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1958年3月
两次被锁,只能精简。
2月28日
以前,我们的相互关系,如在基层,厂长、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和职工之间,并不平等,群众把他们称为官,党、政、工、团是四大领袖。现在,经过大鸣大放、大辩论,情况就改变了,群众见到这些人可以批评,他们也真改正缺点,于是群众也纷纷起来改进工作,落后的职工批判了自己过去只为人民币服务、只为“五大件”服务的错误态度。他们认识到应该为人民服务,于是劳动热情高涨,干劲十足。
3月9日
关于两种方法的比较问题,
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冒进”,一种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反冒进。我看应采取“冒进”。反冒进是个方针问题,南宁会议谈了这个问题。谈清楚的目的是使大家有共同语言,好做工作,我绝无要哪个同志不好混之意。
关于规章制度问题,
规章制度从苏联搬了一大批,害人不浅。那些规章制度束缚生产力,制造浪费,制造官僚主义。建国之初,没有办法,搬苏联的,这有一部分真理,但也不是全部真理,不能认为非搬不可。搬,要有分析,不要硬搬,硬搬就是不独立思考,忘记了历史上教条主义的教训。
这是唯物论;二者是对立的统一,也就是辩证法。对苏联的经验,只能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不从之。什么事情都要提出两种办法来比较,这才是辩证法。
3月10日
学习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专门模仿;一种是有独创精神,学习与独创相结合。硬搬苏联的规章制度,就是缺乏独创精神。
各个部门存在教条主义的情况不同,需要分析比较,找出原因。
一、重工业的设计、施工、安装,自己都不行,没有经验,没有专家,部长是外行,只好抄外国的,抄了也不会鉴别。
二、对苏联和中国的情况都不了解。对苏联的经济情况、历史发展不甚了解,既然不了解,只好盲目地学他们。
三、在精神上受到压力。菩萨比人大好多倍,是为了吓人。戏台上的英雄豪杰一出来,与众不同。斯大林就是那样的人。
四、不懂得比较法,不懂得树立对立面。对许多规章制度,我们许多同志不去设想有没有另外一种方案,择其合乎中国情况者应用,不适合者另拟,也不作分析,不动脑筋,不加比较。
3月11日
现在有些虚,不要老加计划,要有措施。没有措施,工人没有信心。许多事还要有具体措施,才有保证。计划要和措施结合,否则会落空。
3月12日
我国又穷又白,省下来的钱多办学校,中小学可大办,农业学校也要发展。只有教育发展,才能赶上英国。靠文盲建设不起社会主义,我们要有上千万的知识分子。麦子穗太短,如能研究培育一种新的品种,穗很长的,那就很好。
3月14日
实现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辽宁三年,广东五年,是左派。三年恐怕有困难,可以三年到五年,上面打长一点,让下面超过。这次会议对一些项目完成的时间取得一致看法,除四害三年到五年,粮、棉五年到七年,绿化三年到五年,两本账,有伸缩,好些。
农村房子很不卫生,在十年内应改为砖瓦房,不要茅草房。房子样子可搞好一点,因地制宜,搞些标准设计。苦战七年到十年,基本改变农村房子的面貌。
3月18日
马克思主义者不要隐蔽自己的观点,在原则问题上共产党员要有明确的态度。建设路线不能迷信苏联,不破除迷信,要妨碍正确贯彻执行建设路线。全国的青年工人、青年农民、青年学生、社会青年,确实需要很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3月20日
第一,改良农具的群众运动,应该推广到一切地方去。它的意义很大,是技术革命的萌芽,是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以车子代替肩挑,就会大大提高劳动效率,由此而进一步机械化,机械化与改良农具运动要同时进行。改良农具运动的特点是迅速有效。群众性的创造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发现了好的东西,就要加以总结推广。
第二,建设的速度,是个客观存在的东西。凡是根据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能办到的,就应当多快好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但办不到的不要勉强。要在内部讲清楚,把空气压缩一下。压缩空气不是泼冷水,而是要把事情办得扎实一点。要去掉虚报、浮夸,不要争名,而要务实,要有具体措施。
