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第二章

2023-03-09 10:44 作者:丫丫吖吖爱吃鸭脖  | 我要投稿

第二章 中学课程-简答题整理

1. 简述活动中心课程论的观点。(二级)

活动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主要观点包括:

(1) 课程应以儿童活动为中心;

 

(2) 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3) 课程要考虑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

 

2. 简述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二级)

(1)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2)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3) 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3. 简述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一级)

(1) 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  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3) 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参考书等。

 

口诀:课程文本有三种,计划(课程计划)、课标(课程标准)和教材

 

4.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二级)

 

(1)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2)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3)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4)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5)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6)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5.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结构。(一级)

 

新课程改革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1)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 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  行学分制管理。

(3)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4)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6. 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评价观。 (二级)

(1)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3) 评价内容综合化;

 

(4) 评价标准分层化;

 

(5) 评价方式多样化;

 

(6) 评价主体多元化;


(7) 关注发展过程。

口诀:三发(促发展、发展趋势、发展过程),一总(综合化)一分(分层化)两朵花(多样化和多元化)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第二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