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之形》:無明之惡與自我救贖

正文开始前首先想谴责下中国大陆上映版删减的部门,有人说是文化部,有人说是日本片方自己删的……总之,十分糟糕就对了,很多重要的情节都被删节导致整部电影看起来不伦不类,情节莫名其妙,无法连贯。对此我的建议是,在家找完整版看,如果喜欢的话再补张电影票。
《聲之形》 自在内地上映以来在豆瓣上的评分不断走低,最终定格在7.0分,这一评分无论是相对与IMDB的8.3分还是影片本身的质量而言毫无疑问都是偏低的。相信这与有关部门毫无逻辑的删减不无关系,当然,即使是完整版,也会有不少人认为它矫情、矫揉造作、物化女性、莫名其妙。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挑观众的电影,很多情况下,只有一部分对少年时代的记忆仍有留存并且感同身受的人,才能被它所打动。
比如我。
小学时,我也曾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因为不知为何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太高?)在学校总是被欺负,东西总是莫名消失……欺负我的人里,有男主那样的小混混、有植野那样的女生、 当然,更多的是随声附和的旁观者。我也曾做过一件小坏事,并对此难以释怀,不过不是在学校,而是在没人熟悉我的补习班上,和旁边的小伙伴用水笔偷偷戳前面男生的衣服……如果不是后来他母亲来质问我的话,或许我也不会记得这件事。
或许小学时那些施暴者也不会记得他们彼时欺负人的事情,只要他们不曾为此而被责罚的话。
这真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昨天与一同学聊起校园暴力,她说她也有感触,不过她是施暴者……尽管她对此毫无印象,是一个小学同学回忆起过去的事情是对她提及的。美剧《生活大爆炸》里也有一集,伯纳黛特和佩妮聊起学生时代,伯纳黛特控诉自己那些年遭遇的校园暴力,佩妮却此时才意识到自己是当年的施暴者。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总是会对享受其中的事情毫无印象,因此有一些少年时很快乐的人,会“失去”自己中学前的所有记忆。
小学时期,由于心智不成熟、视野局限,我们很容易陷入对基础感官乐趣的追求之中,(由于对社会对小孩不会有太多的要求与处罚,这一阶段很接近与克尔凯郭尔所言的“审美阶段”)同时也会比较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因此如影片中一般的小团体可以说是必然的产物,一个班一般来说会有男女两拨。通常由一两个外形出众、比较外向开朗的小孩领头,他们说话时总是有一群孩子在旁边附和,总有一些孩子拼了命地讨好他们想融入这个小团体,而他们也往往就是施暴者的主谋,不是受害者的同学往往也会有意无意地偏向他们这一边。这一现象从幼儿园开始便会出现兆头,一直延续到初中至高中不等。
还有一点有趣的是,通常而言,男生团体偏向于“小混混”,是老师非常讨厌的那一类;而女生团体的核心则一般由成绩还不错,颇得老师喜爱的女生担当。

但是,与成人社会不同,小孩子的“善”与“恶”都是十分单纯而无关伦理道德的,该追求感官乐趣时他们就会去追求,看到受伤的小动物时就会去怜悯……完全出于天性,在成年人的划分下有了善或恶的概念,他们是不会对自己的行为做道德价值判断的(当然这一阶段的引导也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其天性如何,只要通过合适的教育,都有改变的可能,并非真的“三岁定八十”。
但是在这部电影里,石田与植野施暴的原因却不完全相同。
从片头我们可以看出,男主角石田从小就是个典型的“坏小孩”。他喜欢玩水,与小伙伴打闹,

做很多“酷酷”的事情吸引他人的注意,故意与老师作对。其实他的所作所为并非真正的恶,很明显都是无明的表现。无明,佛教用语,即愚痴,不明白道理。关于这一点,个人觉得最近的番剧《妖怪公寓的优雅日常》就解释的很好。

事实上这是大部分人选择的生活方式——只顾及眼前利益,固执于自己的价值观,拒绝接受新的思想、不同的见解,迷信权威,不敢批判过去的自己,自然也不会进步。(其实就是懒!)举个很气的例子~我有一个高中辩论社的学霸,恐同十分严重,对真正的同性恋群体缺乏最基础的认识(他对同性恋的了解来自B站哲♂学区(@_@;),没错就是你,看到就看到,╭(╯^╰)╮)。与我辩论三次,每次皆以惨败告终,可偏偏不肯承认,报以充耳不闻的回应,真是不可救药。

同样,石田对西宫的欺凌也是因为他的不了解,西宫作为一个失去了听力的少女,必然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听不见声音,交流不便,要通过纸笔或手语与他人交流,发出的声音也很奇怪(石田则下意识的这声音很恶心)。在这样无明的认知下,校园暴力便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小团体也在无形中发挥了它的作用。直到西宫的母亲发现事情的不对劲,阻止它的继续发生。也直到这时,石田才真正置身于社会之中,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承受了自己种下的恶果,并在成长中不断反思与自省。
与石田的幼稚无明相对,植野实际上是一个早熟的少女,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她的外表上。其实

一开始西宫刚刚的转进班级时,植野不仅没有欺负西宫,反而帮助听不见的她记笔记(这段貌似被删了?)。而后她态度的转变发生在合唱的练习课之后。由于西宫听不见声音,跟不上节