第三,工业要有生产节奏,农业也要有,商业、文教、政治,都要有点节奏。在多快好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总路线下,波浪式地前进,这是急与缓的对立的统一,劳与逸的对立的统一。如果只有急和劳,则是片面性。苦战与休整的对立的统一,这是规律,而且是互相转化的。没有一种事情不是互相转化的。要举丰富的例子,搞几十个、百把个例子,来说明对立的统一和互相转化的概念,才能搞通思想,提高认识。
第四,第二个五年计划搞几十万项,县县都办起工业来,结果如何?会不会生产过剩?在我脑筋中存在问题。是好,还是天下大乱?我现在没有把握。所以,现在要开会,要每年抓四次,看到有问题就调节一下。
错误还是要犯的,不可能不犯,犯错误是正确路线形成的必要条件。难免论是正确的,可免论是不正确的。问题是犯得少一点,犯得小一点。
3月22日
要提高风格,讲真心话,振作精神,要有势如破竹、高屋建瓴的气势。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抓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工作中的基本矛盾。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尊重,但不要迷信,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创造出来的,不能抄书照搬。一有迷信就把我们脑子镇压住了,不敢跳出圈子想问题。
不要怕教授,进城以来相当地怕教授,看人家一大堆学问,自己好像什么都不行,不要自惭形秽。自古以来,创新思想、新学派、新教派的人,都是学问不足的青年人。他们一眼看出一种新东西,即抓住向老古董作战,而有学问的老古董总是反对他们的。学问是抓来的,看你方向对不对,去不去抓。历史上总是学问少的人,推翻学问多的人。
当面不说,背后嘀嘀咕咕,这最不好。可以尖锐一点,也可以委婉一点,但不能不说,有话不说就很危险。当然,说话要选择时机,不讲策略也不行。不敢讲话无非是“怕”。我看只要准备好这几条,看破红尘,什么都不怕了。难道可以牺牲真理,封住我们的嘴巴吗?我们应当造成一种环境,使人敢于说话,交出心来。
3月25日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第一是唯物论,第二是辩证法。我们许多同志对此并不那么看重。唯物论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我们的主观世界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主观反映客观是不容易的,要有大量事实,在实践中反复无数次,才能形成观点。一眼望去,一下抓住一两个观点,并无大量事实作根据,是不巩固的。
尊重唯物论、辩证法的人,是提倡争论,听取对立方面的意见的,这是对立的斗争。辩证法是研究主流与支流、本质与现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我们许多同志不注意理论。究竟思想、观点、理论从何而来?就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世界所固有的规律,人们反映它,不过是比较地合乎客观情况。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一个侧面,是许多个别事物的抽象,离开客观的具体事物,那还有什么规律?
越是向人请教得多,提出来的东西大概比较有把握,但还不能说是正确的,因为没有证明。许多事情,我自己就半信半疑。“多快好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建设路线究竟对不对?《论十大关系》究竟对不对?至少还要看五年。今后还要准备发生预料不到的事情。我希望一些过高的指标不要那么太高,要能办得到、行得通,至少有些东西不要去登报。
支票开得太多,后头难于兑现。今年这一年,群众出现很高的热潮,我很担心我们一些同志在这种热潮下面被冲昏了头脑,提出一些办不到的口号。我并不是想消灭空气,而只是要求压缩空气,把膨胀的脑筋压缩一下,冷静一些,不是要下马,而是要搞措施。对本质问题、主要问题,要看得到,抓得起。如果看不到,那就不可能解决问题,当然也有能看到而抓不起的人,缺乏一种魄力、一种能力。所谓抓得起者,无非是加以分析研究,想办法解决。
3月
关于改造农村落后居住条件的指示(草案)
指示草案说:
各县和城市郊区可以先搞一两个试点,就房屋、厕所、人畜分居、绿化、公共场所等方面,拟出又适用、又卫生、又安全、又经济、又美观的几种标准设计,然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分期分批推广。由农业合作社统一安排,就地取材,自搞土木工程。不论试点、拟定标准设计、在乡社推广和实行修建新住宅的时候,都必须经过群众充分的、反复的讨论,不要违反群众自愿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