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七
波斯七
波斯七,又名印第安座ε(英文:ε Indi)或印第安座埃普西隆(英文:Epsilon Indi)。
现实世界
波斯七是位于近南极星区的一个恒星系,距离地球11.83光年。最早于1595-1597年间开展南半球航行的荷兰籍航海家彼得·德克斯松·基瑟(荷兰文:Pieter Dirkszoon Keyser)和弗雷德里克·德·豪特曼(荷兰文:Frederick de Houtman)观测并记录下来,1603年出现在了约翰·拜耳绘制的《测天图》中。17世纪初期,南半球天文记录传入中国,这个恒星系的存在也为中国天文学者所知晓。在徐光启等人于1634年前后编译的《崇祯历书》中,该星系被列入到新增的星官波斯中,成为根据当时西方星座新增的星系之一。
波斯七星系的恒星属于一颗主序星,外表呈橘红色,和太阳相比,其质量大约只有70-77%,体积只有68-76%。2003年,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后在波斯七星系内发现了一对相隔大约2.1天文单位、疑似棕矮星的双星,其中质量较大的一颗被命名为Ba,另一颗则为Bb,根据观测结果显示,这两颗棕矮星的光谱都是T型——Ba是T1型,而Bb则是T6型。据推测,Ba与Bb的质量大约为木星47 ± 10与28 ± 7倍,直径约为太阳的0.091 ± 0.005与0.096 ± 0.005倍,表面温度则分别是1280±40K与850±20K。
根据天文学家的猜测,波斯七星系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系之一,同时也是人类未来进行星际移民和有人空间探索的潜在目的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