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17年国庆节:寻访山西和河北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2-09-22 10:18 作者:申威隆l关中拍客  | 我要投稿

国庆假期,到处人山人海,很多人不喜欢这个时候出门旅行。但是,我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哪里人多就爱去哪里,什么时候人多就爱什么时候出门,所以每一个国庆假期,我基本都在外地旅行!

今年的国庆节和中秋节相遇,我获得连续八天的休假机会。9月30日下午出发,10月8日下午回来,我和家人前往山西、内蒙古和河北等地旅行,先后到达3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3处世界遗产地,可谓收获颇丰。

 

值此假期结束之际,我通过日记的形式,简单记录一下过去八天的行程,展示不同地域“国保”单位的风彩。有没有哪处“国保”单位就在你家门口呢?


9月30日 渭南—闻喜

下班之后,我们开车从渭南市区出发,天黑之前就到达运城市。经过常平关帝庙,正赶上这里关门,只能在门外向里张望一下,可见一座八角砖塔,相传下方埋葬着关羽的父母亲。这是我到达的第657处“国保”单位!

 

10月1日 闻喜—晋中

清晨,从闻喜出发,中午到达介休市。利用两个小时,先后参观市区内的城隍庙、五岳庙、后土祠、祆神楼和博物馆。正值国庆假期的第一天,虽然这里的古建筑和博物馆均免费对外开放,但是四处依然门可罗雀,没有一点儿节日的气氛。


随后,我们经过祁县,来到曹家大院,这里院落的布局呈“寿”字形,外观雄伟高大,因多福、多寿、多子,而被称为“三多堂”。赶在日落之前,我们又来到孔家大院和老街,我到达“国保”单位的总数增加至663处!

 

10月2日 晋中—应县

清晨,从晋中市的榆次区出发,很快就来到太原,直奔市区内的柳巷,品尝了著名的头脑儿和稍梅。随后,我们骑着共享单车,前往食品街的途中,无意间看到路边的唱经楼,这里竟然也是一处“国保”单位!

 

在迎泽公园和晋商博物馆游览之后,我们就离开太原市区,穿越雁门关来到旧广武城和汉墓群遗址,两者均为“国保”单位。这里雄踞关口,南接长城,进可攻,退可守,乃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重要据点。我到达“国保”单位的总数增加至666处!

 

10月3日 应县—丰镇

清晨,前往应县木塔之前,先来到不远处的净土寺。梁思成曾经来过这里,将大殿中的藻井和山门前的石狮,与木塔一起并称为应县的“三宝”。如今,损坏严重的石狮子,被安放在大殿内的一角,可惜殿内不允许拍照,大家只能亲自去看了。

 

昨夜,刚进入应县,就被雄伟的木塔震撼了。但是,当我来到塔下,站在狭小的广场上,原本的气魄荡然全无。本想凭借文博单位的工作证进入参观,竟然被看门的大爷拦住,令人很是扫兴。据说,此塔只有一层对外开放,所以我也不想进入参观,远远观望一下,也就算来过了!

 

上午9点多,我们来到大同市,直奔西郊的云冈石窟。但是,由于游客众多,进山的公路被堵得水泄不通,花费了两个多小时,才来到景区之中。进入大门,在新建的佛寺中,步行约半个小时,终于来到真正的云冈石窟。

通过各种书籍和影片,我对云冈石窟已有很深的了解。但是,进入石窟之中,自己才终于感受到这里的震撼,山洞很深邃,佛像很高大,游客很渺小。这是我到达的第669处“国保”单位,也是本人到达的第31处世界遗产地。

 

游览过云冈石窟之后,我们直奔大同市区,寻访了这里的华严寺、九龙壁和善化寺。由于时间关系,没能进入参观,但是这里的“国保”单位碑均镶嵌在外墙上,根本不影响我与它们合影留念。因此,本人到达“国保”单位的总数增加至672处!

 

10月4日 丰镇—灵丘

为了避开国庆巨大的人流,天黑之后我们就离开大同市,来到内蒙古境内的丰镇市。在这里住了一晚,第二天又返回大同境内,直奔方山之巅的永固陵。 冯太后的“大陵”与孝文帝的“小陵”相互辉映,远处的明长城巍然矗立,诉说着此地曾经的辉煌。我驾驶自己的无人机,在永固陵、万年堂和长城的上空自由飞行,视野极佳,信号十足,绝对是一种享受。

 

下午三点左右,返回大同市区,我们来到新落成的大同市博物馆。参观结束之后,直奔北岳恒山,五点到达悬空寺下,可惜这里已在四点停止售票,只好远远地观望一下崖壁上的古寺,也算本人到达的第674处“国保”单位了!

 

从停车场返回浑源县城,我们又寻访了老城里的圆觉寺和永安寺,两者被当地人分别称为“大寺”和“小寺”。其中,金代的砖塔和元代的大殿,与不远处的恒山交相辉映,成为我到达的675与676处“国保”单位!

