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贵族的专有物-威廉明娜
宇宙历780年, 从各种渠道得知同盟军正在建造一型大型舰队旗舰的帝国军有些坐不住了,因为他们还在使用过时的奥德姆拉级大型舰队旗舰,不仅舰体老化问题导致延寿改造变得越发困难,使得维护成本激增,而且老旧的指挥作战系统也不能很好兼容现在的舰队调度,所以帝国军宇宙舰队提议研发新型大型舰队旗舰。

帝国军的历史中,大型旗舰一般都是以现役标准战舰为基础再设计的,比如奥德姆拉级就是旧型标准战舰的放大版,因此新型旗舰也以SS75型标准战舰为基础进行设计。就外观而言,基本是标准战舰放大2倍的样子。新型旗舰舰长1116米,舰宽241米,舰高337米,舰首武器舱段搭载了20门30CM中子光束炮,在这当时已经是最大口径的主炮了,威力自然是没得说,本舰还特意安装了新型电容,为主炮提供更快的射速。两舷各安装了20门大口径荷电粒子炮作为舷炮,同时也安装了大口径轨道炮和大型导弹发射器。



新型旗舰从设计到入役只经历了短短3年,至783年,第一艘旗舰下水,帝国军编号为GIS12型大型舰队旗舰,这艘旗舰随即被下赐给刚刚在第二次帕兰蒂亚会战中大败同盟军的缪肯贝加尔上将,而新舰也根据本人的习惯,命名为威廉明娜号,这个名字也被同盟军用于命名该型战舰,此后威廉明娜号直到缪肯贝加尔退役,一直都是他的坐舰。 不久后缪肯贝加尔便晋升为一级上将并升任宇宙舰队副司令官,顺便一提,此时的宇宙舰队司令为费迪南元帅,他也是第二次迪亚马特会战的经历者,不过现在已经是耄耋之年,远没有当年的睿智神勇,于是缪尔肯贝加尔就成了实质上的宇宙舰队领导者,在10年间指挥着帝国军与同盟军作战,并最终于793年升任为宇宙舰队司令。不过威廉明娜号当任帝国军宇宙舰队总旗舰的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的3年时间,但也参加了诸如范佛里特会战,第六次伊谢尔伦要塞攻防战,第三次迪亚马特会战和第四次迪亚马特会战这类的大型会战,并在这4场战斗逐步中认识了一位在他看来是狂妄自大的金发小子。在同盟军发起的大远征中,缪肯贝加尔麾下的9个正规舰队并未参战,在腓特烈4世去世后的权力交替中缪肯贝加尔选择了退役,并在最后时刻认可了莱因哈特的才能。




与其他帝国军的战舰一样,本舰也需要在大气层内航行,所以各类天线都安装在了棱线结构内,虽然外表十分简洁,但是在指挥能力上还是差了同盟军旗舰一些,这也使得帝国军舰队在行动上常常会慢半拍。在设计本舰时,王尔古雷战斗机已经进入帝国军服役,因此设计师自然也设计了舰载机机库,得益于大型化的舰体,本舰不仅可以搭载56架王尔古雷战斗机,且都有完善的整备台以供维护,但是在实际作战中,往往只搭载20架舰载机,其余空间都搭载穿梭机用于信息传递,因为通常本舰是处于舰队核心指挥作战,所以不强调防空作战,只装备了20门舷炮的理由也是如此,毕竟大口径舷炮比起防空还是更利于攻击敌舰。









在与同盟军的13年战斗中,威廉明娜号一直活跃在前线,其强大的攻击力令同盟军惊叹不已,而坚固的防御力也让缪肯贝加尔数次逃过一劫。在对威廉明娜级的进行研究后,同盟军认为该舰虽然攻防能力强大,但机动性极低且防空能力较差,无法面对大量的斯巴达尼恩的近距离攻击,因此同盟军还特意研制了斯巴达尼恩可以携带的小型激光聚变导弹。但是同盟军忽略了一点,就是威廉明娜级一般处于舰队的核心位置,舰载机要突破层层火网攻击到该舰简直是痴人说梦,事实也证明了,威廉明娜级入役后没有一艘是在战斗中被击沉的。



