渣,温服。吃饭以后或于肺气旺盛伤风感冒的病人可以服用。如果肺气虚弱、面色苍白、呼吸气短的病人,虽感风寒或风热之邪亦不可服,恐辛散太过损伤肺气。

如果病人小便失禁,是因肺气虚弱,故膀胱不能约束而尿遗,应该安静卧床休息以养肺气,暂时避免过度的劳动。用黄芪,人参之类甘温药补益肺气,肺气旺,小便自然得到控制。倘若用参芪以后,小便仍然失禁,应当寻找失禁的根源,除肺气不足水之上源不固失禁外,是肾与膀胱有热或肝经湿热,可迫使膀胱开阁失司而出现失禁,用黄柏泻膀胱之热,加生地黄以滋阴清热。补泻兼施,小便也自然得到控制。

如果肩背部疼痛,不能左右回顾,是手太阳小肠经气郁阻不能活动。当用通气防风汤等风药以散小肠经气的郁阻。

 

原文

如脊背项强,腰似折,项似拔,上冲头痛者,乃足太阳经之不行也,以羌活胜湿汤主之。

羌活胜湿汤

羌活、独活已上各一钱,甘草炙、藁本、防风以上各五份,蔓荆子三分,川芎二分。

以上吹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后。

 

白话

如果脊柱疼痛,颈项强痛,腰痛好像折断似的,后颈强硬抽搐,牵引头部掣痛,是足太阳膀胱经经气郁阻不通的原因,因为足太阳膀胱经起目内眦,上额交巅,络脑,下行项后,经脊柱两侧抵腰至下肢。太阳膀胱经为六经之首,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以固护于外,为诸经之藩蓠。风湿之邪阻滞太阳经脉,所以表现这些症状,故用羌活胜湿汤开散太阳经气的郁滞。

方中以羌活、独活为君,羌活入太阳经,能祛上部风湿,独活善祛下部风湿,二者相合,能散周身风湿,舒和关节而通痹。以防风、藁本为臣,祛太阳风湿,目上头痛。优以川芎活血,祛风止痛;蔓荆子祛风儿痛。甘草为使以调和诸药。

煎服方法,以上诸药切碎,合为一剂,取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掉药渣,温服,再进饮食。

 

原文

如身重,腰沉沉然,乃经中有湿热也,更加黄柏一钱,附子半钱,苍术三钱。

如腿脚沉重无力者,加酒洗汉防已半钱,轻则附子,重则川乌头少许,以为引经而行经也。

 

白话

如果感觉身重,腰部沉重,是足少阴肾经的湿热阻滞。更须加苍术二钱为君药,以燥湿为主,加黄柏为臣药,以泄热为辅,佐以少量附子引经,直达足少阴而解湿热,这是在羌活胜湿汤的基础上加减以治足少阴经湿热。

如果感觉腿脚沉重行动没有力气,在羌活胜湿汤中加汉防已清理下焦湿热,症轻的加附子引诸药人肾,症重的加少许川岛头辛热引经以行血,血脉通,腿脚气力增强,自然行动矫捷。

 

原文

如卧而多惊,小便淋溲者,邪在少阳,厥阴,亦用太阳经药,更加柴胡半钱。如淋、加泽

泻半钱,此下焦风寒二经合病也。经云:肾肝之病同一治,为俱在下焦,非风药行经不可也。

 

白话

如果病人睡眠多惊易醒,小便排尿障碍涩痛的,是湿热之邪聚结于少阳,厥阴两经,肝与胆同病,故睡后多惊,小便淋溲。所以亦用羌活胜湿汤直解足太阳膀胱湿热,更加柴胡疏散少阳厥阴之气。如排尿时淋沥不尽,加泽泻渗湿通淋。这是下焦太阳寒水与厥阴风木两经同病。寒水主于肾,风木发于肝,肝肾同源治同一法。是因为肝肾同源下焦,“下病上取”非得使用风药升阳行经不可,使阳升热解,经行则湿化。

 

原文

如大便后有白脓,或只便白脓者,因劳役气虚,伤大肠也,以黄芪人参汤补之;如里急频见者,血虚也,更加当归。

如便白脓,少有滑、频见污衣者,气脱,加附子皮,甚则加米壳"。如气涩者,只以甘药补气,当安卧不语以养其气。

 

白话

如果排出粪便夹有白色粘液,或只排出粘液没有粪便的,是因为疲劳过度,脾胃虚弱,肺气郁于大肠,故排出粪便带有粘液。用黄芪人参汤补益脾肺,升阳泻火,大便才得正常。如果腹痛急迫,急于排便频频出现,是血虚的病证,加当归以活血补血,使血行则脓血自愈,气调则后重自除。

如果粪便排出带有白色粘液,粘滞溏垢不爽,经常污染衣裤的,是中气下陷,失于固摄的虚脱证,在黄芪人参汤中加附子皮助益阳气,如果泄泻不止,加罂粟壳以涩肠固脱。

如果脾胃亏虚,腹胀气不转运而大便涩滞而不爽,肛门重坠,急于排便,欲行不畅的感觉,是中气虚陷,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等甘味药物补益脾胃,并适当安静休息,少讲话,以恢复脾胃中元气。

 


6.第六讲 分经随病制方-通气防风汤、羌活胜湿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