 

10月5日 灵丘—易县

昨天,前往恒山的途中,发现距离清西陵已经很近,于是临时改变行程,打算去河北转一圈。在灵丘县住了一晚,第二天9点多就到达清西陵,自西向东依次参观了慕陵、慕东陵、昌西陵、昌陵、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阿哥园寝、端王园寝、公主园寝、崇陵、溥仪墓。最后,顺着泰陵的神道,经过神功圣德碑和大红门,来到著名的三座石牌坊,此时已经下午5点多了!

 

虽然跑了一整天,到达这么多地方,但是它们只算一处“国保”单位。另外,虽然这里也是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地,但是它与明孝陵、明十三陵、明显陵、清东陵和关外三陵一起被称为“明清帝王陵寝”,所以本人到达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总数也没有增加。


10月6日 易县—五台

在易县住了一晚,清晨来到郊外的燕下都遗址,这里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经过考古调查,城址呈长方形,中部有一道隔墙,将其分为东、西二城,乃战国都城中面积最大的一座。 

行驶在燕下都遗址中,路边随处可见高大的土丘。周围虽然有围栏保护,但是并不立碑说明,所以不知它们是墓葬,还是宫殿的遗址。偶然在路边看到一处简陋的“国保”单位碑,周围的土梁子上,散落着大量的瓦片,大多装饰着粗细不同的绳纹,可以判断为战国—汉时期的遗物。

 

按照村民的指引,我们来到最大的一处遗址——武阳台。这里高出地面约11米,东西长约140米,南北宽约110米,由下往上,由大到小,共有三层回廊环绕,乃整座都城的制高点。武阳台上方立着两块石碑,周围被密集民居包围,在下方和顶部都很难一窥其全貌。我打算利用无人机,从空中俯拍一张照片,但是信号干扰太强,不得不遗憾地放弃了!

 

中午,我们来到保定市内,顺着城里的裕华西路,自西向东依次游览了大悲阁、钟楼、天主教堂、古莲花池、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光园等地。这里的“国保”单位星罗棋布,令人目不暇接,连路边一座不起眼的钟楼,竟然都堪称“国保”单位,让人情何以堪呀!

 

离开保定市区之后,我们向西北方向,来到著名的满城汉墓。通过文物旅游局的同行,联系上这里的周馆长,凭借文博单位工作证,才可以享受半价40元的优惠票,另外往返还需要每人50元的索道费。望着遥远山顶上的墓葬入口,想想还要花这么一笔钱,在“国保”单位碑前拍一张照,我就当来过了吧!

 

10月7日 五台—交城

昨天,在阜平县吃过晚饭,连夜赶到五台县住下。清晨,冒着蒙蒙细雨,作为今天的第一位游客,我来到五台山下的佛光寺,这里可是本人心目中的一处圣地。

 

1937年6月26日的黄昏,梁思成和林徽因来到佛光寺。两天后,林徽因在大殿的一根梁上,发现了很淡的墨迹:“佛殿主女弟子宁公遇”。她猛然想起,大殿前耸立的经幢上,似乎有同样的字迹,柱上刻的年代是:唐大中十一年,相当于公元857年。 

横梁和经幢上的字迹相互印证,一座至迟建造于公元857年的唐代木构建筑就这样被发现,梁思成称佛光寺大殿为“中国第一国宝”。它也成为我到达的第685处“国保”单位和第32处世界遗产地!

 

离开佛光寺之后,我们原路返回,继续向西行驶,来到著名的南禅寺。它的大殿三间见方,单檐灰瓦歇山顶,由台基、屋架、屋顶三部分组成,乃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大殿前方正在施工,无法从正面进行观看,而且殿内禁止拍照,所以必须身临其境,才能够一睹其中精美的唐代雕塑。

 

距离南禅寺不远的东冶镇永安村,坐落着徐向前的故居和纪念馆。1901年,徐向前元帅就出生在这里,作为全国红色旅游景点,如今均免费对外开放。但是,对于我来讲:这是本人到达的第687处“国保”单位!

 

另外,在经过定襄县时,我们又来到西河头地道战遗址,这是我到达的第688处“国保”单位。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们从展厅内一个狭窄入口,走进两米多深的地道,按照亮灯的地方不断前行。由于空间狭小,仅容一个人通行,很多地方根本抬不起头,甚至还要蹲下前行,或者攀爬楼梯。行走约20分钟,尽头竟然无法出去,只能继续原路返回,折腾了半个多小时,简直是在受罪呀!


天黑之前,我和家人来到太原市区的万达广场吃饭,偶然看到马路对面的天主教堂,它竟然也是一处“国保”单位。正赶上信徒们在教堂内做弥撒,台上主教在朗读经文,信徒们虔诚地倾听,整个建筑都变得神圣起来了!

  

10月8日 交城—渭南

离开太原之后,在交城住了一晚,第二天我们就开始返回渭南。一路上,时而下雨,时而放晴。途中在洪洞的大街上转了一圈,参观了这里的关帝庙和明代监狱,吃过饭之后就匆忙地离开,终于赶在下午6点多返还渭南市区。至此,我到达的“国保”单位总数到达690处——


2017年国庆节:寻访山西和河北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