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4.16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16、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侵入封建落后国家,促使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因素发展,把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社会;同时又残酷地统治这些国家,把独立国变为半殖民地国家。这些国家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自一八四〇年的鸦片战争以后,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一步一步地从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我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一)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虽被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与买办资本相结合,在社会经济中仍占优势地位;(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没有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三)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合专政代替了封建专制政权;(四)国家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政治和军事力量都被帝国主义所操纵;(五)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下,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端不平衡;(六)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受到极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生活陷于绝境。
帝国主义同被压迫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教员指出:“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1]所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人民,只有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终于在教员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人民革命战争打倒了国内反动派,赶走了帝国主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后来又经过土地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以教员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人民奋发图强,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只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就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如教员所预见的那样:“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2] [-]一伙猖狂攻击教员的革命路线,恶毒污蔑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叫嚷什么要使“人民”从“政治上、经济上得到真正解放”。他们所说的“真正解放”,就是要改变党的基本路线,投降苏修社会帝国主义,颠覆我国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把被打倒了的地主、资产阶级再扶植起来,实行地主买办资产阶级专政,使中国重新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世界去,这完全是他们的痴心妄想。
注:
[1]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594页。
[2]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13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