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考研理论】|《世界现代设计史》框架导学!现代设计史高分学习
01学习前言

设计考研中要熟悉的是世界现代设计史的源流、发展及现状进行通论式的阐述,描述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的各个时期重要流派、重要人物、重要作品,展现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基本轮廓、构建基本框架。
很多人认为,设计史倒背如流就能从容赴考,书上的考点全部掌握,考试就稳了。靠背书确实可能考高分,但那仅仅是可能,我们不要可能,我们要一定!除了背书还要融汇贯通。
初次考试的同学并不清楚,设计史考试不光会考书本上的内容,也会考到许多书本上延申的内容,更要命的是还会考书本上没有的内容!
例如 那我们来看几道真题。
1.后疫情时代设计如何发展?
2.浅谈你对“碳达峰”的理解?
3.论述当代设计的前沿思想与发展趋势或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
4.论述全设计的概念?
5.浅析波普设计的产生背景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你没看错,这就是设计史的往年真题,而且这类题还不在少数,不是你没认真看书,而是这些内容书上没有细致的表述。
如果你有信心答好其中任何两道题,那么你的设计史就掌握的不错了,如果没有,那一定要好好记记接下来的章节重点。

世界现代设计史重点星级分布

世界现代设计史发展脉络导图

世界现代设计史缩表


02
常考题型解析
01
填空题
【考题解析】填空题作为传统人文学科的保留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储备。内容包括人名、年龄、地名、专业术语、设计作品、历史事件等。因为这种类型的分数比较小,所以在考试中属于比较简单的题型,主要考察记忆能力。
02
名词解释
【如何学习】(1)背诵各章要点;(2)熟悉各章之间的关系,便于联想记忆;
【考题解析】一般每道题由“名词”和“解释”5分组成。前者表示问题的呈现是一个“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和各种专有名词;后者规定了答案的呈现方式,是对名词更详细的解释。由于该类题量比较小,所以名词解释的分数在考试中一般不高。对于考生来说,名词解释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考题。【答题技巧】(1)名词不能只靠背诵解释;(2)名词解释有规律的回答方式;(3) 掌握技巧规则后,即使遇到自己做不到的问题,也可以尝试获得一半以上的分数。
03
简答题
【考题解析】通常每题15-20分。一般来说,简答题难度不大。事实上,它们只是在名词解释的基础上略微扩展。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将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梳理清楚,并能在试卷上给出准确的回答。 【答题技巧】
(1)聚焦话题,不求新奇简答题一般考的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你只需要有条不紊地回答你已经掌握的重点。答案并不新奇,而是稳扎稳打。对于简答题,不要写太多字。可以围绕问题简要回答关键信息,并给出适当的例子;(2)直奔主题,给出一个准确回答字数要适当。回答问题时,首先需要复习题目,并清楚考查章节对应的知识点。回答问题时,直奔主题,直奔主题,不求解释,停在主题上。与名词解释的话题相比,它有点复杂。在回答问题时,您可以用大约 3 到 5 个小点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字数约为300-500字。因此,在回答问题时,不要像讨论话题那样写很多字;(3)注意逻辑,分点答题回答简答题时,需要注重有条理,最好按照总分(或总分)的答案结构。内容要尽量使用:一、二、再;第一第二第三;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的逻辑词组织答案,让简答题的重点一目了然,方便老师踩点给分。
04
论述题
【考题解析】
论述题往往在整张试卷中得分最高,通常题数为1-4道,每道题值20-30分(个别学院60分)。不同于名词解释题和简答题,掌握课本内容就可以比较轻松地处理,讨论题需要综合调动所学知识,在答题卡中呈现逻辑有序 ,而且必须有充分的根据。一般来说,字数应控制在1500字左右,长度至少应为A4答题纸的一页半以上。【答题技巧】
(1)论述题的答案可以写成小论文回答问题时注意结构,分点回答:把开头(观点)、要点(论点)、结论(总结)分开;(2) 回答作文问题需要对问题有意识从自己掌握的层面去佐证或反驳一个观点,最重要的是用事实说话。因此,基础知识、论证过程、论证论证都很重要,三者必须平衡好。如果这给您带来了一些挑战,您可以采取安全路线并尝试采取主流观点;(3)根据积分安排时间拿到试卷后,需要整体预测每道题的答题时间。你不能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简答题上,你不能把简答题当作作文题来回答。这可能会花费很多时间,并且可能会使分数更高的论述题完全没有时间回答问题。【分析】
1. 2021年设计史课程考察范围广,但题型深度低;2、简答题强调基础知识点的记忆,讨论题强调对书本内容的考察;3. 一般情况下,考生在这门课上的成绩较高。





【思维导图笔记】
内容多的时候,需要进行主次的梳理。阅读习惯因人而异。有的人习惯于关注重点,有的人喜欢一目了然。但无论如何,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创建思维导图,逐层列出,章节、标题和副标题为分支。首先从主干开始背,理清上下文,再仔细阅读,对应主干,进一步填写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以故事的形式】
面对无数的时间、地点、名字,记忆的过程难免枯燥,大脑会选择性地屏蔽一些难以引起兴趣的信息。这是人的本性。所以我们需要给大脑一些“刺激”。比如设计史上的一些设计大师被载入史册,多半是因为他们的作品,但也有一些个人的故事,不为人知却精彩。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能记住的不再只是关注大师的作品,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形象。这种记忆更加生动和强烈。
【联想形式】
联想的过程就是二次记忆的过程。通过时间的推进或事件发展的主线,进一步与设计史上的一系列发展相关联。两者相得益彰,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设计史发展脉络。
当然,这本设计史书也是以时间为基础,以事件介绍为辅的。您可以选择适合您的记忆或兴趣的线索。它可以分为几个主要节点,例如两次工业革命或两个世界。大战,或 18-19 世纪,19-20 世纪等。
【听写形式】
审查可以更进一步。读完一章后,我们总结内容并进行听写。听写的内容要尽量丰富。内容不一定只限于书本,但要加上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以反复阅读的形式记忆】
这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所谓“书读百遍,意义自见”,反复阅读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书本内容的印象,还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 再读一遍。通过不断的复习,你会发现遗忘的速度在慢慢降低,渐渐地,记忆可以牢牢地稳定下来。一般情况下,原著《世界现代设计史》需要通读几遍。现在各种辅助材料,质量和内容都很好,但还是不能代替原书,必须把原书通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