第二次迪亚马特会战帝国军将官战死人数超过百位,不仅由中下级贵族和平民晋升的高级将官几乎被一扫而空,武将世家也损失惨重,因此大量门阀贵族将领迅速填补了他们的空缺。到了腓特烈四世在位末期,帝国军三长官中的2位,18个正规舰队司令中的16位都是门阀贵族,当威廉明娜级出现在他们眼前时,几乎所有贵族都为之倾倒,更有甚者将其称之为帝国的象征,不可摧毁的移动要塞,而大贵族们更是趋之若鹜,不惜下重金向皇帝购买该舰的造舰许可,原本将本舰修改后用作中将坐舰的计划和后来改装成航母的计划也被他们所阻挠,因为他们理所应当的认为下级贵族和平民是不配拥有该舰的,于是威廉明娜级事实上成为了那些门阀贵族的专属物,建造完成的30艘有28艘掌握在贵族们的手里,直到莱因哈特成为宇宙舰队副司令,掌握9个舰队后才得以改变,晋升为中将的各舰队司令们并没有选择笨重的威廉明娜级作为他们的旗舰,而是选择了符合自己战术的新型旗舰群,因此这些旗舰都被改装成了航母,虽然门阀贵族屡次上书要求停止改装工作,但都被腓特烈四世回绝了。

腓特烈四世去世后,帝国统治阶级内部分裂成了两派,以莱因哈特和立典拉德为首的保皇派和以门阀贵族为首的反保皇派。宰相立典拉德为了拉拢莱因哈特,借新皇帝艾尔威·尤谢夫二世之名提拔他为宇宙舰队司令,缪肯贝加尔对此命令并没有提出异议,冷静的接受了这个事实,同时他也拒绝了门阀贵族的邀请,最后一次乘坐威廉明娜离开奥丁回到自己的领地,接着威廉明娜号就在舰长舒马赫上校的指挥下前往秃鹰之城要塞,担任驻留舰队旗舰。奥丁这边,两派的矛盾最后还是激化了,反保皇派组成了利普休达特贵族联合军,由不服从莱因哈特的8个正规舰队和贵族私兵构成的舰队共计150000艘各类战舰。30艘威廉明娜级旗舰也各为其主,原归属莱因哈特舰队的9艘威廉明娜级已经改装成了航母,肯斯坦豪斯号早在794年已经改装成舰队航母的试验舰,现在在坎普舰队服役。由连内肯普中将指挥的第1舰队作为奥丁防御舰队选择了中立,其余19艘仍在利普休达特贵族联合军手里,他们以秃鹰之城为大本营,将舰队都集结在那里,名义上的总司令梅尔卡兹一级上将因为旗舰诺林根号在奥丁船厂维护,所以预备将威廉明娜号分配给他,但是菲雷格尔预备役中将却强行霸占了威廉明娜号作为自己的坐舰。




尽管利普休达特贵族联合军人多势众,但是在与战争天才莱因哈特的战斗中还是毫无悬念的输了,最后的决战发生在秃鹰之城周边,贵族联合军孤注一掷的集结剩余舰队与莱因哈特决战,在被打的丢盔弃甲后,所有的威廉明娜级都在秃鹰之城的船坞被俘虏了,日后这些旗舰也被改装成了航母。这时只有菲雷格尔指挥的威廉明娜号被孤立在了敌军之中,本来有自知之明的话,这时应该选择投降,但是费雷格尔男爵却为了无聊的帝国贵族灭亡美学而要求与路过的各舰队司令单挑,结果自然是被无视,最后众叛亲离的男爵被部下射杀,威廉明娜号也在舒马赫上校的指挥下脱离战线前往费沙。


抵达费沙后,舒马赫一行人打算卖掉威廉明娜,这时有很多买家对状态如此之好的战舰感兴趣,但费沙政府为了不激怒莱因哈特政权,选择了买下该舰并对其进行拆解,至此,代表旧帝国的威廉明娜级走下了历史舞台。


