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室友里(上篇),我想站在最顶层!
即使都是传说级,牌面也有小有大,
小室友里之大,一篇必定写不太下。
从出道前就是模特说起……不成,还得往前。
小室友里从小学到中学,
都担任着班长,小组活动顾问等,
成绩好,运动神经好,长得还漂亮,气人不?
但她也有遗憾,就是“从来没站在过最顶层。”
(笔者琢磨着,班长应该算顶层了吧?)
她说,“因为我没有站在顶层的勇气,
因为站得高摔得狠,我受不了那样的压力。
只是在心里,还是想受到表扬,想引人注目。”
说白了就是想当偶像呗?
这就是她当了模特,乃至优优的理由。

好像是从“临时演员”开始的,
随后被演艺事务所发掘,写真出道。
“写真不环保,销量么的保!”
其实事务所社长早就为她规划了“直通业界”之路,
先赔钱让她当偶像,尝到甜头,
只等时机成熟就和盘托出。
“出道作不是事务所推销的,而是厂家直接点名了我。”
(这你也能信?)
“犹豫的同时,我觉得努力得到了认可,
希望能再进一步,更上一层楼。”
于是1996年从hmp出道,人气急速飙升。
该怎么形容呢,据说每天都收到几十封粉丝来信,
还有价值30万日元名牌包,
这让她实在招架不住……你随便送,拒一个算我输!
话说回来,受欢迎除了容貌与话题,
专业上也是够意思的。
起初只有3本契约,一到期厂家立即签下专属,
取代星野杏里成为招牌一姐。
(根据引退后的采访)
当年她的演出费是每本100万日元,
算来第一年就赚了1000万日元。
“没有存款,都在消失在搬家和酒钱里了……”
好家伙,仅凭这么能花钱也称得上顶级了。
“在六本木和银座喝了太多的酒吧。
金钱观也变得奇怪了,听人推销汽车,当场就用现金买了。”
嗯,这种生活方式一点问题没有,
笔者买方便面也是从来不加思考。
后来演出费有所下降,大概70万日元,
但相应的本数增加了,所以总收入还是增加了。
(请转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