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文化足迹 丈量美好人生 ——山东省诸城一中远足活动励志手册
追寻文化足迹 丈量美好人生

一、与恐龙共舞,探文化根脉一千年很长,足以孕育流传千古的诗歌享誉朝野的政声和名垂青史的气节;而与最大的陆生动物一恐龙在这片土地上的活动周期相比,千年不过弹指一瞬。7500万年前的恐龙活动,为诸城享誉世界埋下伏笔。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诸城先后发现了30多个恐龙化石埋藏点,埋藏区域近千平方公里。至今世界最大规模的恐龙化石群、恐龙足迹群,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龙城”。这里出土的大型尖角龙化石、纤角龙化石骨架、暴龙化石等恐龙化石,填补了恐龙研究领域的空白。
1.恐龙格斗世界
在诸城臧家庄地区的暴龙骨骼化石遗址现场,出土了大量完整的暴龙骨骼化石,同时还发现有鸭嘴龙、角龙、甲龙等植食性恐龙的大量骨骼化石,为我们保留、再现了暴龙与植食性恐龙为生存而发生的格斗厮杀的惨烈场景,群龙格斗遗址世所罕见,被专家形象地称为“恐龙格斗世界”。我们用探寻的双手敲打岩石的记忆,续写六千五百万年前结束的故事,穿越久远的岁月去遥望这曾经称霸世界的物种。让我们对“四大龙王”格斗厮杀的场景进行描述,共同感受远古恐龙时代的神秘。
2.化石层叠奇观
裸露地表的恐龙化石由远及近,多层分布,在这里近距离探索世界唯一发现的多达七层的恐龙化石层叠区,层叠分布、裸露地表多达2000块的化石,令人震撼称奇。是什么原因造成不同时期、不同属种的恐龙化石叠加在一起?为什么会出现化石七层分布的情形?


二、踏苏轼足迹,览诗情常山
1.苏轼狩猎地,今夕是何景?在中国历史上,大凡仁者,皆爱山丘,也许是孔老夫子早有“仁者乐山”的定调。与常人眼里的寿比南山,陶潜眼里的悠然南山不同,苏东坡眼里的密州“南山”,却寄托着为民请命,忠君爱民的思想。常山,位于诸城市城南10公里处,是诸城著名的人文历史景点,苏东坡在多篇作品中涉及到常。常山因形似卧虎,原名“卧虎山”,过去人们在此山祈山祈雨常常灵验,遂更名为“常山”。
常山之北的一条山涧中,有泉名雩泉,有亭翼然,乃雩泉亭,有东坡《雩泉记》叙焉。熙宁八年(1075年)十月,东坡与部属前往常山祭神,归途“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这次规模较大的围猎活动,最大的收获就是给中国文学史献上了一份厚重大礼--豪放词的开山之作--《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边是千骑卷平冈,一边是民众倾城观,作为密州军政一把手的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牵黄擎苍,意气风发,酒精膨胀出的万丈豪情,如雄雄烈火吞噬着连绵常山。
空明澄澈时,他与好友,庭下散步,吟出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而”的达观;中秋月圆时,他与亲人天各一方,诵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豪放;潇潇暮雨时,他唱出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他就是苏轼。结合诗词以及我们对苏轼人生经历的了解,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苏轼形象吗?
2.《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著名词作,该词描述的场景就在常山。请思考诸城历史上还有哪些名人?流传下了哪些脍炙人口的文章?

三、与诗翁对话,铸家国情怀
臧家庄村,是我国“诗坛泰斗,世纪之星”(文化部评价)臧克家先生的出生地。臧家庄隶属于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龙都街道,西临清澈的涓水,东傍神奇的黑龙沟,南望见屯岭,巍峨的马耳山正是臧老诗句中的“对门”。走进臧家庄,在那古朴的砖瓦里,饱含着历史岁月的印痕。臧家庄像一位有着深邃思想的老者,无数的风雨,让它面对世间变迁,泰然自若。
家国,写在诗里,刻在心里。“我是个执着人生、热爱祖国和人民的人……由此,日夜燃烧,受大苦,得大乐。”这是臧克家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的宣言,也是他坚守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的文学事业奋斗一生的真实写照。“臧克家先生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更是一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他用文字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影响了一大批知识分子投身于爱国行列。”
臧克家曾深情地写道:“不管路多远,山多高,水多深/一定要把我葬埋在故乡…我太爱这乡土,太爱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这爱是那么浓烈,那么醇厚,它的熏香使我不朽。”臧克家的诗歌与情感也像熏香一样,愿他的故乡同他一样不朽。
臧克家先生的诗词和人生经历你了解多少呢?请你动手查阅资料,追寻臧克家先生的足迹,感受家国情怀,传承时代精神。五千多年的中华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追寻文化足迹,丈量美好人生”的远足励志之旅,愿你以一颗永不倦怠的求索之心奋勇前行--
探寻文化根脉,让我们的思想博大深远。丈量脚下的土地,追寻恐龙的足迹,解密曾经的地球霸主,倾听那来自史前的回音,探索生命演化的规律。
重温经典文化,让我们的心灵更趋于丰富。历史似空谷足音,吟诵着不朽的青史留名;臧老百折不回的初心,见证着龙城的岁月静好。
追寻文化足迹,让我们探知未来的目光更加深邃。短暂的两载密州时光,让苏子的灵魂更加充盈,让苏子的思想更加厚重,让他的的诗词日益豪放。
恐龙足迹,写尽风雨沧桑;诗人遗迹,镌刻文明密码。纵情山水,用深情和敬畏凝望这敦厚的土地;徜徉古今,用诗意和文化浸润这诚挚的心灵。坚定的文化自信由此地滋养,虔诚的文化信仰自此刻凝聚。
愿你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