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频道和搬运授权二三事(2.0)
距离开始投galgame相关稿件到现在已经差不多有2年了,上一次写置顶介绍文还是2020年的5月16日,许多事情已经在过去的一年半里发生了变化。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本频道的历史,谈一谈投稿的初心,让新认识的旧相识能够更了解我,也算是我给后来者的一些参考吧。
太长不看
水友群:792462391
提问箱:https://www.tapechat.net/uu/4OYYFQ/1BV7XZ2F

立绘

缘起
初次投稿是在2019年的10月3日,那时候刚好是国庆吧,刚好推了牛顿与苹果树,刚打完再听着这个些许苍凉的OP,多少有点百感交集,就转载了这个稿件。如果不出所料,这个稿件就会如每天b站新增的成千上万的稿件一样,淹没在茫茫的数据之海中。
是的,他确实沉没在b站的万千稿件中了,在当时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概这个稿件也就只有几十的播放量,我也并没有放在心上,继续三三两两的转载着。播放量确实一直也都是几十几十的惨淡数据,但是渐渐地,开始会有一些观众来和我互动,虽然不多,但他们和我的交流给了我主动去找寻相关稿件的动力,也给我的玩家生涯增添了不少乐趣。
时间一晃来到了年底,柚子社新作发售,当时我只是随手翻译了个扑棱蛾子的片段(现在看来翻的稀烂),而且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那时我还在去深圳的火车上,旅途的劳顿让我随手翻完传完就闭上了双眼。但是,等我醒来,却发现播放量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着,几乎是毫不费力的突破了一万,这对于当时所有播放量横竖加起来都没一万,粉丝也就只有几十的我来说,可谓震撼,那之后我拉上我在日语社的学长便开始了翻译之路。不过说到底一直也就是翻译一些零星的片段,在柚子社新作正式发售不就后也就偃旗息鼓了。但这段时间猛增的关注度,让我开始对于频道未来的走向有了思考。
转载自然是无需什么技术含量的,也方便省事。但原创内容带来的巨大流量,观众的认可还是吸引了我。但我并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吧,谈原创又谈何容易,这样做出来的与其说是原创,倒不如说是低创。这给我带来了许多思考,并没有什么音乐基础的我试着强行写了9nine的曲谱,顺理成章的一败涂地,错音漏音数不胜数,在当时受到了钢琴up探机的批评,这给初出茅庐的我造成了不小打击,不过我想了想还是摆正了姿态,加入了探机的群,并开始虚心学习求教。从那之后也开始发布一些勉强还看得过去的曲谱改编了。而在另一边,我又藉由翻译而认识的朋友们开始合作翻译起来,一个小小的汉化组就这样成型了。看起来,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但——真的如此吗?
风波
与转载常常如影随形的就是版权问题了,不过长期以来,b站并没有这样一种和转载有关的版权意识。但随着18年各大vtuber字幕组逐渐由海盗转向官方的进程,这里的一切都开始变得不一样了,虽然彼时对于版权帝国边缘的b站小小的galgame圈子来说并无多少实感,我却仿佛已经有了一种预感。

人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就在2020年的年初的一天,一条突如其来的私信打乱了我的思绪。一头雾水的我点开他发来的链接,迎面而来的是作者的咒骂——是的,我被人挂了,这对于多年萌萌行善积德的我来说,实属当头一棒。就像我在两年前说的一样:

更加刺痛我内心的是评论区其他日本创作者玩家对于中国玩家素质的谩骂,我开始害怕,开始动摇,为什么怀揣着一颗热忱的心,或许也不比那些日本的玩家冷上几分,做出来的事却伤害了别人呢?或许双方都没有错,只是——欠缺了些许沟通。我在当时寻求了日本创作者社群中的一位中国作者的帮助,并在他的牵线搭桥下用我的一腔热情说服了这些创作者们,也就是从那之后,我开始走上了授权搬运的道路。
不过我想,对于像我一样的搬运工来说,很多时候其实并不能理解日本作者这种愤怒的来源,其实日本作者大多也是真诚的想和其他玩家分享这份快乐而开始创作,但他们很多时候缺乏对于国内互联网情况的了解,也并不清楚b站相关的转载不贴片不盈利的情况(不过据我所知目前随着b站世界范围内知名度的增长,日本人也多多少少都会了解一些了),加上日本本身是一个版权制度意识高度发达(甚至可以说是变态)的国家,误会的产生也在所难免,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愿意去和日本作者沟通,都是愿意让你转载的。但涉及到商业利益除外,这点倒是真没什么办法,虽然这么说可能会有点双重标准,对于我们中国的玩家来说,我们真真切切确确实实需要盗版,或者就算是入正,对于进入游戏前大大的japan sale only,也多多少少显得有那么一点名不正言不顺,我们需要这些无授权转载,这在很多时候也是无奈之举。
尝试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不断尝试着各种各样的创作风格,并开始写作专栏。虽然这一切的开始也同样和我开始投稿一样偶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我拿起笔开始写,然后收获了大家的关注,仅此而已。我是一个热衷于收集各种信息的人,不管它有用还是没用(情强kana),但反过来,我也是一个什么东西都半瓶水的人,拥有的仅仅只是碎片化的信息,我所拥有的知识、阅历,并不足以支撑我天马行空的长篇大论,我天花乱坠的辞藻在真正领域的大佬面前,不过如纸糊般脆弱,而另一方面是随着我粉丝数增多影响力增大,带来的言论的影响力。经常有玩家私信我来问一些问题,很多时候甚至并不是和游戏直接相关的问题,是和galgame相关的生活的问题,学业生活上的挫折,因为galgame和家里人闹的矛盾什么的。哈,其实我自己也和他们差不了太多。创作是一种自由挥洒的快乐,没错,但创作者这个身份有时可能也是一种责任,虽然我们传统意义上都会认为,创作就应当是不受任何事情拘束的,但现实却并不能让你如愿,或者说,就算能摆脱现实的拘束,创作也会受到创作自身的约束。
结果是,我放弃了创作。或者说,选择了更加审慎的创作态度。比起一味的创作,更多的时候是阅读,或者是专注于游戏本身。游戏的意义重要吗,我常常问自己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自己,人生的意义重要吗一样。我想,人就是那么一种需要寻找意义的动物吧,虽然或许人最大的谬误就是认为人生有意义,但我正是因为相信旅途的终点并非空无一物,才决定踏上这条不归之路,我错了吗,我没错吗?他错了吗,他没错吗?又或者是属于对错二元之外的其他的答案?顺从潮流很容易,但保持自我却很难。如果创作让我失去自我,那么我就停止创作。说起来其实我之前做了一个柚子社玩梗的引流作品,对着au剪剪贴贴了一下午,成品做出来后,却感觉有些背离我创作的初衷,思前想后,还是让工程文件躺在了我的电脑里,作为对我的一个提醒。

未来
我确确实实对美少女游戏抱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我并不会停止我投稿的脚步。但学业上的繁忙是在所难免的,比起游戏来说,还是更想要专注于生活与学习,虽说游戏也是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嘛(笑)。以后的投稿主要还是集中在搬运和一些评论杂谈上,以galgame相关为主,涉及部分宅圈外延,更多的能做到给大家带来快乐与随心创作的兼顾,偶尔也会直播和水友打打游戏什么的,那就接下来也请大家多多指教啦~
给大家的话
我的galgame阅历并不深厚,入宅也只是在14年年底左右,记得当时的新番还是暗杀教室,然后就理所当然的开始补各种番,看各种轻小说。当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轻小说是《樱花庄的宠物女孩》,我看的还是实体版,里面涉及到美少女游戏制作的部分给当时的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从那之后因为各种原因就开始陆陆续续接触到各种游戏,不过回过头来发现,《樱花庄》的PSP版本居然是我最早接触的这类游戏了。
最早推的是《近月少女的礼仪》,大概是我初二时候推的,不过那时候我单纯只是因为冲着女装潜入的噱头玩的。但是开头一系列压抑背景属实给涉世未深的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不过想想,如果是现在玩的话,想来就没有什么冲击感了。就像那时我第一次玩千恋万花的时候也觉得这剧情好紧张刺激,好扣人心弦,但等到下一作RiddleJoker的时候,因为有柚子社强大的废萌糖水信誉背书,就算男主在游戏过程中会遭遇什么痛苦挫折,一想到:“啊,这是柚子社!”瞬间感觉内心毫无波澜,甚至可以预想到剧情的发展。对于废萌的不满足推动着我开始探索不同的游戏类型,而另一方面也伴随着我年龄阅历的增长,不断地探索,不断的前行,当我真正走出很远之后,却发现,保有当初那样一颗萌萌人的心是多么的珍贵。游戏之外的事情,圈子、评价、感想、考据、杂闻......凡此种种确实能增添游戏的不少乐趣,随着这些可以被称为“婆罗门”的资历的积累,有时候我会开始怀疑,我喜欢的是什么?我在游玩的东西是什么?是,对,它是“galgame”,但它又好像不再是曾经那种纯粹的游戏体验了。但,我想,我首先是一个玩家,我不应当忘记游戏最本真的乐趣——与那一方小小屏幕交互的乐趣。Steam的游戏时长在一天天增加,我却开始害怕,开始害怕有那么一天,我会忘记如何去游玩,忘记多少年前第一次触碰美少女游戏时的欣喜,忘记我为千恋万花中芳乃家族的诅咒而不安的心情,忘记那一个个深夜里,对着一方屏幕不停点着鼠标迟迟不肯入睡的兴奋难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