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餐后引起心绞痛的主要原因?
许多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那么,为什么饱餐后容易引发心绞痛呢?主要原因如下:

(1)基础医学研究表明,每餐后有一种所谓的“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即人体每餐后产生的热量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大大增加,饱腹感会更加明显。这意味着饱餐一顿后,人体的代谢需氧量也会大大增加,心脏必须工作两次才能满足身体的代谢需要,从而大大增加了心脏的负荷水平。
(2)饱餐后,为了充分消化吸收各种营养物质,一方面大量血液分流到胃肠道,使其他组织供血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消化液分泌明显增多,影响冠状动脉供血。
(3)饱餐,尤其是全脂餐,使血脂水平和血液粘度突然升高,导致血流缓慢,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负荷增加。同时,血小板容易聚集,导致血栓形成,堵塞冠状动脉。
(4)有资料表明,饱餐后外周血压明显下降,尤其是高血压患者,会持续1小时左右才恢复到餐前水平;如果伴有大量饮酒,血压下降更明显(在第13届世界高血压大会上,有学者认为饮酒后5小时内血压下降,随后恢复正常水平)。当血压突然显著下降时,会影响冠状动脉灌注压。
(5)亲友聚会,情绪高涨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
总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凝血机制加强,从而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陈军花专家介绍
神经康复科主任
主治医师
陆军军医大学神经外科学硕士
全国神经科医师协会会员
全国介入医师协会会员
重庆健康促进委员会会员
2001年毕业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后进入陆军军医大学学习取得神经外科学硕士学位,先后在新桥医院神经外科、大坪医院神经内科工作。
长期从事神经科学、重症与康复医学工作
擅长脑血管疾病、癫痫、颅脑外伤的诊治,对卒中及外伤后康复、小儿脑瘫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擅长神经康复,运动损伤康复,对偏瘫、失语、吞咽障碍、老年痴呆,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有独特见解和经验,对临床常见病、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治疗和管理有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