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学习及如何提高自学能力

虽然目前据我了解,陕西省也已实现新高考模式。已不再有文理分科的说法。但方法照目前来看实用性还是相当强的。因为我本人也是一名浪漫的理科生。
很多人说,学习理科必须有灵活的思维即要有一定的天赋,这固然不假,对于理科的学习有天赋更好,可谓是锦上添花,但是没有天赋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天赋不够咱们努力来凑就对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高中我们班60个同学左右,前10名大概有4名天赋型选手,我们班当时在整个年级水平也是相当不错的,这四个同学,天赋确实不错,但是他们都不是特别努力,不过成绩都还排的蛮靠前,另外6位同学属于后天努力型选手,成绩也相对较稳定。但高考时我们班整体出现“滑铁卢”成功将我们班主任以及我们所有的任课老师留在了高三。因为我们班当时重点本科的指标没有完成。好了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天赋固然重要,但后天努力也同样重要。如果你有点天赋再稍加努力,你完全可以超越80%的同龄人,如果你没有天赋,那你拼了命的努力,也完全有可能超越80%甚至90%的同龄人。做任何事基本都是如此,不止是学习。所以如果你想要赢,想要在高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你所期待的胜利,我给出的建议是:找对方法后,拼了命的努力。唯有如此才有获胜的可能。
对于数学、物理、化学这些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强的科目。我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切勿好高骛远,注重基础的学习永远是王道
好了,现在又到了老生常谈的话题了,那我们首先就来说说基础为什么是王道。很简单,几乎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公务员考试等等一系列具有选拔性的考试,他的题目比例设定基本都是8:1:1或者7:2:1这两种情况,占比最大的这两种就是指基础知识所占得比重或者说分数,也就是说高考你只需要将所有的基础知识搞定就可以战胜80%的同学,就可以有大学上而且按照目前高考总分情况:750×80%=600,这不只是有大学上而且是有好大学上,但事实情况简直天壤之别,600以上每年整个陕西也不过大几千人而已。那么换句话说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绝大部分高考考生都没能将基础完全掌握或者吃透呢?是可以这样理解但未免有些片面。尤其对偏理科的科目,基础显得尤为重要,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小知识点你没掌握熟练,那他可能不止一次的影响你的成绩,甚至会出现连锁反应即“蝴蝶效应”这是相当可怕的。例如,高考数学第一道选择题一般往往是集合问题,那么如果集合的运算或者是集合的概念你没能完全掌握,第一题在短时间内未能拿下,那么对你整个考试的状态或者是心态将可能造成巨大影响,这就是前面所说的“蝴蝶效应”。所以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基础永远要放在第一位,其他的话我不再多说,像类似“盖房子打地基的话”老师天天说呢。我不再赘述。
2.学会归纳总结,逐个击破有的放矢
像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科目他都有模块,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上课听讲,课后刷题找到自己所薄弱的模块或者说是环节,然后有针对性的去击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高中的时间实际上是相当宝贵的不仅仅是高三,高中实际上拼的就是对时间的利用效率,谁的利用效率高,谁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所以高中大忌就是全面铺开,这样没有针对性的复习或者说是去学习,效率太低了,要学会针对性的查漏补缺,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学会请教,借鉴他人学习方法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高中我们还未完全形成强大的自学能力,所以仅仅依靠自己定是不太现实,有时候我们可能要想很久的问题,去找老师或者同学请教,很快问题就得以解决并且他们理解可能更为深刻,所以学会利用现有资源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能力始终要为自己的最终目标而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另外,对于没有自身学习方法或者学习节奏的同学,建议先观察成绩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学一天都是如何学习的,然后再观察一下比自己优秀一点的同学是如何学习的(注意不要找比自己优秀太多的,避免得不偿失),然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在做任何事之前我们是需要有“借力”的思维的,不仅学习如此,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亦是如此。
4.学会取舍,放弃一些自己可能努力到死都拿不到的分数
高考看的是总分,要有大局观念,要给自己各个科目定一个通过自己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像数学中的圆锥曲线第三问,倒数第二题函数倒数压轴题,动不动就要搞放缩、甚至洛必达、泰勒这些东西的题目,咱们不妨直接放弃,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上面。因为毕竟,高考他是一个选拔性考试,这些题目本来就是给“清北复交”的同学准备的,于普通同学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对于语文、英语这些语言性较强的科目。我给出以下建议:
语言类科目真的是技巧不多,技巧的话跟着老师上课讲的就够用了,这些语言类比较强的科目核心逻辑就是积累性和长期性,以及一个老师常说的叫“语感”的玩意,这些科目你不要指望短时间内有较大突破或者是提升,你想想语文你从一年级学到现在,是不是也只能考出100-130分之间的成绩,英语从三年级到现在你不也只能考100-130之间吗?这都是相对较好的情况。所以语言类学习科目要注重长期的积累性,听老师的话,该记该背的一定不要偷懒。
最后,高考的确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希望大家抱着必胜的决心去奋斗去拼搏,因为在十七八岁的年级我们的试错成本很低,我们输的起。希望大家都可以考入理想的大学,前程似锦,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