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佛教的世界

2023-08-12 23:53 作者:行万里路的老张  | 我要投稿

这些年看了许多石窟和佛有关的遗迹,在赞叹之余,也对佛的世界产生了许多疑问。如释迦牟尼开悟创教,可为什么后来又有了那么多并列的佛?如大日如来,比卢遮那佛等等? 最近偶然读到一些印度佛教的历史,才初窥佛教在印度从小乘-大乘-密宗直至消亡的背景和过程。它是由和婆罗门教的斗争中产生、发展和消亡的。 为了迎合当时的统治者和吸收更广泛的信众,佛从一个觉悟者(趋于小乘),逐步变为了万能的神(大乘),同时,为了从婆罗门教中吸收更多的信众,越来越多的婆罗门教中的神被引入并冠以新的名目被供奉(趋于密宗)。小乘佛教南传至斯里兰卡,后遍布东南亚。大乘北传,中亚,西域直至中国,并被汉化。密宗,也是不断北传,大部分为吐蕃所接纳,演化为藏传佛教。同时,也融入汉化的大乘佛教中,如我们常见的比卢遮那佛,大日如来等等都是佛教密宗化的结果。 佛教在释迦牟尼去世(公元前6世纪)后的数百年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公元一世纪之后,由于在印度所处环境的变化,其自身的教义和仪轨在与印度教的竞争和融合过程中更是变化剧烈。所以,中土取经,译经,其实不同时期,经卷的内容和方向想来也是大为不同。现在看来,非要把鸠摩罗什和玄奘的经卷和思想进行比较或统一起来,也是很难且不可取。 总之吧,求异是创立的源头。趋同则是消亡的必由之路吧!这是佛教于印度消亡的经验教训吧!同时,如果在中国过度地强调佛教经典的思想一致性,并想以历史经卷来佐证,也是完全不可能。这也是最近最近读书的一个重要的收获吧!特此记之!

佛教的世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