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思念一场西征的意义志青春 | 志青春

2023-07-25 17:39 作者:中国青年志愿者  | 我要投稿


      本期导读: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田蕾,曲阜师范大学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服务于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杨凌高新初级中学。



      如今身处齐鲁大地的我,再次忆起那段“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的时光,依旧会被那刻于脑海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所感染,始终还会铭记着我曾经也是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


      那一年的志愿服务经历,让我始终保持着内心的纯良赤诚和未染世俗,也让我知道了被需要时的心花怒放,明白了什么叫作肩之责任和心之使命。


再回首

 

      至今犹记那个阴雨连绵的八月,我怀揣对未来的期许和希冀,在秋日开学季,同我的332个娃娃们撞了个满怀。


      其实在本科读书之际,我从未想过“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句话能在我身上兑现,仿佛那年夏天刚踏进大学校园,专业的棱角还未抹平,便站在了三尺讲台上。看着充满求知欲的娃娃们稚嫩的脸庞,我便明白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领悟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真义。


      初为人师,七个班的教学压力需要我有足够的责任心。当我以教育的名义想要批评他们时,仿佛我的一个眼神他们便懂得是非对错;当我对他们教诲的时候,他们又似乎比谁都明白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的不容易。


      我所体会到的,是这片黄土地上的娃娃们拥有的不仅仅是一双双澄澈的双眸,更多的是对知识的渴望,还有那对人间真情的追求。


      服务期间,我们不在大山,也不住窑洞,但东、西部教育的差距在我踏上讲台的那一刹那,便令我印象深刻。教学方式的不同,学生认知与感受能力的差异,时刻告诉自己要尽己所能,给这群娃娃更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关怀。只有如此,我才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志愿者老师。


      我想,这,便是我西征的意义。


念依旧


      在回到孔子故里赓续求学之路的时光里,他们的笑脸时常会出现在我的梦里。


      他们在离别之际送给我的自画像和精美信笺还被封存在我的百宝箱中,我明白那是他们对一个年轻教师的信任和关爱,也是我们曾经相遇的证据。


      他们在被高中录取那一刻同我分享的喜悦,还存在于我们的聊天对话框中。我知道这是他们翘首以盼的期待,也是他们初中三年努力过后最好的答卷。


      他们……可是我却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他们一面。但我知道,我对他们的想念,依旧如离别时那么浓烈,且从未改变。


      如今的我归来刚好一年又半载,现在的他们已经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了。我亦会在每周六日到来之际,收到他们五花八门的“求助”。一一解答之时,那份思念便变得愈发浓烈,让人不禁开始计算着思念的距离,一点一滴地去抹平想念他们的心情。每一次聊天的最后,他们都会以“谢谢老师”四个字来表达对我的再次感谢。其实他们不知道,我更想谢谢可爱的他们,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才让我感受到了“为人师”的快乐。


      我相信我们心有灵犀的默契,会让你听到我此时此刻的声音,所以我想发自肺腑地告诉每一个正在拼搏的你:在你们支撑不下去的时候,老师希望你们可以记起那年我慢声细语或张牙舞爪说出来的人生道理,希望你们能够一往无前,能够在岁月的长河中过关斩将、破冰前行!


      说完此番话的瞬间,我仿佛听到了你们的应答,那就请你们带着老师的这份祝福与期待,载着你们的风华正茂和挥斥方遒,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去为梦远航吧!老师在齐鲁大地,期待着你们续传的佳音。

我想,这,便是我思念的意义。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编辑:杨   晓(绵阳城市学院)、喻鹭(四川师范大学)

插图:千库网

责编:陈龚泽祖

校审:盖奕洁

朗读者:赵鹏升(河北传媒学院)

思念一场西征的意义志青春 | 志青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