奏,发出的声音也很奇怪,因此植野发出了“这样下去合唱比赛岂不是要完”的感慨。这里很明显的,她做了一个功利性的考量,由此开始疏远并与石田一起欺负西宫。事实上她才是第一个欺凌西宫的人,如果没有她的怂恿,石田虽不至于与西宫交好,却也不一定会走向欺凌的道路。
其实,从电影(18min/129min)以及原著漫画(5话/62话)的剧情结构安排可以看出,校园暴力在作品中更像是一个引子,而非主题,之后的自我救赎之旅才是重头戏。
纵观整部电影,想必所有人都会对片中人物脸上的那些“×”印象深刻。

至于原因嘛~自然是周围人对石田的孤立以及他自身对西宫以及母亲的罪恶感、愧疚感,互相作用,恶性循环。其实他完全可以在高中为自己重新洗牌,(我当时就这么干了,不过话说回来我并没有什么“原罪”),但两者不断交互作用,让他一再地否定自己,以至于越来越孤僻,完全封闭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只会在学校的人物即与男主有同学关系的人身上出现,且只限于男主出现的场景里。无疑,作品是在用人物脸上的“×”来代表男主与其的关系,因为对男主产生影响的所做作为都发生在学校,所以他最在意的也就是学校的人士对他的看法。男主每交到一个朋友,或者严格地说不能算是朋友,而是与其有更多的交流并对其表示认可,该人物脸上的“×”便会掉落,如一个标签。事实上也的确是标签,即“他会认为我是一个不值得交往的罪人”的认知标签。
“×”的第一次出现是在男主正式升入初中之后,黄毛向别人揭了他小学是校园欺凌的底;“×”的消失则是在他完全打开了自己的心结之后,参加文化祭时。有趣的是,女主西宫双耳听不见,却踊跃地试图与他人交流沟通;而作品以男主用双手捂住双耳与放开双耳聆听的镜头,隐喻了他心灵的封闭与开放——石田虽然没有身体残疾,实际上却无法与人沟通交流。石田由自我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正是他自我认同的过程。
同样的,很多人疑问西宫怎么莫名其妙就跳楼了,实际上她也未曾做到真正的认可自己。
在这里我想先请出我男神——克尔凯郭尔。

的这一观点——(更深入一点就是他的“个体的人”太远了不扯)

从漫画的番外可以得知,西宫的母亲想把西宫“像其他普通孩子一样养大”,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因此才将她送进了普通学校而非聋哑人学校,是不常见但倒也不是没可能,硝子做蛋糕的手艺也是十几年练出来的。受其母亲的影响,西宫实际上是不认可这个残疾的自己的,她自然而然地会觉得自己给他人带来了很多麻烦,自己是一个不该存在的人——“和我在一起会变得不幸”。尽管她努力地试图与他人交流,做朋友,这一认知却始终深埋于她的心底。本来她对于能与石田——这个曾经讨厌她、欺负她、无法理解她的人,做朋友是十分满足的,仿佛这就是她改变自己的最后一步阶梯。但植野在摩天轮上对她的责难却在一瞬间打破了她幸苦构筑起的堡垒。刹那间,她绝望了,以至于认为“只要我死了,其他人就可以获得幸福”。
影片的一开始,同样的,男主石田也是想着自杀,为此他做了长久的准备——打工挣钱,买东西把钱还给养育自己的母亲,撕掉了日历“最终日”之后的部分,去见西宫道歉赎罪也是仪式的一部分……最终,却因为一群孩子燃放的烟花打消了这个念头,或许是忽然意识到了生命的美好吧~
影片对于男女主角追寻自我认同的处理是十分戏剧性的,主要运用了两个意象——水与血。

首先我们知道,对西宫的愧疚感是男主自我封闭的最大原因,加害者的身份即其原罪。
我们可以发现,作品的许多主要情节都发生在水边——男主一开始想要自杀的方式是跳河,男女主角总是带着面包去喂锦鲤,书本掉到学校池塘去捡的镜头,男主坠楼掉进了水里……在人类文明中,水一直都起到了一个净化的作用——基督教的洗礼,佛教典籍中的恒河水(当然佛陀当年没那么多人,水想来还是比较干净的哈~)……水不仅可以洗涤身体,更是心灵净化的标志。
血,说实话这个有点牵强,只是我的一个猜测。小学时石田拔西宫的助听器玩,西宫的右耳出了血,而后的情节可以看出,西宫的右耳完全失去了听力,我想这其中或许有点联系。最终,石田为救跳楼自杀的西宫掉下楼,落进了楼下的小河里,血飘了上来,石田因此昏迷了许久。在此过程中,石田实际上实现了情理上的两不亏欠,也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亦即自我认同的完成。

由此推及到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尤其是小学),其实小学时的校园暴力是最“单纯”的,不会有太多功利性的考量,很多时候仅仅是因为一个人丑、胖、穷、内向、邋遢、不合群、家庭有变故或是身体有残疾,总之就是,你与其他人不同,人总是会天生的排斥异己,更不用说还会有人总中获得施虐的乐趣,校园暴力自然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同时也由于这些原因,受害者本就缺乏自信,就像捕食者会挑选瘦弱的猎物下手,尚未形成理性认识的校园也自是如此。受害者由此会更加自卑,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现在想来,我那时也是很内向的……到底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自来熟的呢?其实孤独挺好的,尤其是在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之后。(否则也不会去学哲学啊喂ヽ(●-`Д´-)ノ)
其实配乐和配角也不错可以分析分析,不过满课还要辅修还要抄书估计没时间了啦啦啦~
什么?你说爱情?那种东西是不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