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强推10部余华作品,每一部都是经典

2023-06-20 15:32 作者:09065914  | 我要投稿

余华,当今中国文坛的顶流作家。 但是,余华并不是科班出身,他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名乡村牙医。 经历了近5年的枯燥生活以后,余华说,患者的口腔里没有风景。 于是,余华从头开始,走向了自己最喜爱的写作。 就这样,中国文坛的一颗巨星就此冉冉升起。 本期书单关键词:【余华书单】,20部余华作品,每一部都是经典。 1《活着》 一个微小的个人,在大时代中载浮载沉、漂泊无向,却依旧闪耀着小人物坚韧与顽强。 《活着》的主角福贵本是个阔少爷,可他嗜赌如命赌光了家业。 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在穷困中患病去世,福贵也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 几经波折回到家中,还没过几天安稳日子,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但是,福贵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 2《许三观卖血记》 《许三观卖血记》才是更具现实意义的“活着”。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但凡有一点活路,都不会去冒着生命危险去卖血。 卖血,几乎是一个穷途末路的人最后的生存方式。 但是,在许三观的故事里,他却先后卖血12次。 每次卖血,许三观都有必须卖的理由。 是在一次次的卖血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人活在世上的卑微与温情。 3《兄弟》 如果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透露着生存的些许希望的话,那《兄弟》可是彻彻底底的绝望。 余华在故事里,用一对兄弟的无常人生,掀开了人性之中令人胆寒的恶。 曾经相依为命的兄弟,因为女人,变得势同水火、形同陌路。 在充满绝望的故事里,时刻提醒我们道德的力量。 4《文城》 余华的小说是塑造英雄的,他的英雄不是神,而是世人。 但却不是通常的世人,而是违反那么一点人之常情的世人。 在《文城》中,继承父业的林祥福,本来家底殷实,日子有滋有味,却因一个文城来的女子小美而着迷。 面对小美一而再、再而三的抛弃,林祥福在军阀混战、匪祸不断、民不聊生的清末乱世,毅然选择了带着孩子背井离乡去文城寻找小美。 余华擅长书写苦难,讲述个体与残酷命运对峙的悲剧,偏偏又赋予这种苦难与悲剧一种温情和暖意。 5《第七天》 第七天,在世俗社会也叫“头七”,是一种中国丧殡习俗,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 书如起名,《第七天》描写就是主角杨飞去世的头七期间的阴间遭遇。 在这七天内,杨飞遇到现实社会中因为形形色色原因死去的人。 有的被强制拆迁逼死,有的卖肾感染病故,有的因为感情原因负气自杀,甚至还有冤屈被判死刑的人。 小说的阴间,也是现实的翻版。 处处交织着着温暖与冷漠、良善与邪恶、真实与荒诞、实有与虚无,写尽了中国人的善良与悲哀。 6《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完全没有华丽辞藻,却能够渲染一个华丽的气氛。 《在细雨中呼喊》中,虽然没有波澜壮阔的恢弘叙事,但在平淡如水的农村社会,依然有诉不完的故事。 书中讲述了一个生父母不爱、亲兄弟不喜的少年孙光林,在一次次被排挤孤立却又坚强站起,最终与生活和解的故事。 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柔了。 孙光林在细雨中呼唤亲情、友情的模样,像极了在茫然无措中,渴望着温暖的我们。 或许只有经受住孤独的侵蚀,我们才能才能变得真正强大。 7《现实一种》 原本和睦的一家人,却一步步变得疯狂,甚至相互虐杀。 尤其是4岁的哥哥,竟然对摇篮里的弟弟疯狂虐待。 拧脸蛋、扇弟耳光,卡喉咙,直到最后残忍地把弟弟摔死。 这种恐怖的感觉,让我们看完仿佛掉进了人性的深渊里,即使拼命挣扎,也无法挣脱。 8《黄昏里的男孩》 余华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总是能用最平实无华的文字,淋漓尽致而深刻地反映一个时代的鲜明特征。 对于《黄昏里的男孩》,我们既可以把它当小说看,因为有些离奇的情节超出了现实的框架。 同时,也可以把它当成寓言来看,因为有些黑色幽默不动声色间就完成了绝佳的讽刺。 有时候,让人感觉滑稽可笑,难以置信。 有时候,又让人看了觉得崩溃,仿佛自己就身在其中。 9《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这是余华2003年以来的首部杂文集。 余华自己说,我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这本杂文集中,余华一如既往从文学到社会,以犀利的目光审视着现实的矛盾,以戏谑的笔锋刺破了生活的绚烂泡沫。 10《鲜血梅花》 《鲜血梅花》收录了余华早期的中短篇小说。 在故事里,余华罕见地使用武侠、传奇的故事形式。 相对无奈的现实而言,在荒诞之中带着悲凉,无稽之中蕴藏宿命,甚至还多了一分奇幻色彩。

强推10部余华作品,每一部都是经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